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豬肚

NIANG ZHU DU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9%
肺經 22%
心經 14%
胃經 14%
腎經 8%
大腸經 6%
肝經 4%
三焦經 2%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肝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釀豬肚」方劑中包含豬肚,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虛健脾: 豬肚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補虛止渴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體虛乏力等症狀,豬肚可以起到補益作用。
  2. 利水消腫: 豬肚富含膠原蛋白,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對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豬肚可以起到改善作用。

此外,豬肚作為食材,本身味美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因此常被用於滋補養生方劑中。

釀豬肚方劑中加入杏仁,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潤肺止咳: 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化痰之效。豬肚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可補虛損,健脾胃。二者合用,可增強止咳化痰之效,對於肺虛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能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

二、清熱解毒: 杏仁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對於一些因熱毒引起的咳嗽,如風熱咳嗽、燥熱咳嗽等,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釀豬肚」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血:豬肚性味甘平,具有健脾胃、補虛損的功效。人參則是大補元氣、生津止渴的藥材。兩者搭配,能起到補氣益血、增強體質的作用,特別適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人羣。
  2. 溫陽補虛:人參具有溫陽補虛的功效,能改善寒濕體質,促進氣血運行。而豬肚性味溫和,與人參的溫陽作用相輔相成,能溫補脾腎,改善虛寒體質,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釀豬肚」方劑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豬肚性溫,味甘,補中益氣,但亦可助濕生痰。茯苓搭配豬肚,可有效平衡豬肚的燥性,同時健脾利濕,避免濕邪停滯,造成脾胃虛弱。
  2. 補氣養血:茯苓兼具補氣功效,與豬肚共同作用,可益氣養血,改善氣血不足導致的疲乏、面色蒼白等症狀。

綜上所述,茯苓加入「釀豬肚」方劑中,不僅可協調豬肚的性味,更能健脾利濕,補氣養血,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釀豬肚」方劑中加入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消脹: 橘皮味辛,性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解鬱、化痰消脹之功效。豬肚性味甘平,善於補虛健脾,但亦易造成脾胃氣滯,釀製過程中,加入橘皮可有效理氣消脹,避免豬肚過於滋膩,助其消化吸收。
  2. 去腥增香: 橘皮的香氣能有效去除豬肚的腥味,增添其香味,提升口感。此外,橘皮亦具備一定的健脾胃作用,有助於改善豬肚的食用體驗。

「釀豬肚」方劑中加入乾薑,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 溫中散寒:豬肚性寒,若脾胃虛寒,食用後易引起腹痛、腹瀉等不適。乾薑性溫,能溫中散寒,助脾胃消化,使豬肚更容易被人體吸收,避免寒涼之氣損傷脾胃。

二、 去除腥味:豬肚本身帶有腥味,乾薑具有辛辣之性,能起到去腥增香的作用,使豬肚的味道更鮮美,更易入口。

總之,乾薑在「釀豬肚」方劑中起到溫中散寒、去腥增香的作用,讓食療更具功效,更利於人體吸收。

「釀豬肚」方劑中加入「蕪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積除脹:蕪荑性味苦寒,具有消積化滯、行氣止痛的功效。豬肚本性滋膩,容易積滯脾胃,而蕪荑可以幫助消解積食,緩解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2. 驅除寄生蟲:蕪荑還有殺蟲止癢的作用,可以驅除腸道寄生蟲,防止其滋生繁殖。豬肚在烹飪過程中,容易沾染寄生蟲,加入蕪荑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和驅蟲作用,保障食用的安全。

總之,在「釀豬肚」方劑中加入蕪荑,是為了更好地消積除脹、驅除寄生蟲,提升食療的效果和安全性。

「釀豬肚」方劑中加入胡椒,主要是因為胡椒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溫中散寒,助消化: 豬肚性寒,胡椒性溫,二者搭配可溫中散寒,有助於緩解因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同時,胡椒辛辣,可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助於食物消化吸收。
  2. 驅除寒濕,改善體質: 胡椒具有祛風散寒、溫經通絡的作用,對於因寒濕引起的關節疼痛、腰膝酸軟等症狀有緩解效果。而豬肚富含蛋白質,具有補益脾胃的功效,二者配合可增強體質,改善因寒濕體質引發的各種不適。

「釀豬肚」方劑中加入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補脾胃:大棗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豬肚本身性味甘平,與大棗相配,可增強其補脾益氣之功效,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慾不振、乏力等症狀。

2. 和中調和:大棗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脾胃的作用。豬肚性平,但部分藥材加入後可能偏寒或偏燥,大棗的加入可以起到中和藥性、使藥效更加協調的作用,避免藥性過於偏激而傷及脾胃。

「釀豬肚」方劑中加入糯米,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補益脾胃:糯米性溫和,味甘,有補益脾胃、固精止汗之效。豬肚性溫,味甘,亦有補中益氣、健脾胃之功效。兩者合用,可增強補益脾胃之效,有助於改善因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2. 滋陰潤燥:糯米含有豐富的澱粉,可以滋陰潤燥,緩解因燥熱引起的口乾舌燥、便祕等問題。豬肚亦有滋陰潤燥之效,兩者搭配,可提升滋陰潤燥的效果。

主治功效


釀豬肚,又稱「豬肚補中益氣湯」,為中醫常用方劑,主要用於治療五勞七傷、羸瘦虛乏等症。方中諸藥合用,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生津止渴、止瀉、固崩止帶、補虛損、止咳化痰、補血益氣等功效。

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大棗具有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糯米性溫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止瀉、健脾胃、解毒、補中益氣、溫裡溫中、止汗等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胡椒性溫,具有溫裡溫中、補陽、解毒、降氣、溫中散寒、下氣消痰等功效。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豬肚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生津止渴、止瀉、固崩止帶、補虛損、止咳化痰、補血益氣等功效。

諸藥合用,共奏補中益氣、健脾養胃之功。用於五勞七傷:指勞倦過度,損傷身體。羸瘦虛乏:身體瘦弱,體力不足。

傳統服藥法


饙豬肚1枚(淨洗,去脂),杏仁1兩(去皮尖,研),人參1兩(去蘆頭),白茯苓1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乾薑1分(炮裂),蕪荑1分,漢椒1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蒔蘿1分,胡椒1分,黃牛酥1兩,大棗21枚(去核,切),糯米5合(淘,看肚大小臨時加減)。
上為末。
每用藥1兩,入酥、棗、杏仁、米等分,相和令勻,入豬肚內,以麻線縫合,即於甑內蒸令熟,切作片。空心漸漸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氣健脾、益肺養胃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脾胃功能紊亂。

相關疾病


肺結核肥胖身體消瘦

相同名稱方劑


釀豬肚,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二引《食醫心鑑》。 組成:豬肚1枚(淨洗),人參(去蘆頭)4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瓤,切)4分,饙飯半升,豬脾1枚(淨洗,細切)。 主治:脾胃氣弱,不多下食。

釀豬肚, 出處:《聖惠》卷九十七。 組成:豬肚1枚(淨洗),白石英1兩(捶碎),生地黃1合(切),紫石英1兩(捶碎,與白石英同綿裹),川椒30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搗末),饙飯半兩,鹽少許,蔥白2莖(去須,切)。 主治:令人肥白,悅顔色。主治:虛損不足。

釀豬肚, 出處:《聖惠》卷九十七。 組成:饙豬肚1枚(淨洗,去脂),杏仁1兩(去皮尖,研),人參1兩(去蘆頭),白茯苓1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乾薑1分(炮裂),蕪荑1分,漢椒1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莳蘿1分,胡椒1分,黃牛酥1兩,大棗21枚(去核,切),糯米5合(淘,看肚大小臨時加減)。 主治:五勞七傷,羸瘦虛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