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制杏仁
FA ZHI XING RE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86)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法制杏仁中包含杏仁,是因杏仁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需要經過炮製處理以降低其毒性,提高其藥效。
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經水解後會產生氫氰酸,具有毒性。法制杏仁以水煮、炒等方法,將苦杏仁苷分解,降低其毒性,同時也改變了杏仁的性味和功效。
經過炮製的杏仁,其毒性降低,藥效提升,更適合應用於臨牀治療。
法制杏仁的組成中,包含百藥煎,主要原因如下:
1. 增強藥效:百藥煎本身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功效,與法制杏仁的潤肺止咳、宣肺降氣功效相輔相成,可增強法制杏仁的療效,更好地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2. 降低毒性:杏仁性苦寒,含有苦杏仁苷,具有毒性。百藥煎中藥材,如甘草、麥冬等,具有解毒作用,可降低杏仁的毒性,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法制杏仁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緩解杏仁苦寒之性: 杏仁性味苦寒,入肺經,具有止咳化痰、潤腸通便之效。但其寒性較強,容易損傷脾胃。甘草性味甘溫,入脾經,具有補脾益氣、緩解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甘草與杏仁搭配,可減緩杏仁的寒性,保護脾胃,使藥物更易於服用。
二、增強藥效: 甘草與杏仁搭配,可增強杏仁的止咳化痰作用。甘草具有調和藥性的作用,可使杏仁的藥效發揮得更加充分,達到更好的療效。
法制杏仁方劑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杏仁毒性:杏仁性苦寒,有毒,單用易傷脾胃。烏梅味酸甘,入肝脾經,能收斂生津,解毒化痰。加入烏梅,可緩解杏仁的毒性,減少其對脾胃的損傷。
2. 增強止咳化痰效果:烏梅能收斂肺氣,止咳化痰。與杏仁相配,可加強止咳化痰的效果,並能潤肺生津,提高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法制杏仁》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肺火咳嗽,痰涎壅盛,咽乾口渴」,其病機為肺熱壅盛,灼津成痰,導致咳喘痰稠、咽喉乾燥。杏仁為核心藥材,經童便浸製後,增強清肺降火、潤燥化痰之效,搭配薄荷湯及蜜調服,更助清熱生津、宣肺止咳。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杏仁(去皮尖)
- 性味苦辛微溫,主入肺經,傳統用於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 去皮尖可減低毒性(苦杏仁苷分解之氫氰酸),保留宣肺化痰之功。
童便浸製
- 童便(童子尿)古法認為具「降火滋陰」之性,能引熱下行。
- 浸製半月並頻繁換液,旨在以鹹寒之性抑制杏仁溫燥,轉化為清潤肺火之效,同時分解殘留毒性。
薄荷湯送服
- 薄荷辛涼,助杏仁宣散肺熱,利咽透表,針對咳嗽兼咽喉不適。
蜂蜜調服
- 蜂蜜甘潤,既能矯味,又可潤肺止渴,緩解咽乾,協同杏仁潤燥化痰。
三、綜合機理推論
此方透過「清熱—潤燥—化痰」三步作用:
- 清肺火:童便製杏仁+薄荷,瀉肺中實熱。
- 潤肺燥:蜂蜜滋養,緩解熱傷津液之渴。
- 化頑痰:杏仁脂質與童便浸製後,痰濁得化,咳嗽自平。
附:劑量設計思考
「半斤杏仁製為細末,每服棗大」意味藥性緩和,適合痰熱輕中度者,強調「數劑痊癒」反映其針對急性肺火咳嗽的短期調理特性。
傳統服藥法
杏仁半斤(去皮尖)。
童便浸,一日一換,夏一日三換,浸半月,控洗焙乾,研極細末。
每服1棗大,薄荷湯點蜜,食後調服,數劑痊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潤肺止咳、化痰生津的功效,適合肺火咳嗽、痰涎壅盛、咽乾口渴等症患者服用。但本方含有杏仁,杏仁性溫,有滑腸作用,因此孕婦、小孩、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法制杏仁, 出處:《醫部全錄》卷二四六引劉河間方。 組成:杏仁半斤(去皮尖)。 主治:一切氣嗽。
法制杏仁,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杏仁(去皮)384兩,百藥煎32兩,甘草256兩,烏梅64兩,黑礬3兩。 主治:清肺化痰,止嗽生津。主治:肺火咳嗽,痰涎壅盛,咽乾口渴。
法制杏仁, 出處:《遵生八箋》卷十三。 組成:闆杏1斤(滾灰水焯過,曬乾,麸炒熟,煉蜜拌杏仁勻,用下藥末拌),茴香(炒)2錢,人參2錢,縮砂仁2錢,粉草3錢,陳皮3錢,白豆蔻3錢,木香3錢。 主治:肺氣咳嗽,止氣喘促,腹脾不通,心腹煩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