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將軍衝翳散

十大將軍衝翳散

SHI DA JIANG JUN CHONG Y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0.4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8%
肝經 16%
腎經 13%
膀胱經 10%
胃經 9%
大腸經 7%
膽經 7%
脾經 6%
心經 4%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肺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脾經
心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十大將軍衝翳散方中加入文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文蛤性寒,味甘鹹,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之功效。其藥性可有效緩解眼部紅腫熱痛、翳膜遮蔽等症狀,與方中其他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的藥物協同作用,共同達到治療眼疾的目的。

二、滋陰養肝:文蛤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具有滋陰養肝的作用。眼疾的發生與肝腎陰虛、肝火上炎等因素密切相關,文蛤的滋陰養肝作用可以改善肝腎功能,爲治療眼疾提供良好的基礎。

十大將軍衝翳散中包含五倍子,主要原因如下:

  1. 收斂生肌:五倍子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生肌、止血止癢的功效,可有效治療眼瞼炎症引起的紅腫、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狀。
  2. 清熱解毒:五倍子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其他藥物消散眼部熱毒,促進炎症消退,恢復眼部健康。

此外,五倍子與其他藥材配合,可發揮協同作用,加強療效,促進眼部疾病的康復。

十大將軍衝翳散中包含苦參,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苦參味苦性寒,入肝、脾、胃經,能清熱燥濕,殺蟲止癢,對於翳障、眼部紅腫熱痛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方劑中以苦參搭配其他藥材,如黃連、黃柏等清熱解毒藥物,以及金銀花、連翹等涼血散瘀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有效治療眼部各種炎症,如麥粒腫、瞼板腺炎等。

「十大將軍衝翳散」方中使用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透疹止癢:升麻性味苦寒,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透疹止癢之效。方中加入升麻,可有效清除肌表之風熱邪氣,促進疹出,並緩解疹出過程中的瘙癢症狀。
  2. 升舉陽氣,提振正氣:升麻又具有升舉陽氣,提振正氣的作用。方中加入升麻,可補益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利於抵抗疾病的侵襲,促進機體康復。

「十大將軍衝翳散」中包含決明子,主要基於其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功效。

決明子味苦甘,性微寒,歸肝、腎、大腸經,具有清肝火、降肝氣、明目的作用。翳障的形成與肝火上炎、風熱上攻、血虛生風等因素有關,決明子能清熱瀉火,疏散風熱,改善視力,對翳障的治療有積極作用。

同時,決明子也能潤腸通便,減少肝火積聚,從而間接達到清肝明目的效果。因此,決明子在「十大將軍衝翳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助於治療翳障,改善視力。

「十大將軍衝翳散」方劑中包含薄荷,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薄荷性寒,味辛,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目赤腫痛、翳膜遮蔽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2. 疏風散熱: 薄荷氣味芳香,可透過鼻腔吸入,達到疏風散熱的效果,有助於改善眼部周圍的熱毒,促進炎症消退。

因此,薄荷在「十大將軍衝翳散」中,扮演著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重要角色,配合其他藥材,能有效治療眼部疾病。

「十大將軍衝翳散」中的防風,主要扮演著疏風散寒、止痛止癢的關鍵角色。

1. 疏風散寒: 防風性溫,能驅散外邪,對於風寒所致的目疾,如眼部疼痛、流淚、畏光等症狀,具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2. 止痛止癢: 防風的止痛止癢作用,能有效緩解眼部因風寒侵襲而產生的瘙癢、灼痛等不適感,促進眼部恢復健康。

「十大將軍衝翳散」中的荊芥,主要作用在於 疏散風熱、解表透疹

此方主治麻疹初期,症狀為發熱、頭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痛,伴有皮疹不透或透出稀疏。荊芥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解表止痛、消腫止癢之效,能疏散風邪,促進疹出,使疹子順利透發,避免病情加重。

此外,荊芥還有 宣肺止咳 的功效,可以緩解麻疹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效果。

十大將軍衝翳散方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疏散風寒,通鼻竅: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犯肺、鼻塞流涕等症,白芷可有效改善鼻腔通氣,緩解鼻塞症狀。
  2. 消腫止痛,排膿生肌: 白芷亦具消腫止痛、排膿生肌之效。對於外感引起的鼻腔腫脹、疼痛,以及膿液積聚,白芷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加速膿液排出,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十大將軍衝翳散中加入白芷,旨在通過疏散風寒、通鼻竅,以及消腫止痛、排膿生肌,達到治療鼻竅不通、鼻塞流涕、鼻腔腫痛等症狀的目的。

十大將軍衝翳散方中加入川芎,主要是針對其活血化瘀通竅止痛的功效。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膽經,能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翳症多因風熱上攻、氣血瘀滯所致,川芎能疏散風熱,行氣活血,並通經活絡,止痛消腫,有助於改善眼部血循環,減輕眼部疼痛和腫脹,從而達到治療翳症的效果。

「十大將軍衝翳散」中的羌活,主要起著疏散風寒、止痛的作用。

方中以羌活配伍川芎、白芷等藥材,共奏散風止痛、清熱解毒之功,用以治療外感風寒、頭痛鼻塞、目赤腫痛、翳膜遮睛等症。羌活辛溫,入膀胱、肝經,具有疏散風寒、通鼻竅、止頭痛的功效,能有效解除風寒阻滯於經絡所致的頭面部疼痛、鼻塞、目赤等症狀。此外,羌活亦可消腫散瘀,有助於改善眼部炎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十大將軍衝翳散」主治翳眼及多種內外障眼疾,其病機主要歸因於「肝氣上衝,腦汁下墜」,導致瞳神病變與翳障形成。

  1. 翳障遮睛:包括內障(如垂簾翳)與外障(如蒙蔽翳),屬風熱痰濕壅滯目絡。
  2. 瞳神病變:如烏風內障、青光內障,表現為瞳神歪小、下陷、倒側或固定不動,與肝風上擾、痰瘀阻絡相關。
  3. 外眼症狀:如拳毛倒睫、赤眼爛弦、胬肉攀睛等,多因風熱濕毒鬱結胞瞼、白睛。
  4. 頭目兼證:頭痛、畏光、風癢,反映風邪挟熱上攻頭目。

此方針對「風、熱、濕、滯」複合病機,以疏風清熱、燥濕退翳、升清降濁為核心治法,尤其強調「衝翳」之效,即通過內服或熏洗(依口授之法)突破翳障。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劑結構與配伍思路

  1. 疏風透表,升散鬱火(針對肝氣上衝、風熱壅目)

    • 羌活、防風、荊芥、白芷:辛溫發散,開泄目絡鬱遏,祛頭面風邪。白芷尤善通竅止頭痛。
    • 升麻:升舉清陽,散火解毒,防風火鬱結目竅。
  2. 清熱燥濕,解毒退翳(針對腦汁下墜、濕熱翳障)

    • 文蛤(五倍子):收澀斂瘡,固攝滲出之「腦汁」,兼消胬肉。
    • 苦參:大苦大寒,清肝膽濕熱,殺蟲止癢,治赤爛風癢。
    • 草決明:清肝明目,導濕熱下行,為退翳要藥。
  3. 調和气血,通絡開竅(針對瞳神僵滯、氣血壅滯)

    • 川芎:活血行氣,上行頭目,散瞳神瘀阻。
    • 薄荷:輕清透熱,利頭目氣機,助藥力上達。

治療原理與方義推演

  • 風熱濕並治:以辛溫風藥宣散鬱火,搭配苦寒藥清熱燥濕,形成「火鬱發之,濕熱清之」的雙向調節。
  • 升降並用:升麻提氣防下陷,苦參、草決明降濁導濕熱,契合「肝氣上衝,腦汁下墜」之病勢。
  • 斂散結合:文蛤收涩固翳,薄荷、荊芥辛散開鬱,防止過斂留邪。

特殊用藥與劑量考量

  • 文蛤(五倍子)為君:重用至5-6錢,取其收澀之力,固攝病理滲出(腦汁),但需配伍風藥防閉門留寇。
  • 苦參次重:清濕熱力道峻猛,佐制風藥之溫燥。
  • 熏法口授:推測可能利用藥氣蒸騰上行,直接作用於目竅,增強退翳之效。

此方體現「攻翳如攻城」之勢,以多層次配伍破解複雜眼疾病機,然臨證需精準辨識「風、熱、濕、虛」孰輕孰重,調整劑量與熏洗之法。

傳統服藥法


文蛤5錢(重者6錢,即五倍子),苦參4錢(重者5錢),升麻2錢(重者3錢半),草決明2錢(重者3錢),薄荷1錢半(重者2錢),防風1錢半(重者2錢),荊芥1錢半(重者2錢),白芷8分(重者1錢),小川芎8分(重者1錢),羌活8分(重者1錢)。上藥作1劑,要足分兩,依法加減,用3次。熏法則在口授,其疾極重者衝40劑,中者30劑,輕者20劑,或15劑,或6-7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肝腎損害。
  • 服用本方期間,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白內障乾眼症頭痛睫毛倒生,流淚刺痛胬肉攀睛內障

相同名稱方劑


十大將軍衝翳散, 出處:《眼科秘訣》卷一。 組成:文蛤5錢(重者6錢,即五倍子),苦參4錢(重者5錢),升麻2錢(重者3錢半),草決明2錢(重者3錢),薄荷1錢半(重者2錢),防風1錢半(重者2錢),荊芥1錢半(重者2錢),白芷8分(重者1錢),小川芎8分(重者1錢),羌活8分(重者1錢)。 主治:翳眼。肝氣上衝,腦汁下墜,翳障遮睛,內則垂簾,外則矇蔽。烏風內障,腦汁下浸瞳神,瞳神歪小,瞳神下陷,瞳神倒側,瞳神不動。青光內障,紅絲纏繞黑白,大小角上風癢,拳毛倒睫,赤眼爛弦,羞日怕光,螺螄突旋,蟹眼,胬肉攀睛,頭風患目。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