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聖還睛丸

DU SHENG HAI JING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31

熱/寒比例

極寒 (0.1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心經 20%
肝經 20%
胃經 20%
膀胱經 20%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15

方劑組成解釋

獨聖還睛丸中包含葶藶子,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利水消腫: 葶藶子性寒,入肺、膀胱經,能利水消腫,通泄水道。對於眼部水腫,如眼瞼浮腫、眼袋突出等,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2. 宣肺止咳: 葶藶子亦能宣肺止咳,對於因肺熱或痰濕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有一定療效。

因此,在獨聖還睛丸中加入葶藶子,可起到利水消腫,宣肺止咳,改善眼部疾患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獨聖還睛丸」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組成與古籍出處

  • 組成: 苦葶藶(葨藶子)
  • 出處: 《太平聖惠方》(北宋·王懷隱、陳昭遇等編著)

主治功效

根據《太平聖惠方》記載,「獨聖還睛丸」主治:

  • 眼胎赤:指眼瞼紅腫,可能伴隨發炎反應。
  • 兼生翳膜:指眼球表面出現白色或半透明的薄膜狀物體,影響視力。
  • 疼痛:指眼睛及周圍組織的脹痛、刺痛等不適感。

治療原理分析

「獨聖還睛丸」以單味藥葶藶子為主,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葶藶子性寒,能清瀉肝火,解除熱毒,故可緩解眼瞼紅腫、疼痛等熱性炎症反應。
  2. 明目退翳: 葶藶子具有消散翳膜的作用,能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供應,從而使翳膜逐漸消退,恢復視力。
  3. 利水消腫: 葶藶子有利水滲濕之功,可消除眼部組織水腫,減輕眼部不適。

綜合以上分析,「獨聖還睛丸」透過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明目退翳、利水消腫等作用,達到治療眼胎赤、翳膜、疼痛等眼部疾患的目的。

外用洗方與點眼方

《太平聖惠方》中除了內服的「獨聖還睛丸」外,還記載了兩種外用方法:

  1. 葶藶子煎劑外洗: 將葶藶子煎煮後,放溫外洗眼部,每日三次。此法可直接作用於患處,加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
  2. 豬膽汁調馬牙硝點眼: 將馬牙硝放入豬膽汁中浸泡後陰乾,再加入少量龍腦研磨成粉,點於眼部。此法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明目退翳之效,且龍腦能清涼止痛,緩解眼部不適。

以上兩種外用方法,可與「獨聖還睛丸」內服方劑配合使用,內外兼治,增強療效。

總結

「獨聖還睛丸」以單味藥葶藶子,針對眼胎赤、翳膜、疼痛等眼部疾患,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明目退翳、利水消腫等功效。其治療原理是透過藥物本身的藥理作用,改善眼部局部微循環,促進炎症消退,加速組織修復,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苦葶藶半斤(淨,去塵土)。
用木杵臼搗爛如餳糖,取醋、粟米飯,納淨布巾中,乾捩,去水盡,少少入臼中,與藥同搗,令可丸,即丸如綠豆大。
每服10丸,早、晚、食後以溫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獨聖還睛丸, 出處:《聖惠》卷三十二。 組成:苦葶藶半斤(淨,去塵土)。 主治:眼胎赤,兼生翳膜,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