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丸

TAN XIA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胃經 19%
肺經 19%
心經 16%
肝經 10%
腎經 6%
大腸經 6%
膀胱經 2%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檀香丸中包含檀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 芳香開竅,醒神安神: 檀香氣味芬芳,具有開竅醒神、安神定志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神志不清、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能提升丸劑的整體功效。

二、 溫中止痛,行氣活血: 檀香具溫中止痛、行氣活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胃痛等症狀。在方劑中,檀香可與其他溫裏止痛、行氣活血的藥材相配合,增強藥效。

檀香丸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的功效。檀香丸常用於治療肺燥咳嗽、痰少咽乾等症,杏仁的加入可增強其潤肺止咳效果,使藥效更加全面。
  2. 宣肺通竅:杏仁有宣肺通竅之效,可幫助痰液排出,促進氣血流通。檀香丸中加入杏仁,可有效緩解鼻塞、頭昏等症狀,使藥效更為顯著。

檀香丸中加入烏梅,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斂肺止咳: 烏梅性酸斂,可收斂肺氣,止咳化痰,配合檀香等藥物,能有效緩解肺氣不固、咳嗽氣喘等症狀。
  2. 生津止渴: 烏梅味酸,入肝經,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有助於緩解因燥熱引起的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狀,提升整體療效。

因此,烏梅在檀香丸方劑中起到斂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檀香丸中加入紫蘇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風解表,散寒止痛: 紫蘇葉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散邪的作用,可緩解因風寒外襲導致的頭痛、鼻塞、咳嗽等症狀。檀香丸多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腰膝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而紫蘇葉的加入,可增強其祛風散寒的效果,並促進藥效的發揮。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檀香丸中可能包含其他藥材,紫蘇葉的加入可以起到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例如,紫蘇葉可解魚腥味,若丸藥中含有魚腥草等藥材,紫蘇葉可以有效降低其異味,並提升藥效的吸收率。

檀香丸中包含茴香,主要原因如下:

  1. 溫中理氣: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效。檀香丸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氣滯血瘀等症,而茴香的溫中理氣作用可以幫助改善這些症狀,促進脾胃功能。
  2. 消食化積:茴香亦能消食化積,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痛等症狀也有輔助療效。配合檀香丸中的其他藥材,可促進消化吸收,緩解脾胃不適。

因此,茴香的加入可以增強檀香丸的溫中理氣、消食化積之功效,使其更加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檀香丸中包含百藥煎,主要原因如下:

  1. 相輔相成:百藥煎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主,而檀香丸則以溫補氣血、行氣止痛見長。兩者結合,可取長補短,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2. 針對病症:檀香丸常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而百藥煎則可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兩者合用,可更有效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因此,檀香丸中包含百藥煎,可有效提升藥效,更全面地治療相關病症。

檀香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檀香性寒,甘草性甘溫,兩者相配,能起到緩解寒性, 調和藥性,使藥效更溫和,不易損傷脾胃。
  2. 增強功效: 甘草具有解毒、抗炎、健脾等功效,與檀香配合,能夠增強其清熱解毒、止痛等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甘草作為中藥中的常用藥材,其調和藥性、增強功效的作用,在檀香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使藥效更加協調和有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檀香丸 」,以檀香、杏仁、烏梅、紫蘇葉、茴香、百藥煎、甘草等為主。檀香丸主治功效為胸口經常悶痛、心悸,非常恐懼,而且多遺忘,為心悸引發的各種症狀它皆可以減緩。

**檀香:**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活絡止痛、健脾胃等功效。可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緩解因寒引起的疼痛、腹痛、腹瀉等症狀。

**杏仁:**又名甜杏仁、苦杏仁,為薔薇科植物杏的種子,在中醫中常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杏仁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B羣、蛋白質等,為呼吸系統保健之品,可治咳嗽痰多;其含有的油脂具有潤滑腸道的作用,而苦味則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出糞便,常與柏子仁、郁李仁等同用,具有增強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腸燥便祕。

**烏梅:**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固澀收斂是指烏梅能收斂腸道,有助於治療腹瀉和便祕;驅蟲殺蟲是指烏梅具有驅蟲殺蟲的功效,常被用於蛔厥腹痛和嘔吐的治療;生津止渴是指烏梅有生津解渴的功效,可改善口渴煩躁的症狀;止咳平喘是指烏梅有斂肺止咳的功效,可治療咳嗽、哮喘等症狀;止血是指烏梅有止血功效,可治療便血、尿血、崩漏等出血症狀;止瀉是指烏梅能收斂腸道,減少腸道運動,有助於治療腹瀉;止嘔是指烏梅能止嘔,可緩解口乾舌燥、喉嚨痛等症狀,亦可減少嘔吐。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茴香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噁心嘔吐、泄瀉腹痛、寒疝腹痛、睾丸偏墜、少腹冷痛、陽痿、早洩、遺精、肝氣鬱滯、脅肋疼痛、腰痛、小腸氣等症。

**百藥煎:**具有清熱解毒、解毒消瘡、祛風化濕、活血通絡、止血、止瀉的功效。適用於治療濕熱瘡瘍、毒瘡瘡毒、水火燙傷、蛇蟲咬傷、風濕痹痛、月經不調、崩漏帶下、氣滯血瘀、跌打損傷等症狀。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總結:檀香丸由檀香、杏仁、烏梅、紫蘇葉、茴香、百藥煎、甘草等中藥組成,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活絡止痛、健脾胃、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驅蟲殺蟲、固澀收斂、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臨牀上,檀香丸常被用於治療胸口經常悶痛、心悸,非常恐懼,而且多遺忘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檀香末1錢,杏仁(去皮)2錢半,烏梅肉2兩,紫蘇葉1兩,茴香3錢半,百藥煎2錢半,甘草1兩半。解暑毒。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非時含化。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檀香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三。 組成:檀香3兩,菖蒲1兩,犀角(鎊)1兩,天竺黃(研)1兩,生乾地黃(焙)1兩,蘇合香油1兩,桂(去粗皮)3兩半,甘草(炙)3兩半,白茯苓(去黑皮)3兩半,人參1兩半,遠志(去心)1兩半,麥門冬(去心)1兩半。 主治:心常忪悸,恐懼多忘。

檀香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一七引《十便良方》。 組成: 檀香丸(《普濟方》卷一一七引《十便良方》。)出處:《普濟方》卷一一七引《十便良方》。別名:含化丸組成:檀香末1錢,杏仁(去皮)2錢半,烏梅肉2兩,紫蘇葉1兩,茴香3錢半,百藥煎2錢半,甘草1兩半。主治:解暑毒。 。 主治:解暑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