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腎止嘔湯

WEN SHEN ZHI O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2%
肝經 20%
脾經 19%
胃經 14%
心經 10%
肺經 9%
小腸經 0%
膀胱經 0%
大腸經 0%
腎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溫腎止嘔湯

中藥方劑「溫腎止嘔湯」,主要成分是: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巴戟天: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山茱萸: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白荳蔻:溫暖脾胃陽氣、化濕、行氣止嘔。

  • 橘紅: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

主治功效:婦人產後,常常會感到噁心反胃,而且還時不時會吐出來。

每一個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白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暖脾胃陽氣、化濕、行氣止嘔之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橘紅:性溫味辛,歸肺、脾二經,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

  •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

  •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 巴戟天: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溫腎止嘔湯」,主要由熟地黃、巴戟天、人參、白朮、山茱萸、乾薑、茯苓、白荳蔻、橘紅組成。具有補氣、補腎、健脾、止嘔等功效。適用於婦人產後噁心嘔吐。

傳統服藥法


熟地5錢(9蒸),巴戟1兩(鹽水浸),人參3錢,白朮1兩(上炒),山萸5錢(蒸,去核),炮薑1錢,茯苓2錢(去皮),白蔻1粒(研),橘紅5分(薑汁洗)。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 熟地黃:補益腎陰,滋養肝血。
  • 巴戟天:補腎助陽,強筋壯骨。
  • 人參:大補元氣,復脈固脫。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 山茱萸:補益肝腎,固精縮尿。
  • 乾薑:溫中散寒,止嘔止痛。
  •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益氣。
  • 白荳蔻:行氣開胃,止嘔止呃。
  • 橘紅:理氣和胃,化痰止嘔。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有胃熱、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溫腎止嘔湯, 出處:《傅青主女科》卷下。 組成:熟地5錢(9蒸),巴戟1兩(鹽水浸),人參3錢,白朮1兩(上炒),山萸5錢(蒸,去核),炮薑1錢,茯苓2錢(去皮),白蔻1粒(研),橘紅5分(薑汁洗)。 主治:婦人産後惡心欲嘔,時而作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