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病接骨膏

應病接骨膏

YING BING JIE GU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8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腎經 15%
脾經 15%
心經 10%
胃經 7%
肺經 7%
膀胱經 6%
大腸經 5%
心包經 2%
小腸經 1%
膽經 1%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應病接骨膏」中加入龍骨,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龍骨性寒,具有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引起的瘀血腫痛,龍骨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促進骨骼癒合:龍骨富含磷酸鈣,是骨骼生長的重要成分。它能補充骨骼營養,促進骨痂生長,加速骨骼癒合,有助於骨折患者的康復。

應病接骨膏中含有虎骨,主要原因如下:

  1. 傳統觀念:古籍記載虎骨具有「強筋壯骨」、「活血化瘀」等功效,被認為是治療骨折、跌打損傷的良藥。
  2. 藥理研究:現代研究表明,虎骨中含有骨膠原蛋白、軟骨素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止痛、促進骨骼修復作用。

然而,隨著老虎的瀕危狀態,虎骨的藥用價值已被重新評估。現今,應病接骨膏中應使用其他安全的替代品,例如鹿骨、牛骨等,以保護瀕危動物,同時確保藥效。

應病接骨膏中加入穿山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穿山甲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對於骨折造成的瘀血腫痛、經絡不通,穿山甲能起到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助於骨折的癒合。
  2. 消腫生肌,接骨續筋: 穿山甲還具有消腫生肌的作用,能促進骨折處的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幫助骨骼快速修復。

穿山甲的加入,可以配合其他藥材,發揮協同作用,促進骨折的癒合和康復。

「應病接骨膏」中加入「地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地龍性寒,味鹹,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骨折後,瘀血阻滯經絡,影響骨骼癒合,地龍可有效疏通瘀血,促進血液循環,為骨骼修復提供良好的血液供應。
  2. 消腫止痛:地龍亦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骨折後引起的疼痛和腫脹,幫助傷患減輕痛苦,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地龍在「應病接骨膏」中扮演著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重要角色,有助於骨折的康復。

應病接骨膏中加入狗脊,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腎強筋: 狗脊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之效。骨折患者常伴隨腎氣虛弱、筋骨無力,狗脊能補益腎氣,促進骨骼生長,加速骨折癒合。
  2. 活血化瘀: 狗脊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骨折部位的血液供應,加速組織修復,有助於骨折的癒合。

應病接骨膏中加入木鱉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活血化瘀:木鱉子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骨折後,瘀血阻滯,疼痛難忍,木鱉子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生肌接骨:木鱉子還具有一定生肌接骨之效。其能促進骨骼生長,修復受損組織,幫助骨折癒合。

因此,應病接骨膏中加入木鱉子,可以有效緩解骨折疼痛,促進骨折癒合,達到治療效果。

應病接骨膏中添加川牛膝,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川牛膝性溫,味苦,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消腫止痛的功效。骨折後,局部組織受損,瘀血阻滯,疼痛難忍,川牛膝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2. 強筋健骨,接骨續筋: 川牛膝具有補肝腎、強筋骨之效,能促進骨骼修復,加速骨折癒合。同時,川牛膝也能改善骨折部位周圍軟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肌肉組織再生,有助於恢復肢體功能。

應病接骨膏中包含烏頭,主要因其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烏頭含有多種生物鹼,尤其是烏頭鹼,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和緩解疼痛。在中醫理論中,接骨膏通常用於治療骨折、外傷及筋骨疼痛等情況,而烏頭正是有助於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藥材。

此外,烏頭還能增強局部的局部微循環,有利於促進損傷部位的癒合。在應病接骨膏的組閤中,烏頭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協同作用,增強療效,尤其在外傷急性期時,能有效減輕疼痛與腫脹,促進康復。然而,由於烏頭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需謹慎,且必須按照適當的劑量和配伍,以確保安全和有效性。因此,在設計此類方劑時,充分考慮其藥理特性和潛在風險,對臨牀運用至關重要。

應病接骨膏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消腫止痛: 半夏性寒,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消腫止痛、化痰止咳的功效。骨折後局部容易出現腫痛,半夏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有助於緩解骨折部位的疼痛和腫脹。
  2. 活血化瘀: 半夏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骨折癒合。

因此,應病接骨膏中加入半夏,可以起到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骨折的快速癒合。

應病接骨膏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散寒止痛: 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胃經,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嘔的作用。骨折後,局部易受寒邪侵襲,導致疼痛加劇。吳茱萸可溫經散寒,緩解疼痛,促進骨折癒合。
  2. 活血化瘀: 吳茱萸亦具活血化瘀之效。骨折後,局部組織損傷,瘀血凝滯,影響血液循環,不利於骨折癒合。吳茱萸可活血化瘀,促進血液流通,加速傷口修復。

應病接骨膏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肝腎,強筋骨: 山茱萸性溫,味酸甘,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健骨的功效。骨折後,患者常伴隨肝腎虧虛,筋骨失養的狀況,山茱萸可以補益肝腎,促進骨折癒合,並減輕疼痛。
  2. 收斂止血: 山茱萸還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可以促進傷口癒合,減少出血。骨折後常伴有創傷,山茱萸能幫助止血,減輕創傷帶來的痛苦,有利於骨折的修復。

總而言之,山茱萸在應病接骨膏中發揮著補益肝腎、強筋健骨、收斂止血的多重功效,促進骨折癒合,減輕患者痛苦。

應病接骨膏中包含細辛,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骨折後,局部氣血瘀滯,可導致疼痛、腫脹等症狀,細辛可溫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應病接骨膏中常配伍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等活血化瘀藥,細辛的溫經散寒作用可配合這些藥材,增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應病接骨膏中使用白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功效:

  1. 活血化瘀: 白芍具有舒筋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傷處瘀血消散,有利於骨骼癒合。
  2. 緩解疼痛: 白芍具有一定的鎮痛作用,可以緩解骨折或其他骨骼損傷帶來的疼痛,減輕患者痛苦,有助於患者安心休養。

白芍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發揮舒筋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助於骨折癒合,促進骨骼再生,達到接骨止痛的效果。

應病接骨膏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陽,強筋健骨: 肉蓯蓉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血,強筋健骨的功效。其可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骨折癒合,對骨折引起的腰膝痠軟、骨質疏鬆等症狀也有改善作用。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肉蓯蓉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可促進瘀血消散,減輕骨折部位的腫脹疼痛,加速骨骼癒合。

因此,應病接骨膏中加入肉蓯蓉,可有效促進骨折癒合,減輕骨折引起的各種症狀,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

應病接骨膏中加入花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止痛: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之效。對於骨折造成的瘀血腫痛,花椒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2. 溫經散寒:骨折後,局部易受寒邪侵襲,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加重疼痛。花椒能溫經散寒,驅散寒邪,有助於恢復氣血運行,促進骨折癒合。

應病接骨膏中加入乳香,主要是因為其具備以下功效: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等症狀,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加速骨骼癒合。
  2. 消腫止痛: 乳香能有效消腫止痛,緩解骨折部位的疼痛和腫脹,改善患者的痛苦,促進其康復。

因此,乳香在應病接骨膏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有效促進骨折癒合,減輕患者痛苦。

應病接骨膏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沒藥味苦辛,性溫,入肝、腎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的吸收,緩解骨折部位的腫痛。
  2. 生肌接骨:沒藥還具有生肌接骨的作用,能促進骨折部位的癒合,加速骨骼的修復,有助於骨折後的康復。

因此,應病接骨膏中加入沒藥,能有效地促進骨折癒合,減輕患者的痛苦,加快康復速度。

「應病接骨膏」中加入白芥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 白芥子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溫經散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骨折後,瘀血阻滯,經脈不通,白芥子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有助於骨折癒合。
  2. 消腫止痛: 白芥子能溫經散寒,解除寒邪凝滯,並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骨折後,局部腫痛,白芥子可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有助於骨骼恢復。

應病接骨膏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止痛之效。骨折後,局部易受風寒侵襲,導致疼痛加劇。防風可以驅散風寒,緩解疼痛,促進骨折癒合。
  2. 活血化瘀: 防風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骨折的修復,減少瘀血腫脹,加速骨骼癒合。

因此,防風在應病接骨膏中起著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有效地促進骨折的恢復。

應病接骨膏中加入自然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自然銅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骨折後常伴隨瘀血腫痛,自然銅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幫助骨折癒合。
  2. 收斂生肌,促進骨骼生長: 自然銅亦有收斂生肌的功效,可促進傷口癒合,加速骨骼再生。配合其他藥材,有助於骨折部位的癒合,恢復功能。

應病接骨膏中加入川楝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消腫止痛:川楝子苦寒,入肝膽經,具有消腫止痛、行氣止痛的功效。骨折後常伴隨疼痛腫脹,川楝子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促進骨骼癒合。
  2. 活血化瘀:川楝子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骨折部位的修復。骨折後瘀血阻滯,影響骨骼癒合,川楝子能有效改善瘀血狀態。

總之,川楝子在應病接骨膏中發揮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促進骨折癒合,減輕患者痛苦。

應病接骨膏中加入皁莢,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1. 活血化瘀:皁莢味苦、性寒,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骨折後,局部組織會出現瘀血腫痛,皁莢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2. 消腫生肌:皁莢還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生肌的作用。骨折後,傷口容易感染,皁莢可以抑制細菌生長,促進傷口癒合,加速骨骼修復。

因此,應病接骨膏中加入皁莢,可以有效地促進骨折癒合,減輕患者的痛苦。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應病接骨膏」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治「一切損傷,腫痛傷折」。古代醫家將其應用於各類外傷性損傷,尤其是骨折(傷折)、局部腫痛及軟組織挫傷(損傷)。其作用以「接骨續筋、消腫止痛」為核心,透過外敷形式直接作用於患處,促進骨痂形成、緩解疼痛並消散瘀血腫脹。

二、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接骨續筋、強健筋骨

  • 動物性藥材
    • 龍骨、虎脛骨、黑狗脊:傳統取「以骨補骨」之理,富含礦物質以促進骨骼癒合。
    • 烏魚骨(海螵蛸):含碳酸鈣,可收斂止血,輔助固定損傷部位。
    • 地龍、穿山甲(川山甲):活血通絡,穿透藥力至深層組織,助消散瘀滯。
  • 礦物藥
    • 自然銅(制):為接骨要藥,能刺激骨痂生長。

2. 溫經散寒、活血止痛

  • 川烏、草烏、澤烏頭:大辛大熱之品,驅除經絡寒濕,緩解劇痛。
    • 配伍牛膝、川椒:引藥下行,加強下肢損傷療效。
  • 細辛、防風:祛風散寒,解除局部肌肉痙攣。
  • 乳香、沒藥:活血化瘀,消腫生肌,為傷科止痛良藥。

3. 化痰散結、通絡消腫

  • 木鱉子、豬牙皂角:化痰散結,破除深部瘀血痰濕。
  • 白芥子、半夏:化經絡痰濕,減輕軟組織黏連腫脹。

4. 補益肝腎、固本培元

  • 山茱萸、肉蓯蓉:補肝腎、益精血,助筋骨修復。
  • 芍藥:養血柔肝,緩解疼痛。

5. 製劑特點與外用機理

  • 黃丹(鉛丹)與油膏基底:形成穩定貼敷劑型,緩釋藥效,兼具固定作用。
  • 槐枝攪拌:取其通絡之性,增強藥物流動性。
  • 「滴水成珠」:確保膏藥黏稠度適中,貼敷後能持久黏附患處。

三、綜論
本方以「攻補兼施」為框架,結合:

  1. 直接修復(自然銅、動物骨類)
  2. 對抗病理因素(散寒、化瘀、祛痰)
  3. 支持生理機能(補肝腎、養氣血)

諸藥協同,透過外敷使藥力直達病所,符合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理論,體現古代傷科「動靜結合、內外兼治」的智慧。

傳統服藥法


龍骨(緊者)1兩,虎脛骨1兩,烏魚骨1兩,川山甲(炙)1兩,地龍1兩,黑狗脊1兩,木鱉子(去皮)1兩,牛膝1兩,川烏頭1兩,澤烏頭1兩,草烏頭1兩,半夏1兩,吳茱萸1兩,山茱萸1兩,石茱萸1兩,細辛1兩,芍藥1兩,肉蓯蓉1兩,川椒1兩,乳香1兩,沒藥1兩,白芥子1兩,防風1兩,自然銅(制)1兩,川楝子1兩,豬牙皂角2兩(別研)。
除乳香、沒藥外,余味為極細末,用好油二斤,於文武火上鍋內一處同熬,槐枝不住手攪,煙起聞香才成,入黃丹半斤,並研細底乳香、沒藥細細熬,直至滴水不散成珠子,硬軟得所成也。傾在水盆中去火毒,旋撈出,放盛在瓷器內收貯。
量所折傷處骨節大小,用紙攤勻挾裹定,藥力盡自離,然後更用藥貼。30歲以上,不過2上,50歲以律下,不過3上,定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應病接骨膏,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八八引《煙霞聖效方》。 組成:龍骨(緊者)1兩,虎脛骨1兩,烏魚骨1兩,川山甲(炙)1兩,地龍1兩,黑狗脊1兩,木鱉子(去皮)1兩,牛膝1兩,川烏頭1兩,澤烏頭1兩,草烏頭1兩,半夏1兩,吳茱萸1兩,山茱萸1兩,石茱萸1兩,細辛1兩,芍藥1兩,肉蓯蓉1兩,川椒1兩,乳香1兩,沒藥1兩,白芥子1兩,防風1兩,自然銅(制)1兩,川楝子1兩,豬牙皂角2兩(别研)。 主治:一切損傷,腫痛傷折。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