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升麻六物湯」中含有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疏散風熱: 升麻性微寒,能疏散表邪,清熱解毒,對於外感風熱引起的發熱、頭痛、惡寒、無汗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 升陽舉陷: 升麻具有升陽舉陷的作用,可以提振陽氣,對於氣虛導致的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升麻與六物湯中的其他藥材互相配合,可以發揮更佳的療效,例如,黃芪補氣固表,當歸養血活血,白芍養血柔肝,甘草調和諸藥,共同達到疏風清熱、補氣升陽的目的。
升麻六物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梔子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熱毒壅盛而導致的發熱、口渴、咽痛、便祕等症狀。
2. 抑制升麻的燥熱之性: 升麻性微溫,具有解表發汗、升陽舉陷的功效,但同時也可能引起燥熱之弊。梔子可與升麻配伍,起到清熱解毒,抑制升麻燥熱的作用,使藥性更趨平和,避免過於燥熱傷陰。
升麻六物湯中加入大青葉,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升麻六物湯本身以升麻、柴胡、黃芩、白朮、甘草、當歸六味藥為主,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益氣養血之效。而大青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可以增強升麻六物湯的清熱解毒之效,並輔助其治療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症狀,如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吐血、衄血等。
因此,在升麻六物湯中加入大青葉,可使其藥效更加全面,更能針對病症進行治療。
升麻六物湯中加入杏仁,主要考量其宣肺止咳的功效。
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降氣平喘之效。升麻六物湯用於治療風寒外感,症見發熱惡寒、頭疼鼻塞、咳嗽痰白等。杏仁的加入,可以宣通肺氣,化痰止咳,配合升麻、柴胡等藥物,更能有效疏風解表,達到治療風寒外感的效果。此外,杏仁還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對於因風寒外感導致的胸悶氣促、大便不暢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升麻六物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瀉火: 升麻六物湯主治陽明經實熱證,表現為高熱、口渴、便祕等。黃芩味苦寒,入肺、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之效,可與升麻、柴胡等藥物協同作用,清泄陽明經實熱,改善發熱、口渴等症狀。
- 解毒消腫: 黃芩還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可以輔助升麻、柴胡等藥物清熱解毒,緩解炎症反應,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升麻六物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源自《醫學正傳》,主治「妊娠七月傷寒」伴隨重症熱毒症狀:
- 壯熱:高熱不退,屬陽明氣分熱盛或熱毒壅滯。
- 赤斑變黑:熱毒深入血分,由紅斑轉為紫黑,提示血熱瘀毒。
- 溺血:熱傷血絡,迫血妄行,涉及下焦熱熾。
- 口瘡赤爛:上焦火毒上炎,腐蝕黏膜。
妊娠婦女傷寒,熱毒內熾易損胎元,此方側重清熱解毒兼顧安胎,避免熱邪耗傷陰血。
方劑組成與治療邏輯
君藥:升麻(2兩)
- 清熱解毒:解陽明熱毒,尤擅透發斑疹。
- 升散鬱火:疏散風熱,透邪外達,防熱毒內陷。
臣藥:梔子仁(2兩)、黃芩(1兩半)
- 梔子仁:瀉三焦火熱,通利小便,導熱下行,治溺血。
- 黃芩:清上焦肺熱,瀉火止血,兼有安胎之效。
佐藥:大青(1兩半)、杏仁(1兩半)
- 大青:清熱涼血,解毒化斑,針對赤斑變黑。
- 杏仁:宣肺降氣,助肺氣宣發以散熱,兼潤腸通便。
使藥:蔥白
- 通陽解表:輕宣外邪,助升麻透發熱毒。
配伍特點
- 氣血兩清:升麻、大青透解血分毒熱;梔子、黃芩清氣分火。
- 上下分消:黃芩清上焦口瘡,梔子利下焦溺血,杏仁調節肺氣樞紐。
- 妊娠考量:避用峻烈藥,以清解為主,黃芼安胎,佐杏仁潤降防熱結。
潛在治療原理
此方通過「透熱解毒、涼血散瘀」雙向調節:
- 透發伏熱:升麻、蔥白開泄腠理,防熱毒內迫胎宮。
- 涼血保陰:大青、梔子護陰血,避免熱毒耗傷胎元。
- 臟腑並治:兼顧心肺(杏仁、黃芩)與三焦(梔子),阻斷熱毒傳變。
附註:《醫學正傳》加入甘草,可能取其調和藥性、緩急解毒之用,強化方劑的穩定性。
傳統服藥法
升麻2兩,梔子仁2兩,大青1兩半,杏仁(去皮尖)1兩半,黃芩1兩半。
上銼,如麻豆大。
每服5錢,水1盞半,加蔥白3莖,煎至1盞,去滓溫服。
《醫學正傳》有甘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升麻六物湯, 出處:《醫學入門》卷四。 組成:升麻1錢半,山梔1錢半,大青1錢,杏仁1錢,黃芩1錢,玄參1錢。 主治:陽厥應下反汗,致咽痛、口瘡、牙腫。
升麻六物湯, 出處:《活人書》卷十九。 組成:升麻2兩,梔子仁2兩,大青1兩半,杏仁(去皮尖)1兩半,黃芩1兩半。 主治:妊娠7月傷寒,壯熱,赤斑變黑、溺血,口瘡赤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