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翹野菊散

LIAN QIAO YE J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0.2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7%
胃經 17%
心經 14%
大腸經 10%
肝經 9%
腎經 7%
脾經 6%
膽經 3%
小腸經 3%
肺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連翹野菊散中包含連翹,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作用相輔相成。

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效,可針對外感風熱、溫病初起、咽喉腫痛、瘰癧等症。而連翹野菊散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溫病初起、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症,連翹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並配合野菊花清熱解毒、疏風散熱,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連翹野菊散中加入甘菊,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甘菊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與連翹、野菊花等藥材共同作用,能更有效地清除體內熱毒,緩解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症狀。
  2. 平肝明目,鎮靜安神: 甘菊還具有平肝明目、鎮靜安神的功效,能緩解頭痛眩暈、神經衰弱等症狀。連翹野菊散中加入甘菊,可有效提升藥方清熱解毒的同時,兼顧安神鎮靜,使患者更快適服。

連翹野菊散中加入瓜蔞,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利濕止痛的功效。

瓜蔞味苦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痛之效。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以及濕熱蘊結所致的腹痛、泄瀉等症狀,均有較好的療效。

在連翹野菊散中,連翹、野菊花清熱解毒,瓜蔞則進一步增強了清熱解毒、利濕止痛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能夠更好地治療外感風熱或濕熱蘊結所致的相關病症。

連翹野菊散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連翹野菊散以清熱解毒為主,而石膏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渴生津、涼血止血之功效。與連翹、野菊花等藥物配合,可加強清熱解毒作用,並能有效控制因熱毒引起的出血症狀。
  2. 緩解炎症反應: 石膏能降低體溫,減輕發熱症狀,同時還能抑制炎症反應,減少組織損傷,配合連翹、野菊花的清熱消炎作用,可有效緩解感染引起的局部紅腫疼痛等症狀。

連翹野菊散中包含地榆,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涼血,止血生肌:連翹野菊散主治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瘡瘍腫毒。地榆性寒涼,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生肌的功效,可輔助連翹、野菊花清熱解毒,並能止血生肌,促進瘡瘍癒合。
  2. 抑制細菌感染:地榆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鞣質、沒食子酸等,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在治療瘡瘍腫毒時,可以抑制細菌感染,防止病情加重,加速癒合。

對於[連翹野菊散]中的當歸成分,當歸性味甘溫,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血虛引起的各種症狀。該方加入當歸旨在增強補血活血的作用。

連翹野菊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連翹、野菊花性偏寒,甘草性平,能緩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損傷脾胃。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解毒、緩和藥性、潤肺止咳、調和脾胃等功效,可與連翹、野菊花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進一步增強藥效。

連翹野菊散中加入玄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連翹、野菊花皆具清熱解毒之效,玄參則以清熱涼血、消腫散結著稱。三者合用,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力,並針對熱毒壅盛、血熱妄行之證,起到涼血消腫的作用。
  2. 增強藥效,協調作用:玄參性寒,可緩解連翹、野菊花的燥性,防止其過於燥烈,同時也能增強其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協調,達到更好的療效。

連翹野菊散中包含金銀花,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消腫散結的功效,與連翹、野菊花等藥物共同作用,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改善咽喉腫痛、發熱、口渴等症狀。
  2. 協同增效,提高療效: 金銀花與連翹、野菊花等藥物搭配,可發揮協同增效作用,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金銀花可增強連翹清熱解毒的力度,並與野菊花共同消散風熱,提升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連翹野菊散 主治功效分析

概述

連翹野菊散,出自《洞天奧旨》,為巫真君所傳,其主治功效明確記載為「治頤生癰初起」。此方劑針對癰腫初起,以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為主,並兼顧活血止痛,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念與辨證施治的原則。

方劑組成分析

本方劑由連翹、野菊、瓜蔞、石膏、地榆、當歸、甘草、玄參、金銀花等九味藥物組成,各藥物在方中發揮著協同作用,共同達成治療目的。

  • 清熱解毒藥:

    • 連翹: 具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是本方主藥之一,針對癰腫初起的熱毒證候。
    • 野菊: 同樣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明目的功效,輔助連翹加強清熱解毒之力。
    • 金銀花: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針對癰腫初起的風熱證候,可增強清解熱毒之效。
    • 甘草: 在此處不僅調和諸藥,也具備清熱解毒的輔助作用。
  • 清熱瀉火藥:

    • 石膏: 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之效,針對癰腫初起的熱邪熾盛,可清泄火熱。
  • 涼血解毒藥:

    • 地榆: 具有涼血止血、解毒消腫之功,可針對癰腫初起因熱毒引起的局部紅腫,起到涼血解毒的作用。
    • 玄參: 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的功效,既能清解熱毒,亦能防止熱邪耗傷陰液。
  • 化痰散結藥:

    • 瓜蔞: 具有潤肺止咳、化痰散結之效,在此可協助消散癰腫初起之結聚。
  • 活血補血藥:

    • 當歸: 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可促進局部氣血運行,緩解癰腫初起之疼痛。

治療原理

連翹野菊散針對「頤生癰初起」的病機,以清熱解毒為首要原則,結合涼血解毒、活血散結之法。

  • 清熱解毒,直擊病邪: 癰腫初起,多由熱毒蘊結所致,故以連翹、野菊、金銀花、石膏、甘草等清熱解毒藥物為主,直接針對病邪,清除熱毒。

  • 涼血散結,消腫止痛: 熱毒易致血分受擾,故以地榆、玄參涼血解毒,並輔以瓜蔞化痰散結,消除局部腫脹。當歸活血化瘀,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微循環,從而緩解疼痛。

  • 標本兼治,扶正祛邪: 本方雖以祛邪為主,但亦兼顧扶正。當歸補血活血,防止熱毒耗傷氣血,玄參滋陰降火,亦可防止熱邪耗傷陰液,體現了整體觀的治療思路。

總結

連翹野菊散針對癰腫初起,以清熱解毒為基礎,配伍涼血、活血、散結之藥,使邪去正復,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此方組方嚴謹,配伍合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精髓,為治療癰腫初起提供了有效的方劑。

傳統服藥法


連翹5錢,野菊3錢,栝樓2錢,石膏3錢,地榆3錢,當歸5錢,甘草2錢,玄參1兩,金銀花2兩。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慎用。用藥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唾液腺炎

相同名稱方劑


連翹野菊散, 出處:《洞天奧旨》卷五。 組成:連翹5錢,野菊3錢,栝樓2錢,石膏3錢,地榆3錢,當歸5錢,甘草2錢,玄參1兩,金銀花2兩。 主治:發頤生癰初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