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珠黃琥珀丸方劑中含有珍珠,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珍珠性寒,味甘鹹,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之效。其可清解外感熱毒,以及內熱所致的神志不清、驚厥、心煩失眠等症狀。
- 平肝潛陽,明目益腎:珍珠亦有平肝潛陽、明目益腎之功效。對於肝陽上亢、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等症,以及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目暗不明等,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珠黃琥珀丸中包含天竹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天竹黃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此方中常以珠黃、琥珀等藥物治療熱毒所致之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天竹黃的加入能增強其清熱解毒之力,更有效地消解熱毒,緩解咽喉腫痛。
- 活血化瘀,散結消癥: 天竹黃亦有活血化瘀、散結消癥之效。此方中若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如丹參、赤芍等,則可更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進一步減輕腫痛。
珠黃琥珀丸中包含琥珀,主要原因有二:
- 清心安神,鎮驚止痙: 琥珀性平味甘,入心經,具有安神定志、鎮驚止痙之效。對於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癲癇抽搐等症狀,琥珀能起到安撫心神,鎮靜止痙的作用,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發揮更佳效果。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琥珀還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琥珀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輔助其他藥物治療。
珠黃琥珀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調和藥性:珠黃琥珀丸以珠黃、琥珀等藥材為主,性偏寒涼,容易損傷脾胃。甘草性甘溫,能調和藥性,緩解寒涼之性,保護脾胃。
二、增強藥效:甘草具有解毒、緩和藥性、健脾益氣等功效,能協同珠黃、琥珀等藥材,增強其清熱解毒、鎮驚安神之效,使藥效更為顯著。
珠黃琥珀丸中包含枳殼,主要是為了其行氣消積之效。
枳殼味苦、酸,性寒,歸脾、肺經,具有破氣消積、化痰止咳、行氣止痛的功效。藥理研究表明,枳殼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加胃液分泌,有助於消食積、化痰止咳。
在珠黃琥珀丸中,枳殼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能有效緩解食積、胸悶、腹脹、咳嗽等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珠黃琥珀丸中含有硃砂,主要是由於硃砂在中醫藥理中被認為具有鎮驚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
鎮驚安神:硃砂性寒,入心經,能平肝熄風,鎮驚安神,用於治療癲癇、驚風、心悸失眠等症。
清熱解毒:硃砂亦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治療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口瘡等症。
因此,珠黃琥珀丸中加入硃砂,旨在發揮其鎮驚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以治療相關病症。
珠黃琥珀丸中包含天南星,其原因主要有二:
- 化痰止咳: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化痰止咳之效。珠黃琥珀丸主治痰熱壅肺,咳嗽喘促等症,天南星可協助化解痰熱,緩解呼吸道阻塞,達到止咳化痰之目的。
- 開竅醒神: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心經,具有開竅醒神之效。珠黃琥珀丸中,珠黃和琥珀皆有安神定志之效,而天南星則可協助開竅醒神,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症狀。
珠黃琥珀丸中包含硼砂,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硼砂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可治療火毒內蘊、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與珠黃、琥珀等藥材相輔相成,增強藥效。
- 化痰散結,消瘀止血: 硼砂亦具有化痰散結、消瘀止血之功效,可治療痰熱壅肺、咳嗽痰多、跌打損傷等症,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珠黃琥珀丸方中包含茯苓,主要有兩大原因: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珠黃琥珀丸以治療小兒驚癇、夜啼不眠為主,而脾虛濕盛常導致心神不安,茯苓可健脾利濕,改善脾胃運化,從而達到安神定志的功效。
2. 協調藥性:珠黃琥珀丸中含有多味藥材,茯苓的加入不僅能利濕健脾,更可調和藥性,使諸藥更好地發揮功效,達到治療目的。同時,茯苓性平和,能緩和其他藥物的燥性,避免對小兒造成傷害。
珠黃琥珀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中含有山藥這一重要成分。山藥在中醫中被視為一種滋補強壯的藥材,其性質溫和,具有補脾胃、益肺腎的功效。山藥的主要成分包括澱粉、蛋白質、維生素及多種氨基酸,對於增強免疫力、促進消化具有很好的效果。
在珠黃琥珀丸的配方中,山藥的加入可有效調和其他中藥的藥效,幫助提高整體藥方的療效。珠黃琥珀丸主要用於治療女性的月經不調、體虛等症狀,而山藥的補益特性正好能夠加強其治療效果,促進身體對藥物的吸收。此外,山藥還能夠緩和其他藥材的辛辣和寒性,使整個方劑更加平衡,減少對胃腸的刺激。因此,山藥的選用不僅增強了方劑的療效,同時也確保了用藥的安全性。
珠黃琥珀丸方劑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祛風止痙:全蠍性寒,具有熄風止痙的功效。方劑中琥珀、珠黃等藥材亦有安神定驚之效,與全蠍合用,可增強其鎮驚止痙之力,對於小兒驚癇、抽搐等症狀,可起到明顯的治療作用。
- 通絡止痛:全蠍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散瘀止痛的功效。方劑中珠黃、琥珀等藥材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與全蠍合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對於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療效。
珠黃琥珀丸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的功效,能有效改善中風後神志不清、言語不利、肢體麻木等症狀。珠黃琥珀丸主治中風後遺症,而麝香的開竅醒神作用,可輔助藥效,加速患者恢復。
- 活血化瘀: 麝香還具備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血液循環,有利於中風後遺症的康復。珠黃琥珀丸中加入麝香,有助於清除瘀血,促進組織修復,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珠黃琥珀丸方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止痛: 沉香性溫,入脾、胃、腎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納氣之效。珠黃琥珀丸主治痰熱內蘊、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沉香能疏通氣機,緩解胸悶氣短、心煩不寧等症狀,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 溫腎助陽: 沉香亦具溫腎助陽之效。琥珀性寒,可清熱定驚,但過於寒涼,容易損傷陽氣。沉香的溫陽作用能中和琥珀的寒性,避免寒涼之氣傷及腎陽,有助於維持患者的元氣。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珠黃琥珀丸傳統古代功效分析
此方主治「風痰癰癇、小兒牙關緊閉、痰嗽上壅、氣喘甚急,及急驚胎癇、臍風」,其核心病機為「風痰壅塞,閉阻清竅」。風痰屬肝風夾痰上擾,可引動驚厥抽搐;痰濁阻肺則見咳喘氣逆;小兒臍風(破傷風)及急驚,多因外邪引動內風,痰閉經絡所致。故本方以豁痰開竅、息風鎮驚為主,兼具清熱解毒之效。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息風鎮驚核心群
- 珍珠粉:清心肝之熱,鎮驚安神,治驚風癲癇。
- 全蟲(全蝎):搜風通絡,止痙定搐,針對風動抽搐。
- 朱砂:重鎮安神,清心降火,配伍金箔增強鎮驚之力。
- 沈香:降氣平喘,引痰下行,緩解氣逆喘急。
2. 豁痰開竅關鍵藥
- 膽星:化痰息風,專攻熱痰驚癇。
- 天竺黃:清熱化痰,涼心定驚。
- 犀黃(牛黃):清心解毒,豁痰開竅,為急驚熱閉要藥。
- 麝香:通關開竅,醒神透絡,助諸藥速達病所。
3. 健脾化痰輔助組
- 茯苓、山藥、生甘草:健脾滲濕,杜絕生痰之源。
- 枳殼:理氣化痰,暢中焦氣機以助痰消。
4. 清熱解毒與外治
- 腰黃(雄黃):解毒辟穢,傳統用於癰腫痰毒。
- 硼砂:清熱化痰,防腐斂瘡,佐治痰熱壅盛。
- 薄荷湯送服:辛涼透表,助藥力疏散風熱。
配伍特點
- 「重鎮—開竅—化痰」三聯結構:以珍珠、朱砂鎮驚,麝香、牛黃開竅,膽星、天竺黃化痰,共解風痰閉阻之急。
- 攻補兼施:在峻猛息風藥中佐山藥、茯苓健脾,防金石藥傷胃。
- 衣殼設計:朱砂、金箔為衣增強鎮攝,蠟殼封固保留麝香辛竄之性。
綜論
此方為典型「急證用猛藥」思路,集中醫「鎮驚、化痰、開竅」三法於一體,尤其適用小兒急驚風痰熱閉肺之危候。其選藥注重「通絡快效」(如全蟲、麝香)與「質重沉降」(如珍珠、朱砂)相結合,體現古代對風痰急症「上下分消」的治療智慧。
傳統服藥法
珍珠粉1錢5分,天竺黃5錢,腰黃3錢,犀黃8分,西琥珀7錢,生甘草1兩,枳殼1兩,朱砂(飛)1兩,膽星1兩,硼砂1兩,白茯苓1兩,山藥2兩,全蟲6錢,麝香5分,沈香5錢。
生曬,研末,煉蜜為丸,每重五分,朱砂、金箔為衣,蠟殼封固。
每服1丸,薄荷湯化下;小兒,金銀花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珠黃琥珀丸具有鎮驚安神、化痰散結的功效,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以及對中藥過敏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珠黃琥珀丸, 出處:《中國醫學大辭典》。 組成:珍珠粉1錢5分,天竺黃5錢,腰黃3錢,犀黃8分,西琥珀7錢,生甘草1兩,枳殼1兩,朱砂(飛)1兩,膽星1兩,硼砂1兩,白茯苓1兩,山藥2兩,全蟲6錢,麝香5分,沉香5錢。 主治:風痰癲癇,小兒牙關緊閉,痰嗽上壅,氣喘甚急,及急驚胎癇、臍風。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