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補地黃丸

NEI BU DI HUA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腎經 15%
心經 14%
脾經 13%
肺經 13%
胃經 7%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2%
肝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內補地黃丸 方劑組成與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內補地黃丸 」,主要成分是:生地黃,肉桂,防風,烏頭,川芎,桃仁,川牛膝,石斛,乾薑, 主治功效是:身體虛弱、消瘦無力,不思飲食,五臟六腑都很虛寒。

牛膝

牛膝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牛膝最突出的功效是強筋骨,尤其以懷牛膝為良品。牛膝活血化瘀,適用於瘀血閉阻引起的婦科疾病,如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後腹痛等。牛膝利水滲濕,利尿消腫,可治淋證、小便不利等症。牛膝活血止痛,能緩解頭痛、肌肉痛、經痛、關節痛等疼痛。牛膝通經,舒筋活絡,能緩解經痛。牛膝清熱利尿,能治肝陽上亢,眩暈,胃火上炎,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滋陰,有引火(血)下行之效,故可治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及胃火上炎之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活血止痛,適用於腰膝酸軟、筋骨疼痛、腎虛、肝血不足、月經不調、產後血虛等症。

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防風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防風是中醫常用的藥物之一,具有多種功效。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乾薑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肉桂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對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生地黃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石斛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肺、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可治療熱病傷津、口乾煩渴、胃陰不足、胃痛乾嘔、肺燥乾咳、虛熱不退、陰傷目暗、腰膝軟弱、氣血虛、乏力疲勞、腎精虧虛、腰膝酸軟、失眠多夢、遺精滑精等症狀。

桃仁

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其能改善經期不調、經血量少或過多、經期疼痛等病症,緩解腸燥、促進消化道分泌,加速腸道排放,促進呼吸道分泌物分泌,擴張呼吸道,降低咳嗽氣喘。桃仁常用於治療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癥積痞塊、跌打損傷、腸燥便祕、寒痰咳嗽、痰多無色且稀薄、咳嗽氣喘等病症。

烏頭

烏頭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烏頭性溫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活絡止痛之功,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

總結:

中藥方劑「 內補地黃丸 」,主要成分是:生地黃,肉桂,防風,烏頭,川芎,桃仁,川牛膝,石斛,乾薑, 主治功效是:身體虛弱、消瘦無力,不思飲食,五臟六腑都很虛寒。

傳統服藥法


熟乾地黃(焙)3分,桂(去粗皮)3分,防風(去叉)半兩,烏頭(炮裂,去皮臍)半兩,芎藭半兩,桃仁(湯浸,去皮尖,炒,別研)半兩,牛膝(酒浸,切,焙)半兩,石斛(去根)半兩,乾薑(炮裂)半兩。
上九味藥除桃仁外,搗羅為末,與桃仁相和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溫酒送下,空心、日午、夜臥服。

方劑組成解釋


內補地黃丸由生地黃、肉桂、防風、烏頭、川芎、桃仁、川牛膝、石斛、乾薑等中藥組成。生地黃具有滋陰補血、涼血止血的功效;肉桂具有溫經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防風具有祛風除濕、解表散寒的功效;烏頭具有祛風散寒、溫經止痛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川牛膝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絡的功效;石斛具有養陰生津、滋陰清熱的功效;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內補地黃丸具有滋陰補腎、溫經散寒的功效,適合虛勞瘦羸、不進食、臟腑虛冷等症狀。但陰虛火旺、口乾咽燥、小便短赤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貧血肺結核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

相同名稱方劑


內補地黃丸,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熟地、歸身、白芍、生地、玄參、知母、川柏、山藥、萸肉、甘杞子、淡蓯蓉。 主治:秋燥,燥在血脈,血虛生風證。

內補地黃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八。 組成:熟乾地黃(焙)3分,桂(去粗皮)3分,防風(去叉)半兩,烏頭(炮裂,去皮臍)半兩,川芎半兩,桃仁(湯浸,去皮尖,炒,别研)半兩,牛膝(酒浸,切,焙)半兩,石斛(去根)半兩,乾薑(炮裂)半兩。 主治:虛勞瘦羸,不進食,臟腑虛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