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宣壅丸中加入火麻仁,是基於其潤腸通便、消腫止痛的功效。
火麻仁性涼,味甘,歸脾、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利水消腫、止痛的功效。宣壅丸主要用於治療腸道積滯、腹痛、便祕等症,火麻仁可以潤滑腸道,促進排便,緩解便祕症狀。同時,火麻仁還可以利水消腫,對於因腸道積滯導致的腹部脹滿、疼痛也有緩解作用。因此,火麻仁在宣壅丸中起到潤腸通便、消腫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效果。
宣壅丸中包含鬱李仁,主要基於其潤腸通便、消積化滯的功效。鬱李仁性味甘平,入脾、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消食積、化癥結的功效。宣壅丸旨在治療痰濁壅塞、氣機不暢所致的胸悶、咳嗽、痰多、腹脹等症。鬱李仁可潤滑腸道,促進排便,並有助於消化積滯,解除腸胃阻塞,進而改善氣機運行,達到宣壅通暢的效果。
宣壅丸中加入橘皮,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作用:
- 理氣消積:橘皮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的功效。宣壅丸多用於治療胸膈痞滿、脘腹脹痛等症,橘皮的加入可以幫助疏通氣機,消除積滯,緩解胸腹不適。
- 降逆止嘔:橘皮還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因氣機鬱滯、胃氣上逆導致的嘔吐,橘皮能夠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宣壅丸中加入橘皮,不僅有助於理氣消積,更能幫助降逆止嘔,提高療效。
宣壅丸中包含羌活,其主要原因如下:
- 疏散風寒,通竅止痛: 羌活性溫,味辛,具有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的功效,可治療風寒阻絡引起的鼻塞、頭痛、肢體疼痛等症狀,宣壅丸主治鼻塞不通、頭昏腦脹,羌活能有效疏散風寒,改善鼻塞、頭痛等症狀。
- 宣通鼻竅,利氣開鬱: 羌活入肺經,能宣通鼻竅,利氣開鬱,對於風寒犯肺、鼻塞不通、氣鬱不舒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宣壅丸中加入羌活,可有效改善患者鼻塞、頭昏等症狀,使其通竅順氣,恢復正常。
宣壅丸中加入川芎,主要有兩大原因:
- 行氣止痛: 川芎味辛溫,性微寒,入肝經、心包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宣壅丸用於治療胸痺、心痛、氣滯血瘀等症,川芎可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緩解胸悶、心痛等症狀。
- 引藥入絡: 川芎氣味芳香,善於走竄,可以引導其他藥物深入血脈,提高藥效。宣壅丸中其他藥物如枳殼、薤白等,也具有行氣活血作用,川芎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將藥力引導到病竈部位,提高治療效果。
宣壅丸方中使用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行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肝經。其具有行氣止痛之效,能疏肝理氣,調和脾胃,緩解胸脘脹滿、疼痛等症狀。宣壅丸主治胸膈痞塞、脘腹脹滿、噯氣吞酸等症,木香能有效改善氣機阻滯,緩解疼痛不適。
二、燥濕化痰:木香還具有一定的燥濕化痰作用,能祛除痰濕,使氣機通暢。宣壅丸中常與其他化痰藥物配伍使用,共同達到宣通氣道、化解痰飲的效果。
宣壅丸中加入檳榔,主要是利用其破氣消積的功效。檳榔味辛、苦,性溫,入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消積、殺蟲止癢的功效。
對於宣壅丸所針對的證狀,如氣滯血瘀、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檳榔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 行氣消積:檳榔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消除積滯,緩解脘腹脹滿。
- 破氣降逆:檳榔能破除氣機阻滯,使氣機運行通暢,改善胸悶氣短等症狀。
因此,宣壅丸中加入檳榔,能夠有效地疏肝理氣、消積化瘀,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宣壅丸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宣壅丸主治「大便秘滯」,即因氣機壅塞、津液不布所致之便秘。其特點在於通便之餘,兼顧行氣、燥濕、疏風,適用於氣滯兼風濕郁阻、腸道失潤之證,而非單純津虧燥結。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麻子仁、鬱李仁
- 麻子仁:甘平質潤,滑利下行,善潤腸通便,《傷寒論》麻子仁丸即以其為君,治脾約便秘。
- 鬱李仁:辛散苦降,性專降泄,《本草衍義》謂其「通潤大腸」,兼能行氣除滿。
配伍意義:二仁相須,一潤一行,共奏潤腸通便之效,針對腸燥失潤之本。
2. 臣藥:陳橘皮、木香、檳榔
- 陳橘皮:苦辛溫,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本草綱目》稱其「治百病,總取其理氣燥濕之功」。
- 木香:辛行苦泄,善行脾胃氣滯,《日華子本草》言其「治心腹一切氣,膀胱冷痛,嘔逆反胃」。
- 檳榔:辛苦溫,破氣消積,「墜諸藥下行」(《本草備要》),導滯通腑。
配伍意義:三者協同,行氣破滯,疏通腸道氣機,治氣壅之標,助二仁通便之力。
3. 佐藥:羌活、川芎
- 羌活:辛散祛風,勝濕止痛,《珍珠囊》謂其「去諸骨節疼痛,風藥也」。
- 川芎:辛溫行散,活血行氣,「上行頭目,下行血海」(《本草匯言》)。
配伍意義:此二藥看似與便秘無關,實則針對風濕郁滯、氣血不暢所致之壅塞。羌活開表氣以宣肺(肺與大腸相表裡),川芎活血行氣,間接助腸道氣血暢通。此為「提壺揭蓋」之法,風藥調氣機,間接通腑。
4. 使藥:煉蜜
蜂蜜甘緩益氣,潤燥和藥,緩行藥力,防破氣傷正。
三、全方治療原理
宣壅丸以「潤下結合行氣,佐以風藥宣通」為核心:
- 潤腸通腑:麻、鬱二仁直接滋潤腸燥,軟化糞便。
- 行氣破滯:陳皮、木香、檳榔調理氣機,解除腸道「氣滯」之壅塞。
- 風藥升提:羌活、川芎宣通氣血,風藥輕揚開鬱,間接助腑氣下行,體現「欲降先升」之巧思。
適用證候:氣滯為主,兼風濕郁阻或津液不布之便秘,症見腹脹、排便不爽、或伴肢体困重者。
四、與類似方劑比較
- 不同於麻子仁丸(純潤腸泄熱),宣壅丸強調氣滯風郁,故增行氣、風藥。
- 異於六磨湯(純破氣通便),此方潤燥兼具,標本兼顧。
總結:宣壅丸之妙,在於「潤」與「行」並舉,兼「風藥調氣」,體現中醫「通腑不拘於下,治腸必調氣機」之整體觀。
傳統服藥法
麻子仁2兩(研為膏),鬱李仁(去皮)2兩(研為膏),陳橘皮1兩,羌活1兩,川芎1兩,木香1兩,檳榔2分。
上為細末,與麻子仁、鬱李仁膏同研,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30丸,熟水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宣壅丸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年老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宣壅丸, 出處:《雞峰》卷十三。 組成:麻子仁2兩(研爲膏),鬱李仁(去皮)2兩(研爲膏),陳橘皮1兩,羌活1兩,川芎1兩,木香1兩,檳榔2分。 主治:大便秘滯。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