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安魂湯中包含酸棗仁,主要原因在於其安神定志的功效。酸棗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脾經,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止痙之效。
酸棗仁能有效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對於因心脾兩虛、心神不安而導致的失眠症狀尤為有效。因此,安魂湯中加入酸棗仁,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睡眠品質,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安魂湯中加入茯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安神定志: 茯神性味甘平,入心、脾經,具有安神定志、益智健脾的功效。其能鎮靜神經,緩解焦慮、失眠、心神不寧等症狀,對於因心神不安而導致的失眠、多夢等症尤爲有效。
- 補益心脾: 茯神還能補益心脾,改善脾胃功能,從而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脾胃健運,則氣血充足,心神安定,更有利於緩解失眠、心悸等症。
因此,茯神作爲安魂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起到安神定志、補益心脾的作用,幫助患者緩解失眠、心神不寧等症狀,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安魂湯中加入遠志,主要是因為其具有安神定志的功效。遠志味甘、苦,性溫,入心、肺經,具有解鬱安神、消痰開竅的功效。
其解鬱安神的作用,可以舒緩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而消痰開竅的作用則可以改善因痰濕阻滯導致的神志不清、言語謇澀等症狀。因此,遠志的加入,可以幫助安魂湯更有效地鎮靜安神,改善睡眠品質。
安魂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養血安神: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血安神之功效。安魂湯主要針對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而當歸能滋養心血,改善心神不安,有助於安神定志,改善睡眠品質。
- 調和藥性: 安魂湯中其他藥物如酸棗仁、茯神等,性偏寒涼,而當歸性溫,能起到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寒,損傷脾胃之功效。
安魂湯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其 鎮驚安神 的功效。天南星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鎮驚安神之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天南星能起到平心安神、鎮定神經的作用。此外,天南星還能化痰止咳,對於痰多咳嗽、胸悶氣喘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因此,安魂湯中加入天南星,可以有效緩解失眠、驚悸、不安等症狀,達到安魂寧神的目的。
主治功效
安魂湯主治功效分析
綜述
安魂湯,古籍載其主治「客忤」,即因外邪侵擾導致的驚恐不安、神志恍惚等症狀。然觀諸醫家論述,其應用範疇遠不止於此,更可見其於治療心神失養、痰飲內停所致失眠、驚悸等病症亦有良效。
古籍論述及分析
《醫學衷中參西錄》張錫純的觀點:
張錫純認為,失眠、驚悸之症,多因「心中氣血虛損,兼心下停有痰飲」。 他詳細剖析了病機,指出心屬火,痰飲屬水,水剋火,故心陽受抑而驚悸不眠。 其所擬之方,著重於補益心血、安魂定魄、清化痰飲、引陽歸陰。方中龍眼肉補心血,酸棗仁斂心氣,龍骨、牡蠣安魂魄,半夏、茯苓清痰飲,赭石引陽下潛。此方不僅針對痰飲之標,更著眼於心之本虛,充分體現了標本兼顧的治療思路。
張錫純亦提到,若藥效不顯,可佐以西藥臭剝(溴劑)短暫麻痹神經,以輔助湯藥之效,此亦可見其臨牀思維之靈活。他還援引《內經》半夏秫米湯,指出半夏之妙不僅在於利痰,更在於其能通陰陽,使心陽下潛而入睡鄉。強調了治病需探求藥物之本性,並強調煎藥之水、薪等細節,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之精髓。
張錫純之案例亦佐證了安魂湯之療效。一老婦因痰飲內停導致失眠,服此方兩劑而愈;另一婦人因驚恐不寐,用苦瓜蒂吐痰後,再服熟棗仁而安睡,亦可見安神之重要。
《丹臺玉案》孫文胤及《幼科證治大全》下津壽泉的觀點:
孫文胤所著《丹臺玉案》將安魂湯列於「中惡天吊」之下,認為其治客忤立效,與下津壽泉《幼科證治大全》之論述一致。下津壽泉更詳述了客忤之病因,指出是外來的穢惡之氣侵襲所致,症見驚駭啼哭、心志恍惚等。安魂湯針對此類急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辨證錄》陳士鐸的觀點:
陳士鐸雖未直接論述安魂湯,但其所擬「潤木安魂湯」可見其對「安魂」之理解。他認為,肝血不足,則魂不歸舍,易導致失眠、多夢。其方以補血養肝為主,寓瀉於補,寓止於通,主張養血以安魂,可見其對安魂之法有獨到之見解。
安魂湯治療原理
綜合上述,安魂湯之治療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 疏導外邪,安撫心神: 針對客忤之症,安魂湯之藥性可疏導外邪,平復驚懼之情,使心神得以安定。
- 補益心血,養心安神: 心血不足,易致心神失養,出現失眠、驚悸等症。安魂湯中之酸棗仁、當歸等藥材,可補益心血,濡養心神,使魂魄安寧。
- 化痰除飲,通調氣機: 痰飲阻滯,易擾亂心神,造成驚悸、不眠。茯神、天南星等藥材可健脾利水,祛痰化飲,通暢氣機,使心神安和。
- 調和陰陽,引陽歸陰: 針對陽不入陰導致之失眠,安魂湯可協調陰陽,引導陽氣潛藏於陰分,使人得以入睡。
組成藥材分析
- 酸棗仁: 養心益肝,收斂心氣,以安神定志。
- 茯神: 健脾利水,寧心安神,化痰祛濕,以助心神安寧。
- 遠志: 安神益智,消癥散結,既可安神,又能通竅,以達清心開竅之效。
-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養血安神,為養血要藥。
- 天南星: 祛風化痰,解毒散結,可針對痰飲阻滯,疏散邪氣。
總結
安魂湯不僅是治療「客忤」之良方,更可廣泛應用於因心神失養、痰飲內停導致的失眠、驚悸等病症。其治療思路在於標本兼治,既能疏導外邪、平復驚恐,又能補益心血、化痰除飲,使心神安寧,氣機調暢,從而達到安魂定魄之效。此方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精髓,是古代醫家智慧的結晶。
傳統服藥法
龍眼肉6錢,酸棗仁(炒,搗)4錢,生龍骨(搗末)5錢,生牡蠣(搗末)5錢,清半夏3錢,茯苓片3錢,生赭石(軋細)4錢。
水煎服。
失眠:一媼,年五十餘,累月不能眠,屢次服藥無效。診其脈有滑象,且其身形甚豐腴,知其心下停痰也。為制此湯,服兩劑而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安魂湯具有安神定志、鎮驚安眠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安魂湯, 出處:《玉案》卷六。 組成:棗仁1錢,茯神1錢,遠志1錢,當歸7分,膽星7分。 主治:客忤。
安魂湯, 出處:《衷中參西》上冊。 組成:龍眼肉6錢,酸棗仁(炒,搗)4錢,生龍骨(搗末)5錢,生牡蠣(搗末)5錢,清半夏3錢,茯苓片3錢,生赭石(軋細)4錢。 主治:心中氣血虛損,兼心下停有痰飲,致驚悸不眠。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