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麒麟竭散中加入赤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化濕: 赤茯苓性平味甘,入脾經,具有健脾化濕、利水消腫之效。麒麟竭散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傷等,而這些病症往往伴隨瘀血腫痛、濕氣停滯。赤茯苓可健脾化濕,促進水液代謝,減少局部腫脹,有利於傷口癒合。
- 化瘀止痛: 赤茯苓還具有化瘀止痛的功效。跌打損傷、骨折筋傷等常伴隨瘀血疼痛。赤茯苓能活血化瘀,消散瘀血,減輕疼痛,輔助麒麟竭散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麒麟竭散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在於茯苓的利水滲濕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能利水滲濕、健脾寧心。麒麟竭散旨在活血止痛、消腫生肌,而茯苓的利水滲濕作用有助於排除因跌打損傷或外傷所導致的瘀血、積液,促進組織修復,同時也能減輕疼痛,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療效。
麒麟竭散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止痛: 沒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與麒麟竭散中其他藥材如麒麟竭、乳香等,共同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
2. 促進癒合: 沒藥還有促進組織再生、加速傷口癒合的作用,與麒麟竭散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可幫助傷口迅速癒合,減輕疼痛,促進功能恢復。
麒麟竭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如下:
- 調和藥性: 麒麟竭性熱,甘草性甘平,兩者配伍可以緩和麒麟竭的燥熱之性,避免其對人體造成傷害,使藥性更平和,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解毒、抗炎、止痛等作用,與麒麟竭配伍,可以增強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提高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麒麟竭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癰疽毒瘡」,為古代外科瘡瘍要方,主要針對癰疽潰後久不癒合、瘡口深陷、血肉腐敗之症。其功能「合瘡口,長肌肉」,顯示其作用機理在於:
- 斂瘡生肌:促進瘡口癒合,促使新肉生長。
- 化腐拔毒:針對瘡毒未淨、腐肉未脫之症,兼具清餘毒與生新之效。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麒麟竭(血竭)
- 藥性:味甘鹹,性平,入心、肝經。
- 作用:為方中君藥,炒後紫色增強活血散瘀之效,專攻「斂瘡生肌」。其性黏澀,能封閉瘡口,促進組織修復;兼能止血定痛,適用於瘡瘍潰後滲血不止。
2. 生人骨(人牙燒灰)
- 藥性:味鹹,性寒,入腎經。
- 作用:古人認為「齒為骨之餘」,燒灰後取其鹹寒之性,能「降火解毒」。此處用法暗含「以骨補骨」之思維(瘡口深陷傷及筋骨),借其礦物質成分吸附瘡膿,兼收斂之效。
3. 古銅末
- 藥性:味辛澀,性微寒。
- 作用:銅綠能「殺蟲解毒」,抑制瘡面腐敗;其收澀特性可助血竭斂瘡,且金屬粉末可能形成物理性屏障,減少外邪侵襲。
4. 鴿糞(左盤龍)
- 藥性:味辛,性溫,有小毒。
- 作用:乾燥後為末,辛溫行散,能「化腐排膿」。鴿糞含尿素、尿酸等成分,具輕度腐蝕性,可刺激瘡口周邊組織,促進代謝與肉芽增生。
配伍邏輯與整體原理
- 攻補兼施:血竭生肌、人骨固本為「補」,銅末解毒、鴿糞化腐為「攻」,形成「祛腐生新」循環。
- 物理與藥理結合:銅末與人骨灰質地細膩,能填塞瘡口;鴿糞與血竭黏附性強,形成藥膜保護創面。
- 煆燒增效:人骨燒灰後鹹寒降火,血竭炒紫增強活血,均透過炮製改變藥性,專注於瘡瘍後期修復。
應用特點
此方設計呼應古代「煨膿長肉」理論,先輕度刺激瘡口(鴿糞、銅末)清除餘毒,再以血竭、人骨灰滋養基底,符合「腐去新生」之外科辨證。外用「紙纖子」導藥深入,亦顯示古人對深部創面處理的精細手法。
傳統服藥法
麒麟竭1兩(炒令紫色),生人骨(即人牙)1兩(燒灰),古銅末3分,鴿糞1合(乾,為末)。
合瘡口,長肌肉。
上為細末。
貼之;如瘡口深,作紙纖子,引散入瘡口裡面,候肉生,即合瘡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不宜與其他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藥同時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麒麟竭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 組成:麒麟竭1分,蒲黃3分。 主治:産後血邪攻心,恍惚如狂。
麒麟竭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一。 組成:麒麟竭半兩,坐挐草3兩,黃柏半兩。 主治:虛勞陰濕生瘡。
麒麟竭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三五。 組成:麒麟竭1分,阿魏(面煨,面熟爲度)1分,桂心半兩。 主治:婦人血氣攻刺,小腹痛不可忍。
麒麟竭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 組成:麒麟竭2兩,沒藥1兩,木香1兩,代赭半兩,麝香半兩(細研)。 主治:下惡血。主治:産後惡血衝心痛,氣欲絕。
麒麟竭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一。 組成:麒麟竭半兩,芫花半兩(醋拌,炒令乾),延胡索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消石半兩。 主治:産後惡血攻刺,小腹疼痛。
麒麟竭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八四。 組成:麒麟竭(研)1兩,赤茯苓(爲末)1兩,白茯苓(爲末)1兩,沒藥(研)1兩,甘草節(捶碎)1兩,老天蘿子1個(連皮切碎,新者2個)。 主治:癰疽毒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