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熟附子5分,乾薑5分,黃連5分,人參5分,五味子9粒,麥冬1錢,知母1錢,蔥3分,甘草3分,艾3分。
水2鐘,加生薑1片,大棗2個,煎之,臨服入童便3匙,頓冷服。
方劑組成解釋
益元湯由人參、黃耆、甘草、白朮、陳皮、當歸、川芎、升麻、桔梗、生薑等中藥組成。人參、黃耆、甘草具有補氣健脾的功效;白朮、陳皮具有健脾燥濕的功效;當歸、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升麻、桔梗具有升陽解表的功效;生薑具有發散風寒的功效。益元湯具有補氣健脾、升陽解表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痘疹、元氣虛弱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益元湯具有補氣健脾、升陽解表的功效,但是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脾胃虛弱、氣虛血瘀等症狀,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益元湯。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益元湯, 出處:《麻症集成》。 組成:川連、知母、洋參、北味、麥冬、黃芩。 主治:麻疹,面赤身熱,煩躁,飲水不入口。
益元湯, 出處:《慈幼新書》卷四。 組成:人參、黃耆、甘草、白朮、陳皮、當歸、川芎、升麻、桔梗、生薑。 主治:痘疹,元氣虛弱者。
益元湯, 出處:《玉案》卷二。 組成:當歸2錢,生地2錢,人參2錢,黃耆2錢,川芎1錢5分,白朮1錢5分,丹皮1錢5分。 主治:去血過多,痙。
益元湯, 出處:《傷寒六書》卷三。 組成:熟附子5分,乾薑5分,黃連5分,人參5分,五味子9粒,麥冬1錢,知母1錢,蔥3分,甘草3分,艾3分。 主治:傷寒身熱,頭疼全無,便作躁悶,面赤,飲水不得入口。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