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上下兩濟丹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基於其 補氣固本 的作用。
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方劑中加入人參,可以 補益脾胃,增強正氣,促進氣血生化,從而達到 治本 的效果。
同時,人參還能 溫陽補虛,改善陽氣不足所致的畏寒肢冷、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等症狀,使氣血運行通暢,上下交濟,達到 治標 的效果。
因此,人參在上下兩濟丹中的應用,既能補益正氣,又能溫陽補虛,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物。
上下兩濟丹中使用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方中以熟地黃爲主藥,可改善腎陰虛導致的腰膝痠軟、頭暈目眩、耳鳴等症狀,同時也能改善脾虛引起的倦怠乏力、面色蒼白等。
- 補氣昇陽: 熟地黃雖滋陰補血,但其性溫,且能補腎填精,可增強陽氣。配合方中其他藥物,如黃芪、黨參等,可起到補氣昇陽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從而達到“上下兩濟”之效。
熟地黃的加入,不僅能滋陰補血,還能補氣昇陽,使陰陽協調,從而改善整體體質。
上下兩濟丹中包含白朮,主要是因為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等功效。
白朮味甘苦,性溫,入脾、胃經。其健脾益氣之功,能增強脾胃運化能力,使水谷精微得以正常吸收,從而改善因脾虛所致的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白朮的燥濕利水功效,可以幫助排除體內過多的濕氣,改善因濕邪困脾所致的腹脹、泄瀉等症狀。
此外,白朮還有止汗固表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脾虛自汗、氣虛盜汗等症狀。
綜上所述,白朮在上下兩濟丹中發揮重要作用,其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等功效,可有效改善因脾虛所致的各種病症。
上下兩濟丹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原因有二:
一、補腎固精:山茱萸味酸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澀精氣之效。此方以補腎填精為治則,而山茱萸可有效補腎虛,固攝精關,從根本上改善因腎氣不足導致的遺精、滑精等症狀。
二、斂陰止汗:山茱萸亦有收斂固澀之功,可斂陰止汗,適用於因腎氣虛損導致的盜汗、自汗等症狀。上下兩濟丹針對汗出不止的情況,山茱萸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收斂固澀、止汗的效果。
「上下兩濟丹」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腎助陽,回陽救逆: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能溫腎助陽,回陽救逆。對於寒邪客於腎陽不足,陽氣虛衰所致的陽虛證,例如四肢冰冷、腰膝酸軟、面色蒼白等,肉桂能起到溫補腎陽,扶正祛邪的作用。
- 引藥入腎,溫通經絡: 肉桂性熱,能引藥入腎,溫通經絡,配合其他藥物,能更有效地治療腎陽不足所致的疾病。
「上下兩濟丹」方劑中包含黃連,其主要原因在於:
- 清熱瀉火: 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的功效。方劑中加入黃連,可以清瀉心火、胃火,達到降逆止嘔的效果。
- 抑制菌羣: 黃連能抑制腸道內致病菌的生長,例如大腸桿菌等,有助於緩解腸胃炎症,改善腹瀉等症狀。
總之,黃連在「上下兩濟丹」方劑中,起着清熱瀉火、抑制菌羣的作用,有助於治療上焦心火熾盛、下焦濕熱蘊結所致的嘔吐、腹瀉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上下兩濟丹主治功效分析
病機闡述:
《辨證錄》中明確指出,「心腎不交,晝夜不能寐,心甚躁煩」乃心與腎之間陰陽失調所致。此症狀表現為白天無法入睡,是由於腎陰不足,不能上交於心火;夜間無法入睡,則是由於心火過亢,不能下交於腎水。若晝夜皆難以入眠,則表明心腎兩者皆失其調和。其根本病機在於心火過旺而腎水過寒,致使心火上炎,難以下降溫煦腎水;腎水下沉,難以上濟心火,陰陽失衡,故無法安睡。
方劑組成及藥理分析:
上下兩濟丹針對心腎不交的病機,選用以下藥材,其作用機理可解析如下:
- 人參: 大補元氣,益氣生津,在此方中主要作用是補益心氣,增強心陽,輔助心火之下降,並兼顧補益正氣,增強身體的整體功能。
- 熟地黃: 滋陰補血,填精益髓,是本方滋補腎陰的主藥,能滋養腎水,使腎水充足,避免過於寒涼,並能上濟心火。
- 白朮: 健脾益氣,燥濕和中,主要作用是健運脾胃,使脾胃運化正常,避免水濕內停,影響藥效的發揮,並能協助人參益氣補虛。
- 山茱萸: 補益肝腎,收斂固澀,在此方中主要作用是補肝腎之陰,固攝精氣,防止腎陰虛損,進一步加強熟地黃滋腎陰的功效。
- 肉桂: 溫補腎陽,引火歸元,用量雖少,但能溫腎陽,引導浮越的虛火下歸於腎,使心火不至於過亢,同時也能溫煦脾陽,有助於氣機的運行。
- 黃連: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要作用是清瀉心火,使心火不至過亢,與肉桂相反相成,清降心火,協同使心火下濟腎陰。
治療原理:
上下兩濟丹的治療原理在於平衡心腎陰陽。方中人參、熟地黃、白朮、山茱萸共同滋補陰血,使腎水充盈,不至於過於寒涼;肉桂溫補腎陽,引火歸元,使浮越的虛火下歸,並溫暖下焦;黃連清瀉心火,使心火不至於過亢,不再上炎。如此一補一清,一溫一涼,相輔相成,使心火得以下降,腎水得以溫煦,從而達到心腎相交,陰陽平衡的目的,使晝夜均能安眠,躁煩之症自然消除。
綜合總結:
總而言之,上下兩濟丹針對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其組方精妙,既能滋陰補腎,又能清熱安神,溫腎引火,使心腎陰陽達到平衡。通過補益心氣,滋養腎陰,溫補腎陽,清降心火,使心腎之間重新建立正常的溝通與協調,從而有效治療因心腎不交導致的失眠,心煩躁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人參5錢,熟地1兩,白朮5錢,山茱萸3錢,肉桂5分,黃連5分。
水煎服。1劑即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膩太過。
相同名稱方劑
上下兩濟丹, 出處:《辨證錄》卷四。 組成:人參5錢,熟地1兩,白朮5錢,山茱萸3錢,肉桂5分,黃連5分。 主治:心腎不交,晝夜不能寐,心甚躁煩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