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芩連湯

SHENG DI QIN LI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6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肺經 19%
胃經 16%
肝經 14%
脾經 9%
大腸經 7%
膽經 4%
膀胱經 2%
三焦經 2%
腎經 2%
心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脾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生地芩連湯

組成

生地黃、黃芩、黃連、犀角、白茅根、甘草、人參、桔梗、梔子、當歸。

整體功效

涼血止血

主治

鼻衄成流不止者;或熱毒入營,吐血不止者。

本方由涼血、止血藥組成,用於治療鼻衄成流不止或熱毒入營,吐血不止。

文獻參考

醫學入門》:「生地黃、黃芩、黃連、犀角、白茅根、甘草、人參、桔梗、梔子、當歸,治鼻衄成流不止者;或熱毒入營,吐血不止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

傳統服藥法


生地黃、 黃連、 黃芩、 連翹、 紅花、 防風、 粉葛、 梔仁、 玄參、 木通、 石膏、 當歸、 牡丹皮、 白芍藥。
加燈心為引,水煎服。
如大便三四日不通,合河間涼膈散利之。

方劑組成解釋


生地黃、黃芩、黃連均為涼血止血藥,犀角、白茅根、甘草、人參、桔梗、梔子、當歸均為養血和營藥。本方以涼血止血藥為主,養血和營藥為輔,共奏涼血止血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鼻衄成流不止或熱毒入營,吐血不止者。若鼻衄出血量少,色鮮紅,可加大生地黃用量;若鼻衄出血量多,色暗紅,可加大黃芩、黃連用量;若鼻衄伴有頭痛、眩暈,可加菊花、白芷;若鼻衄伴有口乾、咽痛,可加玄參、麥冬;若鼻衄伴有心煩、失眠,可加酸棗仁、柏子仁。

相關疾病


蕁麻疹麻疹胃腸出血流鼻血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生地芩連湯, 出處:《魯府禁方》卷一。 組成:生地黃、黃芩、黃連、犀角、茅根、甘草、人參、桔梗、山梔、當歸。 主治:鼻衄成流不止者;或熱毒入營,吐血不止者。

生地芩連湯, 出處:《瘍科捷徑》卷上。 組成:生地、連翹、柴胡、桔梗、知母、淡芩、川連、川芎、黑梔、生草、犀角、赤芍、大棗、茅根汁、藕汁、金墨。 主治:鼻衄不止。

生地芩連湯, 出處:《麻科活人》卷二。 組成:生地黃、黃連、黃芩、連翹、紅花、防風、粉葛、梔仁、玄參、木通、石膏、當歸、牡丹皮、白芍藥。 主治:麻疹毒火熾甚,其色紫紅,乾燥晦暗。

生地芩連湯, 出處:《傷寒六書》卷六。 組成:黃芩、山梔、桔梗、甘草、生地黃、黃連、柴胡、川芎、芍藥、犀角(如無,以升麻代之)。 主治:鼻衄成流,久不止者;或熱毒入深,吐血不止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全痘散火湯

相似度 66%

回春涼膈散

相似度 66%

滋陰清膈飲

相似度 66%

犀角五黃湯

相似度 66%

參朮內托散

相似度 64%

升麻犀角丸

相似度 63%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