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豬肚健脾丸中加入蓮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健脾益腎:蓮子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益腎、養心安神、固精止瀉的功效。豬肚健脾丸主治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腹瀉便溏等症,蓮子的加入有助於健脾養胃,增強脾胃功能,從而改善食慾、消化吸收能力,達到健脾止瀉的效果。
- 清熱止渴:蓮子亦具清熱止渴之效,能緩解脾胃虛熱引起的口乾舌燥、煩躁不安等症狀。豬肚健脾丸中加入蓮子,除了健脾益腎之外,也能起到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輔助作用。
「豬肚健脾丸」中加入大棗,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脾益氣:大棗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效。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而大棗能補益脾胃之氣,促進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二、調和藥性:大棗性溫和,能緩和藥性,使藥物更易於被脾胃吸收,提高藥效。同時,大棗還具有潤燥止渴之效,可減輕一些藥物的燥性,使藥物更為平和,更適合脾虛患者服用。
豬肚健脾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豬肚健脾丸多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而茯苓可健運脾胃,利濕化濁,促進消化吸收,改善脾胃功能,配合豬肚健脾益氣,達到健脾和胃的效果。
- 滲濕止瀉:茯苓能滲濕利水,對於脾虛濕困、水停腹瀉者,茯苓能利水滲濕,減少水濕停滯,有助於止瀉止痢,促進腸道功能恢復。
豬肚健脾丸中加入白扁豆,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健脾和胃: 白扁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和胃、消暑化濕的功效,能增強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 止瀉作用: 白扁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澱粉,能吸附腸道中的有害物質,減少腸道蠕動,有助於止瀉。
豬肚健脾丸以豬肚為君藥,白扁豆則為臣藥,二者相輔相成,能有效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問題,達到健脾益氣的效果。
豬肚健脾丸中加入山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1. 消食化積: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入脾胃經。其所含的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幫助消化吸收,有助於解決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食積不化等問題。
2. 行氣活血: 山楂還具有行氣活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氣血運行不暢,促進脾胃功能恢復。同時,山楂對於改善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腹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效果。
因此,在豬肚健脾丸中加入山楂,可起到消食化積、行氣活血的功效,有助於健脾胃,改善消化功能。
豬肚健脾丸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理氣化痰、健脾和胃之功效,能幫助脾胃運化,改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配合豬肚滋補脾胃,相輔相成,達到健脾和胃之效。
- 降逆止嘔:陳皮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嘔吐、反胃等症狀,能起到緩解作用。這與豬肚健脾丸治療的症狀相符,可以提高藥效,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豬肚健脾丸」中加入「神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消食:神麴為麥芽經發酵製成,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之效。豬肚健脾丸主治脾胃虛弱、食積不化等症,神麴的加入可以幫助消食導滯,增強脾胃消化功能,達到健脾開胃的效果。
- 促進吸收:神麴能促進消化酶的分泌,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進一步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使營養物質更好地被人體吸收利用,達到補益脾胃的目的。
「豬肚健脾丸」方劑中包含「豬肚」,其原因主要有二:
- 補脾益氣: 豬肚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補虛健脾、益氣養血的功效。其富含蛋白質、膠原蛋白及多種氨基酸,能增強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
- 溫中散寒: 豬肚性溫,可溫中散寒,適合脾胃虛寒、面色蒼白、四肢冰冷等症狀。
因此,豬肚在「豬肚健脾丸」中起到補脾益氣、溫中散寒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
豬肚健脾丸中加入金銀花,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豬肚健脾丸主要針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而金銀花可有效緩解因濕熱內蘊而導致的胃脘脹滿、口苦口黏等症狀,同時也能預防因脾胃虛弱而引起的感染。
- 消炎止痛: 金銀花對多種細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能有效消炎止痛,緩解因脾胃濕熱引起的腹痛、腹瀉等不適。在豬肚健脾丸中加入金銀花,可增強其健脾利濕、消炎止痛的功效,有助於促進腸胃功能恢復。
豬肚健脾丸中加入白朮,是基於其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白朮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的作用。
豬肚健脾丸常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便溏、食慾不振等症。白朮可以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消化不良,同時也能燥濕利水,利水滲濕,改善腹脹便溏等症狀。因此,白朮在豬肚健脾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於增強藥方整體的健脾益氣功效。
豬肚健脾丸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燥濕: 蒼朮味辛、性溫,具有健脾燥濕、祛風止痛的功效。脾胃虛弱、濕氣困脾,容易導致食慾不振、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蒼朮能燥濕健脾,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
- 配合豬肚: 豬肚性溫,具有補脾胃、益氣血的功效。蒼朮與豬肚搭配,能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進一步增強健脾燥濕的效果。同時,蒼朮也能有效去除豬肚的腥味,使藥丸更易服用。
豬肚健脾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豬肚健脾丸中可能含有其他較為寒涼或燥熱的藥物,加入甘草可調和藥性,避免藥物對脾胃造成過度刺激,使藥物更平和地發揮作用。
- 益氣健脾:甘草具有益氣健脾的功效,可以補中益氣、緩解脾虛乏力、消化不良等症狀,與豬肚健脾丸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健脾效果。
「豬肚健脾丸」中包含「豬肚」,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補脾胃,益氣血: 豬肚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補益脾胃、益氣養血、健運中焦之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 溫和滋補: 豬肚性質溫和,不會過於燥熱或寒涼,適合多數體質人羣服用,對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患者,可以起到溫和滋補的作用。
總之,豬肚在「豬肚健脾丸」中起到補益脾胃、益氣養血的作用,使其成為一種溫和滋補的藥材,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分析豬肚健脾丸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要針對「小兒脾胃脆弱,食積」。古代醫家認為小兒脾胃功能未充,運化力弱,易因飲食不節或質地不當導致食滯中焦,形成「積滯」。此方以健脾消積為核心,透過藥物與食療結合,溫和調理脾胃功能,助消化、除積滯,改善因脾虛引起的食慾不振、腹脹、泄瀉等證。
二、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健脾益氣核心
- 蓮肉、紅棗、白茯苓、扁豆:此四味均屬甘平或甘淡之品,主入脾經。蓮肉補脾止瀉,紅棗益氣養血,白茯苓滲濕健脾(人乳拌曬增強滋養之性),扁豆和中化濕。合用能補脾胃之虛,助運化水穀。
- 白朮、蒼朮:二術均為健脾要藥。白朮偏補,蒼朮偏燥,炒用或泔水製後減其辛烈,共奏燥濕健脾之效,針對脾虛濕阻之機轉。
消食化積輔助
- 山楂、神曲、老鍋焦(飯焦):此三味為消食導滯常用組合。山楂善消肉積,神曲化穀食,老鍋焦(炒焦粳米)具焦香之氣,能醒脾開胃,傳統認為「焦香入脾」,助消化積滯。
- 陳皮:理氣和中,化痰濕,助脾胃升降氣機,使補而不滯。
特殊製法與載體
- 雄豬肚:中醫以臟補臟,豬肚為胃之同類,取其「引經」作用,增強藥效直達脾胃。煮爛搗泥後與諸藥混合,兼顧食療與藥效。
- 金銀花:清輕之品,稍佐以防積滯化熱(小兒易虛中夾熱),且其性涼不傷正。
三、治療原理綜合
此方以「補消並行」為框架:
- 補益方面:透過甘味藥(蓮肉、紅棗)和健脾藥(茯苓、白朮)直接益氣健脾,充實脾胃功能。
- 消導方面:以消食藥(山楂、神曲)化解積滯,配合老鍋焦的焦香特性,促進胃納。
- 標本兼顧:豬肚為載體加強補脾,蒼朮、陳皮化濕行氣,避免補益滋膩,金銀花微清潛在鬱熱,整體配伍嚴謹,適用於脾虛為主、兼輕度食積之證。
四、劑型設計用意
製成糕餅添加白洋糖,符合小兒用藥習慣,甘甜易服,且糕餅本身含穀物成分(鍋焦),具「藥食同源」之效,緩補緩消,適合長期調理。
總結:此方體現古代兒科「重脾胃」思想,針對小兒生理特點,以溫和補脾為主,輔以消導,兼顧口感與功效,是典型的健脾消積食療方劑。
傳統服藥法
蓮肉(去心)4兩,紅棗肉(去皮核)4兩,白茯苓(人乳拌曬)3兩,扁豆(去皮,炒)2兩,山楂(去核)2兩,陳皮1兩,神曲5錢,雄豬肚1具(裝入上7藥系緊,煮爛放臼內搗如泥),金銀花(去葉淨)1兩,白朮(陳土炒)1兩,蒼朮(泔水洗,曬)5錢,甘草3錢(上4味為末,同添入豬肚泥內搗透,將原湯拌勻,曬乾),老鍋焦10兩。
健脾。
諸藥同老鍋焦共為末,加白洋糖做成糕餅。
任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豬肚健脾丸, 出處:《慈幼新書》卷十。 組成:蓮肉(去心)4兩,紅棗肉(去皮核)4兩,白茯苓(人乳拌曬)3兩,扁豆(去皮,炒)2兩,山楂(去核)2兩,陳皮1兩,神曲5錢,雄豬肚1具(裝入上7藥繫緊,煮爛放臼內搗如泥),金銀花(去葉淨)1兩,白朮(陳土炒)1兩,蒼朮(泔水洗,曬)5錢,甘草3錢(上4味爲末,同添入豬肚泥內搗透,將原湯拌勻,曬乾),老鍋焦10兩。 主治:健脾。主治:小兒脾胃脆弱,食積。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