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膏

ZHI SHENG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肝經 21%
脾經 18%
腎經 9%
肺經 6%
膽經 6%
大腸經 4%
胃經 4%
心包經 2%
小腸經 1%
膀胱經 1%
三焦經 1%
心經
肝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膽經
大腸經
胃經
心包經
小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至聖膏中加入大黃,乃基於其瀉熱解毒之功效。

大黃味苦寒,性急,入肝、胃、大腸經。其瀉熱之力甚強,可清熱瀉火,消腫止痛,適用於熱毒壅盛、內熱熾盛之證。而至聖膏主治瘡瘍腫毒、疔癤等外邪熾盛之症,故以大黃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以達治病之效。

此外,大黃亦具通便之效,可利濕瀉熱,有助於排泄體內毒素,進一步促進瘡瘍癒合。

至聖膏方中加入當歸,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之功效。至聖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而當歸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輔助傷口癒合。
  2. 補血養血,滋陰潤燥:當歸亦有補血養血、滋陰潤燥之效。至聖膏中可能加入其他滋陰潤燥的藥材,而當歸可起到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至聖膏中加入白蘞,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腫止痛: 白蘞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其可有效緩解創傷、燒傷、燙傷等引起的紅腫疼痛,與至聖膏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消炎止痛作用,促進傷口癒合。
  2. 利水消腫: 白蘞亦能利水消腫,有助於排除體內濕氣,改善組織水腫,進一步促進傷口癒合。在至聖膏中,白蘞的利水作用可與其他藥物協同,加速傷口組織的修復和再生。

至聖膏中加入槐白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槐白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瘡瘍腫毒、濕疹等皮膚病,槐白皮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同時,對於熱毒引起的出血,如鼻衄、便血等,槐白皮也能發揮涼血止血的作用。
  2. 收斂止瀉:槐白皮還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對於因腸熱引起的腹瀉,槐白皮能清熱止瀉,緩解症狀。

綜上所述,至聖膏中加入槐白皮,主要是為了發揮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和收斂止瀉的功效,以治療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病和腸道疾病。

至聖膏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風解表,消腫止痛:白芷味辛性溫,具有疏風散寒、解表止痛的功效。對於因風寒入侵導致的頭面部疼痛、鼻塞流涕、肢體痠痛等症狀,白芷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2. 活血化瘀,消腫生肌:白芷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生肌的功效。對於外傷引起的瘀血腫痛、瘡瘍久不癒合等症狀,白芷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白芷在至聖膏中起到疏風解表、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消腫生肌等多重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至聖膏中使用細辛,乃取其辛溫散寒之性。細辛味辛性溫,入肺經、膀胱經,具有散寒止痛、溫經通絡之功效。

細辛可溫散寒邪,解除經絡阻滯,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此外,細辛亦可溫陽化氣,促進氣血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因此,在至聖膏中加入細辛,可發揮其散寒止痛、溫經通絡的功效,對於寒邪引起的疼痛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至聖膏方中包含杏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之效。對於因肺燥熱或痰熱咳嗽者,杏仁可潤肺清熱,化痰止咳,改善呼吸道症狀。
  2. 宣肺通竅:杏仁還具有宣肺通竅的作用,可以疏通肺氣,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狀。對於因風寒或風熱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狀,杏仁可以起到宣肺通竅的作用,改善呼吸道通暢。

「至聖膏」方劑中加入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痙:天麻性平味甘,歸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止痛的功效。 方劑中若出現因風邪入絡、肝風內動導致的痙攣、抽搐、眩暈等症狀,天麻可有效抑制風邪,緩解痙攣,使患者恢復平靜。

2. 舒筋活絡:天麻能通經絡、舒筋骨,對於風濕痺痛、肢體麻木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若方劑中存在因風寒濕邪入侵導致的筋骨疼痛、活動不便等情況,天麻可幫助舒筋活絡,緩解疼痛,促進恢復。

總之,天麻在「至聖膏」方劑中發揮著祛風止痙、舒筋活絡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患者因風邪、肝風或風寒濕邪導致的相關病症。

至聖膏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性溫,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在至聖膏中,川芎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緩解疼痛和腫脹,有助於治療因氣血瘀阻導致的各種病症。
  2. 通竅開鬱,醒神止痛: 川芎還具有通竅開鬱,醒神止痛的作用。對於因氣血不通、經絡阻滯而引起的頭痛、頭暈、鼻塞等症狀,川芎可以起到疏通經絡,醒腦開竅的作用,改善症狀。

總之,川芎在至聖膏中扮演著活血化瘀、行氣止痛、通竅開鬱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提升方劑的療效。

「至聖膏」方劑中加入「槐枝」,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涼血止血:槐枝性涼,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的功效。對於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狀,如外傷出血、鼻衄、痔瘡出血等,槐枝能有效清熱涼血,止血止痛。
  2. 消腫止痛:槐枝亦可消腫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槐枝能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因此,「至聖膏」加入槐枝,旨在發揮其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以治療相關病症。

至聖膏中加入柳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柳枝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如癰疽、癤腫等,可幫助消腫止痛、排膿生肌。
  2. 消腫止痛: 柳枝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能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損傷恢復。

綜上所述,至聖膏中加入柳枝,能夠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從而更好地治療相關疾病。

至聖膏中包含龜板,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補腎:龜板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補益腎精、強健筋骨的功效。對於腎陰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陽痿早洩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清熱解毒:龜板還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瘡瘍腫毒、濕疹等疾病。

因此,至聖膏中加入龜板,旨在通過滋陰補腎、清熱解毒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至聖膏中包含虎骨,主要原因如下:

  1. 傳統醫學理論:虎骨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強筋壯骨、祛風除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疾病。古人認為虎之威猛源於其骨骼強健,因此將虎骨視為治療骨骼疾病的良藥。
  2. 藥性及功效:虎骨性溫,味甘鹹,入肝、腎經。其主要成分為膠原蛋白、骨膠原、軟骨素等,具有抗炎消腫、促進骨骼生長、緩解疼痛等作用,因此被用於治療骨骼疾病和關節疼痛。

「至聖膏」方中加入附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 溫陽散寒:附子性溫熱,具有強烈的回陽救逆之效,可溫暖脾腎陽氣,驅散體內寒邪。對於因寒邪入侵而導致的陽虛證,如肢冷畏寒、面色蒼白、脈沉細等,附子可起到溫陽散寒、恢復陽氣的作用。

二、 扶正祛邪:附子除了溫陽散寒外,還有扶正固本的作用。其能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於一些陽虛體質患者,附子可增強其抵抗力,抵禦外邪侵襲。

因此,「至聖膏」中加入附子,旨在溫陽散寒、扶正祛邪,以達到治療陽虛證的目的。

至聖膏中包含乳香,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1. 活血化瘀:乳香性溫,味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消腫止痛: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並具有抗炎作用,有助於消腫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因此,乳香作為至聖膏的組成成分,能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

「至聖膏」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1.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 麝香性溫,入心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氣血瘀阻、經絡不通所致的疼痛,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麝香能有效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溫陽散寒,通竅開閉: 麝香亦可溫陽散寒,對於寒邪侵襲、經絡痺阻所致的疼痛,如風寒濕痺、腰膝冷痛等,麝香能驅散寒邪,溫通經絡,緩解疼痛。

總而言之,麝香在「至聖膏」中發揮着通經活絡、消腫止痛、溫陽散寒、通竅開閉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各種疼痛症狀。

在中藥方劑「至聖膏」中加入砒霜,主要是利用砒霜的解毒殺蟲、收斂止汗作用。砒霜能夠幫助清熱解毒、收斂止汗,對於治療熱毒所致的膿腫、濕疹等皮膚病變有一定的療效。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熱毒內盛導致的疾病。

至聖膏中含有自然銅,主要原因有二:

一、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自然銅性寒,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

二、 殺菌消毒: 自然銅具有較強的殺菌消毒作用,可抑制細菌生長,防止傷口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至聖膏中加入自然銅,可以發揮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及殺菌消毒等功效,達到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外傷的目標。

至聖膏方劑中含有輕粉,是基於輕粉的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的功效。

輕粉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其 善於清熱解毒,對於熱毒引起的瘡瘍腫痛、皮膚感染等症狀,能有效消炎止痛。此外,輕粉亦能 消腫散結,對一些頑固的腫塊、硬結也有幫助。

然而,輕粉毒性較大,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至聖膏中加入牛黃,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牛黃性涼,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能有效消解熱毒,並改善因熱毒引起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
  2. 活血化瘀: 牛黃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除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至聖膏中加入牛黃,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劑「至聖膏」的組成中,包含鉛丹,是因為鉛丹具有強效的止痛和解毒作用。鉛丹能夠減少疼痛感,並且清除體內的毒素。其主要作用是止痛解毒,幫助方劑改善相關症狀。鉛丹的使用能夠增強方劑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至聖膏」介紹

中藥方劑「至聖膏」,又稱「至聖散」,是一種複方中藥,具有消炎止痛、化膿排毒、活血化瘀、生肌斂瘡的功效。主治一切瘡癤腫毒,包括瘡、癤、腫、毒等多種皮膚疾病。

至聖膏組成:

  • 大黃:清熱解毒、瀉下通便、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白蘞: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化腐生肌、斂瘡生肌。
  • 槐白皮: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殺蟲止癢。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
  • 天麻: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槐枝:清熱解毒、止血止瀉、止痢、活血化瘀。
  • 柳枝:清熱解毒、收斂止血、固澀止瀉。
  • 龜板:滋陰潛陽、益腎健骨、固經止血、養血補心。
  • 虎骨:強筋健骨、舒筋活絡、補腎壯陽、活絡止痛、續筋接骨、安神益智。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乳香: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
  •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
  • 砒霜:驅蟲殺蟲、清熱解毒、鎮驚安神。
  • 自然銅: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蟲止癢。
  • 輕粉:化腐生肌、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收斂止汗。
  • 牛黃:平肝息風、開竅、清熱解毒、解毒、止咳化痰、清熱瀉火、安神。
  • 鉛丹:清熱解毒、收斂止血、化腐生肌。

中藥方劑「至聖膏」功效:

可治療一切瘡癤腫毒,具有消炎止痛、化膿排毒、活血化瘀、生肌斂瘡的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至聖膏」組成複雜,成分眾多,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化膿排毒、活血化瘀、生肌斂瘡的功效,可治療一切瘡癤腫毒。

傳統服藥法


雞子黃。置銀石器內熬油,調胡粉敷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並遵醫囑服用。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抽搐經常疲勞想睡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至聖膏, 出處:《外科精要》卷下。 組成:雞子黃。 主治:湯火瘡。

至聖膏, 出處:《衛生總微》卷五。 組成:朱砂1分(水飛),天南星(臘月牛膽制)半兩,鐵粉1分(水研),蠍梢14個,續随子(去皮)49個,腦少許,麝少許。 主治:急驚發搐,手拳緊,多睡啼叫,煩熱膈實。

至聖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 組成:夜合花白皮半兩,蒴藋半兩,大黃半兩,當歸半兩,白斂半兩,槐白皮半兩,白芷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杏仁半兩,天麻半兩,川芎半兩,槐枝半兩,柳枝半兩,敗龜半兩,虎骨半兩,附子(去皮臍)半兩,乳香(細研)1兩,麝香(細研)2錢,砒霜(細研)半分,自然銅(細研)1分,膩粉(研)半分,牛黃(細研)2錢,定粉(研)半兩,鉛丹12兩,清油2斤半。 主治:一切瘡癤腫毒。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