方劑組成解釋
清上噙化丸中加入天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潤肺: 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清心降火之效。方中以天門冬配伍其他清熱解毒之藥,可協同作用,滋陰清熱,緩解上焦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症狀。
- 降火生津: 天門冬能有效清熱降火,並能促進津液生成,緩解口乾舌燥、咽喉乾燥等症狀。方中加入天門冬,一方面可清熱解毒,另一方面可潤燥生津,達到雙重功效。
清上噙化丸中加入橘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風散寒,燥濕化痰: 橘紅性辛溫,入肺經,具疏風散寒、燥濕化痰之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犯肺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
- 宣肺止咳: 橘紅能宣肺通竅,使肺氣宣暢,可緩解痰阻肺竅所引起的咳嗽、喘息等症狀。
綜上所述,橘紅在清上噙化丸中發揮疏風散寒、燥溼化痰、宣肺止咳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治療風寒犯肺、痰溼阻肺所引起的咳嗽等症狀。
清上噙化丸中加入黃芩,主要是因為其具備以下功效:
- 清熱瀉火: 黃芩味苦寒,性寒涼,善於清熱瀉火,可有效抑制上焦熱證,如口渴、咽痛、牙齦腫痛等症狀。
- 解毒消腫: 黃芩還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可輔助治療因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等。
因此,清上噙化丸中加入黃芩,有助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有效緩解上焦熱證所引起的相關症狀。
清上噙化丸中包含柿餅霜,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柿餅霜為柿餅表面結晶的糖霜,性寒,入肺經。其含有多種有機酸和糖類,能清熱潤肺、化痰止咳,對於燥熱傷肺、痰熱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柿餅霜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輔助清熱解毒藥物,共同發揮療效。因此,清上噙化丸中加入柿餅霜,可以增強藥效,更好地達到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治療目的。
清上噙化丸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宣肺利咽:桔梗性味辛溫,歸肺經,具有宣肺利咽、開音通竅之功效。其能疏散肺氣,利咽止痛,對於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 引藥上行:桔梗能使藥物上行至頭面部,增強藥效,配合其他藥物更好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達到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目的。
清上噙化丸中包含連翹,主要源於其 清熱解毒 和 消腫散結 的功效。
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善於清熱解毒,尤其對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同時,連翹還具有消腫散結的作用,可有效化解因熱毒引起的局部腫脹,促進炎症消退。因此,將連翹加入清上噙化丸,能有效清除上焦熱毒,改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治療目的。
清上噙化丸方劑中包含玄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其可有效清解上焦之熱,緩解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聲音嘶啞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清熱解毒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效果。
- 滋陰潤燥: 玄參同時也具滋陰潤燥的功效,可緩解因熱邪灼傷津液導致的口乾舌燥、咽喉乾燥等症狀,並滋養肺陰,改善因熱邪侵襲導致的咳嗽、氣喘等呼吸道問題。
清上噙化丸中包含青黛,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青黛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其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對於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具有明顯的緩解作用。
- 消炎止痛:青黛對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具有抑制作用,可有效控制炎症反應,減輕疼痛。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牙齦腫痛、牙周炎等口腔問題,青黛能起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因此,清上噙化丸中加入青黛,可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改善口腔炎症,達到治療目的。
清上噙化丸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瀉熱解毒:芒硝味苦鹹寒,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解毒、通腑泄熱之功效。方中加入芒硝,可清瀉上焦熱毒,防止熱毒內陷,並使熱毒從大腸排出,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 消腫止痛:芒硝亦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之效,可緩解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清上噙化丸常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等症,加入芒硝有助於緩解咽喉腫痛,減輕患者痛苦。
主治功效
清上噙化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萬病回春》及《濟陽綱目》的記載,清上噙化丸主要功效為「清火化痰,止嗽定喘」。其組成的藥材,恰好印證了這一點,並可進一步分析其治療原理。
組成藥材及其功效:
- 天門冬: 滋陰養肺,潤燥止咳。針對肺陰不足,燥熱傷肺所致的乾咳,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
- 橘紅: 理氣和胃,化痰散結。能疏理肺氣,協助痰液排出,並改善因氣機不暢引起的胸悶不適。
- 黃芩: 清熱解毒,燥濕利咽。能清除肺部及上焦的熱邪,並能燥濕化痰,對於熱痰壅肺引起的咳嗽有良效。
- 柿餅霜: 潤肺止咳,降火消痰。具有滋潤肺臟,化痰止咳的作用,並能清降虛火。
- 桔梗: 宣肺止咳,利咽排痰。能開宣肺氣,使肺氣得暢,痰液排出,並能緩解咽喉腫痛。
- 連翹: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能清解上焦熱毒,並能消散結聚之痰。
- 玄參: 滋陰降火,涼血解毒。針對陰虛火旺的體質,能滋陰清熱,並能解毒散結。
- 青黛: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能清熱解毒,並能涼血散結,對於咽喉腫痛有緩解作用。
- 芒硝: 瀉下通便,軟堅散結。能瀉下熱結,通暢腑氣,有助於痰涎的排出,並能軟化痰涎。
治療原理分析:
清上噙化丸的配伍,主要針對「火熱痰壅」導致的咳嗽、喘息。其治療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 清熱解毒: 黃芩、連翹、青黛等藥材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清除肺部及上焦的熱邪,從根本上解決熱邪壅肺的問題。
- 化痰散結: 橘紅、桔梗、芒硝等藥材具有化痰散結的功效,能使痰液排出,並能鬆散凝聚的痰涎,使肺氣得以宣暢。
- 潤肺止咳: 天門冬、柿餅霜等藥材具有滋陰潤肺的功效,能潤燥止咳,改善因肺陰不足或燥熱傷肺引起的咳嗽。
- 理氣定喘: 橘紅、桔梗等藥材具有理氣功效,能使肺氣宣暢,緩解咳嗽、喘息的症狀。
綜合而言:
清上噙化丸的配伍,考慮到熱邪、痰涎、肺氣不暢等多方面的因素,通過清熱解毒、化痰散結、潤肺止咳、理氣定喘等綜合作用,達到治療咳嗽、喘息的目的。此方不僅適用於一般性的咳嗽,尤其針對上焦有熱,痰液黏稠,伴有喘息的咳嗽,療效更為顯著。古籍記載此藥可「噙化」,更體現其藥性溫和,適宜慢服,使藥力能徐徐發揮,以達到清熱化痰,止咳定喘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瓜簍霜1兩,天門冬1兩(去心),橘紅1兩,枯芩1兩(去朽,酒炒),海石1兩(煅),柿霜1兩,桔梗1兩(去蘆),連翹1兩,玄參1兩,青黛5錢,風化消3錢。
清火化痰,止嗽定喘。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食遠噙化。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清上噙化丸, 出處:《回春》卷二。 組成:瓜簍霜1兩,天門冬1兩(去心),橘紅1兩,枯芩1兩(去朽,酒炒),海石1兩(煅),柿霜1兩,桔梗1兩(去蘆),連翹1兩,玄參1兩,青黛5錢,風化消3錢。 主治:清火化痰,止嗽定喘。主治:咳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