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金湯

養金湯

YANG JI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1

熱/寒比例

(0.3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5%
胃經 15%
心經 15%
腎經 10%
脾經 10%
肝經 10%
大腸經 5%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養金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降火: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生津的功效。養金湯常用於治療肺熱燥咳、陰虛火旺等症,而生地黃可以滋陰降火,緩解肺熱,促進津液生成,起到潤燥止咳的作用。
  2. 補益腎陰: 生地黃同時也具有補益腎陰的功效。腎陰虛常表現為五心煩熱、口燥咽乾、腰膝酸軟等症狀,養金湯中加入生地黃,可以滋補腎陰,緩解這些症狀,增強機體抵抗力。

總之,生地黃在養金湯中發揮着滋陰降火、補益腎陰的雙重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養金湯中加入阿膠,乃因其補血滋陰之效,可有效改善氣血不足、陰虛火旺等病症。阿膠為驢皮製成,性溫味甘,入肺、肝、腎經,具有補血養血、滋陰潤燥、止血安胎之功效。

養金湯多用於治療氣血虧虛、陰虛火旺所致的咳嗽、咯血、盜汗、心悸、失眠等症。阿膠可滋陰養血,緩解陰虛火旺,同時也能補血,改善氣血不足,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養金湯方劑中加入杏仁,主要是基於其潤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

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化痰、宣肺平喘的功效。在養金湯中,杏仁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的效果。此外,杏仁還可與其他藥材相互作用,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因此,養金湯方劑中加入杏仁,是根據其藥性與方劑的組成,以及治療目的而決定的,有效地發揮了其潤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

養金湯中加入知母,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知母性寒,味苦,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之功效。養金湯為滋陰清熱方,知母可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清解肺熱、腎熱,緩解燥熱症狀。
  2. 滋陰降火:知母還具有滋陰降火之效,可改善因熱邪傷陰導致的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養金湯以滋陰降火為主,知母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滋陰效果,使藥效更趨完善。

總之,知母的加入不僅能清熱瀉火,更能滋陰降火,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使養金湯的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養金湯中加入沙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養陰生津:沙參性涼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功效。養金湯主要針對肺腎陰虛所致的燥咳、虛熱等症狀,沙參的滋陰作用可以緩解肺燥,促進津液生成,有助於緩解咳嗽、口乾舌燥等症狀。
  2. 補虛益氣,健脾養胃:沙參亦有補虛益氣的作用,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緩解氣虛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養金湯中常配伍其他補氣藥物,沙參的加入可增強補氣效果,使藥效更全面。

養金湯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基於其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養胃生津、降火止咳的功效。養金湯主要用於治療陰虛肺燥,乾咳少痰,或兼有口乾咽燥、心煩失眠等症。麥門冬在方中可以滋陰潤肺,緩解肺燥,並能養胃生津,緩解口乾咽燥,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陰虛肺燥的目的。

養金湯中包含桑白皮,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肺降火、止咳化痰的功效。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能清熱解毒,宣肺止咳,利水消腫。

對於肺熱咳嗽、痰多粘稠、咽喉腫痛等症狀,桑白皮可以有效地清熱解毒,宣肺止咳,使痰液易於咳出。此外,桑白皮還可利水消腫,對於肺氣壅滯導致的胸悶氣喘也有輔助作用。因此,桑白皮在養金湯中起到清肺降火、止咳化痰的重要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養金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喉燥痛,水涸火炎,肺金受克」,屬中醫「肺陰虧虛,虛火上炎」之證候。其病機核心為:

  1. 肺陰耗傷:肺屬金,需津液濡養。陰虛則喉失滋潤,故見燥痛。
  2. 虛火灼喉:陰虛生內熱,虛火循肺經上擾咽喉,加重乾燥疼痛。
  3. 水涸火炎:腎水不足(「水涸」)未能上濟肺金,致肺陰更虛,火勢更熾,形成惡性循環。

此證常見於久咳、多言耗氣傷津,或外感燥邪後期,陰液未復者,特徵為咽喉乾痛反覆發作、痰少黏稠難咯、舌紅少苔。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滋陰潤肺、清降虛火」為法,藥物配伍層次如下:

  1. 滋陰潤燥為君

    • 生地:甘寒質潤,滋腎水以潤肺金,針對「水涸」根本。
    • 沙參、麥冬:專補肺胃之陰,生津止渴,直接緩解喉燥。
  2. 清火止咳為臣

    • 知母:清肺熱且滋陰,瀉火不傷陰,擅長處理陰虛火旺。
    • 桑白皮(蜜炙):甘潤減其寒性,瀉肺火兼潤燥,治標止咳。
  3. 養血止血為佐

    • 阿膠:補血養陰,潤肺止血,適合陰虛兼有燥咳痰中帶血者。
  4. 宣肺降氣為使

    • 杏仁:苦溫質潤,宣降肺氣,助津液布散,兼能止咳化痰。

配伍特點

  • 金水相生:生地滋腎,沙參、麥冬潤肺,通過補腎水以濟肺金。
  • 標本兼顧:滋陰治本(生地、麥冬),清火治標(知母、桑皮),佐以杏仁調暢氣機,防滋膩礙脾。
  • 潤中兼通:杏仁宣肺,使全方滋而不滯,符合「肺喜潤惡燥亦惡壅」之性。

此方展現中醫「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的治則,通過充實陰液以平和虛火,適用於陰虛喉痹之虛證,非外感實火所致者。

傳統服藥法


生地、阿膠、杏仁、知母、沙參、麥冬、桑皮蜜。
水煎服。
忌辛熱收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妊娠瘖啞

相同名稱方劑


養金湯,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 組成:生地、阿膠、杏仁、知母、沙參、麥冬、桑皮蜜。 主治:喉燥痛,水涸火炎,肺金受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