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葵子散

冬葵子散

DONG KUI Z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5

熱/寒比例

極寒 (0.0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胃經 21%
膀胱經 14%
肝經 14%
三焦經 7%
心經 7%
大腸經 7%
小腸經 7%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肝經
三焦經
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冬葵子散以「冬葵子」為主要藥材,其原因如下:

1. 清熱利濕: 冬葵子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滑腸通便的功效,可有效治療熱證所致的濕熱下注、小便不利、大便祕結等症狀。

2. 潤燥滑腸: 冬葵子富含黏液質,可潤滑腸道,促進排便,緩解便祕,同時也能滋陰潤燥,緩解燥熱症狀。

因此,冬葵子散以冬葵子為主要藥材,是充分利用其清熱利濕、潤燥滑腸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目的。

冬葵子散中包含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滑石性滑利,善於清熱利濕: 冬葵子散主要用於治療熱結小便不利,滑石性寒滑,能清熱利溼,通利水道,配合冬葵子等藥材,能有效緩解熱結所致的小便不利症狀。
  2. 滑石能利石排石: 滑石不僅能清熱利溼,還能利石排石,對於尿路結石患者,能幫助排石,減輕患者的痛苦。

冬葵子散中加入梔子,主要考量其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梔子味苦寒,入心、肺、三焦經,能清熱瀉火,尤其擅長清解心火,對於熱毒熾盛、心煩不寐、口舌生瘡、小便赤澀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此外,梔子還能涼血解毒,對於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目赤腫痛等也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冬葵子散本身以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為主要功效,加入梔子可以增強其清熱瀉火的作用,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冬葵子散」為治療「孕婦轉胞,小便不通」之傳統方劑,茲分析如下:

一、傳統功效主治
「轉胞」指妊娠期間胎氣下壓膀胱,致水道不通、小便癃閉之證。此方旨在通利水道、清熱化濕,使胞宮氣機得舒,小便自通,緩解孕婦溺澀脹痛之苦。

二、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1. 君藥:冬葵子

    • 性滑利,具通淋滑胎之效,《神農本草經》言其「主五癃,利小便」,善導水濕從下竅而出,緩解膀胱壓迫。
    • 與車前子相配,增強利水通淋之力,佐赤茯苓滲濕,共疏水道之滯。
  2. 臣藥:山梔

    • 苦寒清熱,瀉三焦之火,《藥性論》載其「解五種黃病,利五淋」,能降火於下,防濕熱鬱結加重胞宮壓迫。
  3. 佐藥:赤茯苓、車前子

    • 赤茯苓偏走血分,滲濕兼活血,防孕期水濕滯絡;車前子「通小便淋瀝」(《雷公炮炙論》),專導濕熱從溺竅出。
  4. 使藥:荷葉梗

    • 煎湯送服,取其清香升散之性,既能輕宣上焦以提氣機,復能藉其「中通外直」之象,隱喻通調水道之效。

三、組方邏輯
全方以「滑利滲濕為主,清熱為輔」,標本兼顧:

  • 物理性疏導:冬葵子、車前子直接增加尿液分泌,減輕膀胱張力。
  • 氣機調節:荷葉梗宣通肺氣(「肺為水之上源」),佐山梔清熱,改善濕熱壅塞之病理環境。
  • 妊娠特殊性:避用峻下破血之品,選滑潤平和之藥,既通淋又不傷胎元,符合「有故無殞」之理。

此方體現「病機與藥性相應」之思維,通過滑利、滲濕、清熱三法協同,解決孕婦轉胞之標急,其設計契合傳統「以通為用」的妊娠病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冬葵子3兩,山梔2兩,赤苓兩半,車前子3兩。
上為散。
荷葉梗湯下3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排尿困難心內膜炎尿道炎膀胱炎原發性高血壓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腎衰竭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梅尼爾氏病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腎盂腎炎

相同名稱方劑


冬葵子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二。 組成:冬葵子、滑石、梔子。 主治:孕婦轉胞,小便不通。

冬葵子散, 出處:《聖惠》卷九十二。 組成:冬葵子(銼)半兩,蒲黃半兩。 主治:小兒血淋不止,水道澀痛。

冬葵子散, 出處:《聖惠》卷九十二。 組成:冬葵子1兩,木通半兩(銼)。 主治:小兒卒小便不通,小腹急悶。

冬葵子散, 出處:《女科百問》卷下。 組成:冬葵3錢,赤茯苓2錢。 主治:妊娠,小便不利,身重惡寒,起則眩暈;水腫。

冬葵子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二。 組成:木通5錢,梔子5錢,冬葵子5錢,滑石5錢。 主治:孕婦轉胞,小便不通。

冬葵子散, 出處:《聖惠》卷七十四。 組成:冬葵子(炒)1兩,柴胡(去苗)1兩,桑根白皮(銼)1兩,赤茯苓1兩,赤芍藥3分,當歸3分(銼,微炒)。 主治:妊娠胎不安,小便淋澀,小腹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