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通隘散

神仙通隘散

SHEN XIAN TONG A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31

熱/寒比例

極寒 (0.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肝經 14%
胃經 14%
脾經 11%
心經 9%
大腸經 9%
膀胱經 7%
腎經 4%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小腸經 2%
膽經 2%
肺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腎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仙通隘散」中加入硼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清熱解毒: 硼砂性寒,味甘鹹,具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
  2. 消腫止痛: 硼砂亦有消腫止痛之效,能抑制局部炎症,減輕疼痛。

因此,在「神仙通隘散」中加入硼砂,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以治療由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口腔、眼部等部位的疾病。

神仙通隘散方中含有「孩兒茶」,主要是基於其通便消積的功效。

孩兒茶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通便消積的功效。其通便作用主要體現在潤腸通便,可以緩解因積食、熱毒等引起的便祕。而消積作用則體現在消食化積,可以緩解因飲食不節、脾胃虛弱等導致的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因此,孩兒茶在神仙通隘散中起到通暢氣機、消解積滯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緩解因氣滯血瘀、積食停滯引起的各種病症。

神仙通隘散中加入蒲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蒲黃性味甘平,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疼痛,如經絡不通、血脈阻滯等,蒲黃能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從而緩解疼痛。

二、利尿消腫,通利水道: 蒲黃亦具利尿消腫、通利水道的功效。對於因水濕停留、小便不利等導致的腫脹,蒲黃能促進水液代謝,利尿消腫,解除水腫。

因此,神仙通隘散中加入蒲黃,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以及利尿消腫、通利水道的功效,對於治療相關病症具有重要作用。

神仙通隘散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 青黛性寒,味苦,入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方中若有熱毒壅盛,則青黛可清熱解毒,消散瘀滯,通利氣血。
  2. 涼血止血: 青黛能涼血止血,對於熱毒所致的出血,如吐血、衄血等,可起到止血止痛的作用。

總而言之,青黛在神仙通隘散中,主要發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神仙通隘散中包含芒硝,主要原因在於芒硝具有以下特性:

  1. 通便瀉下:芒硝性寒,味鹹,入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可有效緩解便祕,改善腸道蠕動,促進排泄。
  2. 消腫止痛:芒硝還能散瘀消腫,消炎止痛,對於腸道炎症、腹痛、積滯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神仙通隘散中加入芒硝,可以發揮其瀉下通便、消腫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腸道疾病的目的。

神仙通隘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收斂止血: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各種出血症,如鼻衄、崩漏、外傷出血等。神仙通隘散主治諸竅不通,而一些竅道出血是常見症狀,白礬的收斂止血作用可有效緩解此類情況。

2. 燥溼止癢:白礬還具有一定的燥溼止癢作用,可用於治療溼疹、皮癬等皮膚病。神仙通隘散中的白礬,可以幫助緩解因溼氣導致的瘙癢不適,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神仙通隘散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通淋: 滑石性寒滑利,入膀胱經,能利水通淋,清熱化濕,對於因濕熱蘊結膀胱,導致小便不利、淋痛、尿頻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清熱解毒: 滑石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清泄膀胱濕熱,對於濕熱蘊結膀胱所致的尿道感染、尿路結石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

因此,滑石在神仙通隘散中,扮演著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角色,有助於改善因濕熱阻滯膀胱所致的各種病症。

神仙通隘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瘀血阻滯所致的咽喉腫痛、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症,冰片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2. 開竅醒神: 冰片芳香走竄,能開竅醒神,對於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神仙通隘散中加入冰片,可以有效地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的功效,治療因熱毒、瘀血阻滯所致的咽喉腫痛、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症。

神仙通隘散中包含黃連,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寒,性善降,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之效。方中可能因病症伴隨熱邪內盛,或濕熱蘊結等,故以黃連清熱瀉火,以達到通利關竅、消炎止痛的目的。
  2. 解毒止痛: 黃連具解毒功效,可解熱毒、濕毒等,並能止痛。方中可能因病症伴隨毒素積聚,或疼痛難忍等,故以黃連解毒止痛,以緩解病症。

神仙通隘散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對於因濕熱蘊結於下焦,導致的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等症狀,黃柏可起到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
  2. 殺蟲止癢: 黃柏亦具殺蟲止癢之效,對於因濕熱所致的陰部瘙癢、陰囊濕疹等症,黃柏可起到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作用。

因此,神仙通隘散中加入黃柏,不僅能有效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泌尿系統疾病,還能兼顧止癢,達到整體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仙通隘散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出自《齊氏醫案》,主治咽喉腫痛、生瘡聲啞等急症,兼治虛勞聲嘶喉痛。古代醫家認為此證多因風熱上攻、痰火壅滯,或陰虛火炎所致,方中藥物配伍旨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斂瘡生肌,適用於實熱與虛熱夾雜之咽喉疾患,尤其強調「危急之甚」時使用,顯示其急救喉症的導向。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清熱解毒為主軸

  • 黃連、黃柏:苦寒直折火勢,清心肺與下焦熱毒,針對咽喉紅腫熱痛之本。
  • 青黛:涼血消斑,協同黃連清肝肺鬱火,對熱毒熾盛致咽喉潰瘡尤效。

2. 局部消腫止痛

  • 白硼砂、牙消(芒硝):軟堅散結,滲濕消腫,破除咽喉痰熱膠結之勢。
  • 片腦(冰片):辛香走竄,能透達黏膜深層,速止疼痛並開音聲。

3. 斂瘡生肌護黏膜

  • 孩兒茶:收濕斂瘡,促進黏膜修復,適用於潰瘍性咽喉病變。
  • 枯礬:燥濕收斂,固化痰涎,減少炎症滲出,輔助消腫。

4. 化痰通絡利音聲

  • 蒲黃:活血袪瘀,改善局部血滯,輔助消腫;古法亦用於聲嘶不語。
  • 白滑石(或潮腦):滑石利竅清濕熱,而《齊氏醫案》改「潮腦」(樟腦),加強局部麻醉與刺激黏膜分泌,緩解乾痛。

方劑配伍特色

  • 內外兼治:整體清熱(黃連、黃柏)與局部處理(冰片、硼砂)並重。
  • 動靜結合:冰片之散與枯礬之收,形成「開泄—固護」黏膜的動態平衡。
  • 虛實共濟:既可瀉實火(如硝、礬),又顧虛熱(如孩兒茶護陰斂瘡),故虛勞聲嘶亦可用。

此方展現中醫「急則治標」思維,透過外吹給藥直接作用患處,迅速緩解喉部腫痛閉塞之險症,其藥物選擇與劑型設計(散劑吹喉)均彰顯古代喉科用藥的精準性。

傳統服藥法


白硼砂2錢,孩兒茶1錢,蒲黃6分,青黛1錢,牙消6分,枯礬6分,白滑石1錢,片腦2分,黃連末5分,黃柏末5分。
上為細末。
吹喉中。
《齊氏醫案》無「白滑石」,有「潮腦」二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 本方有瀉火解毒的作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清熱解毒的作用,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扁桃腺炎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急性會厭炎骨質疏鬆症咽喉痛

相同名稱方劑


神仙通隘散, 出處:《夀世保元》卷六引賈蘭峰方。 組成:白硼砂2錢,孩兒茶1錢,蒲黃6分,青黛1錢,牙消6分,枯礬6分,白滑石1錢,片腦2分,黃連末5分,黃柏末5分。 主治:咽喉腫痛,生瘡聲啞,危急之甚,及虛勞聲嘶喉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