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腎止嘔湯

WEN SHEN ZHI O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2%
肝經 20%
脾經 19%
胃經 14%
心經 10%
肺經 9%
小腸經 0%
膀胱經 0%
大腸經 0%
腎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溫腎止嘔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益精,滋陰填髓: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滋陰填髓之效。腎虛常表現為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嘔吐不止等症狀,熟地黃能補腎精,固腎氣,從根本上改善腎虛所致的嘔吐。
  2. 養血活血,化瘀止痛: 熟地黃具有養血活血之效,能改善因氣血不足、瘀血阻滯所致的嘔吐。對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或因瘀血阻滯所致的嘔吐,熟地黃能起到滋養氣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從而緩解嘔吐症狀。

溫腎止嘔湯中加入巴戟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止嘔: 巴戟天性溫,入腎經,具有溫腎壯陽、補腎固精之效。對於腎虛所致的嘔吐,具有溫補腎陽、止嘔的效果,可改善腎氣不足導致的脾胃虛弱、氣機不暢,進而止嘔。
  2. 補脾健胃: 巴戟天兼具補脾健胃之效,可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消化吸收,有利於減輕嘔吐症狀。

因此,溫腎止嘔湯中加入巴戟天,可通過溫腎壯陽、補腎固精、補脾健胃等作用,達到溫腎止嘔的效果。

溫腎止嘔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

  1. 補氣固本: 人參為補氣之聖藥,能增強脾胃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溫腎止嘔湯常用於腎氣虛弱、脾胃不和引起的嘔吐,人參可補益脾腎之氣,固本培元,從根本上改善嘔吐症狀。
  2. 扶正祛邪: 人參具有扶正固本、益氣生津的作用,可緩解因腎氣不足、脾胃虛弱導致的嘔吐。同時,人參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抵抗外邪侵襲,避免病情加重。

總之,溫腎止嘔湯中加入人參,是為了補益脾腎之氣,扶正祛邪,從根本上改善嘔吐症狀,提高治療效果。

溫腎止嘔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健脾益氣: 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腎虛脾弱,氣虛不運,則容易導致嘔吐。白朮能健脾益氣,使脾胃運化功能增強,有助於改善嘔吐症狀。
  2. 固本培元: 白朮能補氣固本,有助於改善腎虛的根本問題。腎虛會導致脾胃虛弱,而脾胃虛弱又會加重腎虛。白朮能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腎虛,從根本上解決嘔吐症狀。

溫腎止嘔湯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腎固精,止嘔降逆:山茱萸性溫,味酸甘,入肝腎經。其具有溫腎固精的功效,能補益腎陽,固攝精氣,對於腎陽虛所致的嘔吐,有止嘔降逆的作用。
  2. 收斂固澀,止嘔止瀉:山茱萸酸收斂性強,能收斂止瀉,固澀止嘔。對於脾胃虛弱,腎氣不足,導致的嘔吐、洩瀉,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症狀。

因此,溫腎止嘔湯中加入山茱萸,可發揮溫腎固精、收斂固澀的功效,達到止嘔降逆的效果。

溫腎止嘔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原因如下:

  1. 溫中散寒,止嘔止瀉:乾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對於因寒邪侵襲脾胃,導致嘔吐、腹瀉的患者,乾薑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邪,達到止嘔止瀉的效果。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溫腎止嘔湯中其他藥材如肉桂、附子等均屬溫熱藥,加入乾薑可以協調藥性,防止燥熱傷津,並增強溫腎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提高整體療效。

溫腎止嘔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利濕,和胃止嘔: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溫腎止嘔湯主要針對腎虛所致的嘔吐,而茯苓可健脾利濕,使脾胃運化正常,減少嘔吐。
  2. 配伍增效:茯苓與方中其他藥材如山藥、白術等,共同作用於脾腎,達到益氣健脾、溫腎止嘔的效果。茯苓的利濕作用,可促進其他藥材的吸收和利用,增強其療效。

溫腎止嘔湯中加入白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止嘔:白荳蔻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嘔的作用。對於腎陽虛弱、脾胃寒凝引起的嘔吐,白荳蔻可溫腎散寒,止嘔止瀉,改善胃寒不適。
  2. 芳香開胃:白荳蔻氣味芳香,能開胃消食,增進食慾。對於因脾胃虛寒、飲食不消導致的嘔吐,白荳蔻可促進消化吸收,改善食慾不振,輔助止嘔。

溫腎止嘔湯中加入橘紅,主要是因為橘紅具有理氣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

理氣化痰: 橘紅能疏肝理氣,化痰止咳,有助於緩解因氣機不暢、痰濁阻滯所致的噁心嘔吐。

降逆止嘔: 橘紅能降氣止嘔,對於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症狀有緩解作用。

此外,橘紅還能清熱解表,配合其他藥材,起到綜合作用,提高溫腎止嘔湯的療效。

主治功效


溫腎止嘔湯

中藥方劑「溫腎止嘔湯」,主要成分是: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巴戟天: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山茱萸: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白荳蔻:溫暖脾胃陽氣、化濕、行氣止嘔。

  • 橘紅: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

主治功效:婦人產後,常常會感到噁心反胃,而且還時不時會吐出來。

每一個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白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暖脾胃陽氣、化濕、行氣止嘔之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橘紅:性溫味辛,歸肺、脾二經,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

  •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

  •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 巴戟天: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溫腎止嘔湯」,主要由熟地黃、巴戟天、人參、白朮、山茱萸、乾薑、茯苓、白荳蔻、橘紅組成。具有補氣、補腎、健脾、止嘔等功效。適用於婦人產後噁心嘔吐。

傳統服藥法


熟地5錢(9蒸),巴戟1兩(鹽水浸),人參3錢,白朮1兩(上炒),山萸5錢(蒸,去核),炮薑1錢,茯苓2錢(去皮),白蔻1粒(研),橘紅5分(薑汁洗)。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有胃熱、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溫腎止嘔湯, 出處:《傅青主女科》卷下。 組成:熟地5錢(9蒸),巴戟1兩(鹽水浸),人參3錢,白朮1兩(上炒),山萸5錢(蒸,去核),炮薑1錢,茯苓2錢(去皮),白蔻1粒(研),橘紅5分(薑汁洗)。 主治:婦人産後惡心欲嘔,時而作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