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方葶藶散

單方葶藶散

DAN FANG TING LI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31

熱/寒比例

極寒 (0.1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心經 20%
肝經 20%
胃經 20%
膀胱經 20%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單方葶藶散僅含葶藶子一味藥材,其原因如下:

葶藶子性味苦寒,入肺、腎經,具有瀉肺降氣、利水消腫之功效。 此藥材擅長於治療肺熱咳喘、痰多、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由於其藥效單一而強勁,單味使用便可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故被製成單方葶藶散,方便臨牀應用。

因此,單方葶藶散以葶藶子為唯一組成成分,充分發揮其獨特藥效,針對特定病症,達到快速有效的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單方葶藶散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治「肺癰咳唾膿血,喘嗽不得睡卧」,屬肺熱壅盛、痰瘀交阻之證。
肺癰病機多因風熱壅肺,或痰熱內蘊,腐敗氣血,化為膿血,表現爲咳嗽、咯吐腥臭膿痰、胸痛喘息,甚則影響睡眠。

二、組成與藥物分析

本方僅用甜葶藶一味,其特點如下:

  1. 性味功效

    • 甜葶藶味辛、苦,性大寒(《本經》),主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 其力峻猛,尤擅瀉肺中痰水、熱邪,適用於痰熱壅肺之實證。
  2. 炮製與用法

    • 隔紙炒令紫:降低寒性,緩和峻烈之性,同時增強瀉肺化痰之效。
    • 研末煎服:取其藥性直達病所,逐步釋放效力。

三、治療原理與邏輯推理

  1. 瀉肺逐痰
    葶藶子爲「瀉肺要藥」,能開瀉肺氣,清除肺中痰熱壅滯,改善喘嗽痰多。
  2. 排膿消癰
    其苦寒之性可清熱解毒,配合瀉肺作用,促進肺癰膿血排出。
  3. 通調水道
    葶藶子兼能利水,有助化解痰濕停聚,間接緩解肺氣上逆之喘息。

四、配伍意義(單方特點)

雖爲單方,但藥專力宏,直攻肺中痰熱瘀結:

  • 獨用葶藶:針對肺癰實證,集中藥力瀉肺排膿,避免藥味繁雜而減弱主導作用。
  • 煎服法設計
    • 「煎至六分」:減輕寒涼傷胃之弊。
    • 「不拘時溫服」:因應肺癰急證,需頻服以持續藥效。

五、現代應用延伸

此方思路適用於肺膿瘍、支氣管擴張伴感染等屬痰熱壅肺者,然須辨證爲實熱方可投用。若體虛或寒證則非所宜。

(分析完畢)

傳統服藥法


甜葶藶2兩半(隔紙炒,令紫)。上為末。
每服2錢,水1盞,煎至6分,不拘時候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單方葶藶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一。 組成:甜葶藶2兩半(隔紙炒,令紫)。 主治:肺癰咳唾膿血,喘嗽不得睡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