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犀半夏丸

生犀半夏丸

SHENG XI BAN XI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3.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脾經 21%
心經 14%
腎經 14%
胃經 13%
膀胱經 7%
肝經 7%
肺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生犀半夏丸方劑中包含半夏,主要原因有二:

  1. 燥濕化痰: 半夏味辛性溫,入肺脾經,具燥濕化痰之效。此方主治風寒濕痰阻肺,症見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半夏可有效化解痰濕,暢通氣道。
  2. 降逆止嘔: 半夏還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緩解濕痰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生犀半夏丸中,犀角清熱解毒,半夏則配合降逆止嘔,共同達到清熱化痰、止嘔止咳的效果。

生犀半夏丸為一傳統中醫方劑,其配方精妙,旨在清熱解毒、化痰開竅。方中含有多種藥材,其中神麴的應用尤為獨特。神麴,又稱作六神麴,是由多種中藥與麴麥混合發酵而成,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在生犀半夏丸中,神麴扮演著調理脾胃、增強消化吸收功能的角色,並能輔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效用。此外,神麴還具有消食化積的功效,能促進食物的消化,防止因藥物過於寒涼而導致的脾胃虛弱。通過調和藥性,神麴使整個方劑更加圓融,確保治療過程順利進行,從而達到預期的療效。在傳統中醫學中,神麴被視為調和脾胃、增進藥效的重要成分,其在生犀半夏丸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綜合調理的治療原則。

生犀半夏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生犀半夏丸以治痰熱內阻、神志不清爲主,而茯苓可健脾利濕,助半夏、生薑等藥物化痰止咳,使痰液易於排出,從而改善神志不清的症狀。
  2. 和中調氣:茯苓能和中調氣,使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生犀半夏丸中包含犀角等辛寒之品,茯苓可將其寒性緩和,避免損傷脾胃,使藥力更加溫和,更易於被人體吸收,提高藥效。

生犀半夏丸為一傳統中藥方劑,其中包含桂枝這一成分,其選用自有深意。桂枝,性溫味辛甘,歸心、肺、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溫通經脈、助陽化氣之效。在生犀半夏丸中,桂枝的作用主要在於調節人體氣血,促進氣機流通,尤其對於寒邪入侵所致的各種症狀,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等,有著獨特療效。此外,桂枝與方中其他藥物如犀角、半夏等相互配合,能增強整個方劑的行氣活血、清熱解毒之力,共同達到治療目的。在中醫理論中,桂枝尚有「小建中湯」、「桂枝湯」等多種應用,可見其在中醫臨床中的重要地位。

以上信息仅为基于传统中医理论的一般性描述,具体应用时应遵医嘱。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生犀半夏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心肺冷熱不和,痰盛氣促咳嗽」,其核心病機為:

  1. 心肺失調:心屬火、肺屬金,火克金,若心肺氣機不調,則可能出現「冷熱不和」之證,表現為咳嗽、氣促、胸悶等。
  2. 痰盛氣逆:半夏、生薑配伍以化痰降逆,針對「痰盛氣促」之證,顯示痰濕壅滯,阻礙肺氣宣降。
  3. 寒熱夾雜:方中桂心性溫,生犀屑性寒,推測患者可能兼見寒熱錯雜之象,如痰黃黏而質稀,或咳痰清稀卻伴口乾等。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

1. 君藥:半夏(製曲)

  • 化痰降逆:半夏為燥濕化痰要藥,配合生薑製曲(生薑半夏曲),增強溫化痰飲、和胃止嘔之效,針對「痰盛氣促」之主證。
  • 調理氣機:生薑辛散,助半夏宣通肺氣,化解痰阻氣滯。

2. 臣藥:生犀屑

  • 清熱涼血:犀角(生犀屑)性寒,能清心肺之熱,古代用於「冷熱不和」中「熱」的層面,可能見痰熱擾心或咳痰黏滯。
  • 鎮驚解毒:犀角傳統認為可鎮心安神,若咳嗽伴煩躁不安,此藥可兼顧。

3. 佐藥:白茯苓、桂心

  • 茯苓:健脾滲濕,杜絕生痰之源,助半夏化痰之效,同時寧心安神。
  • 桂心:溫通心陽、散寒止咳,與生犀屑寒溫並用,調節「冷熱不和」;另能助陽化氣,促進痰濕代謝。

4. 使藥:生薑人參湯送服

  • 生薑:外散風寒、內化痰飲,加強全方止咳化痰之力。
  • 人參:補益肺脾之氣,扶正以助祛痰,防化痰藥傷正。

配伍邏輯與整體作用

此方以「化痰止咳為主,寒溫並調為輔」,通過以下路徑發揮作用:

  1. 直接化痰:半夏、生薑、茯苓組合,燥濕、溫化、滲濕並用,多途徑分解痰濕。
  2. 調節寒熱:生犀屑清熱,桂心溫陽,平衡心肺功能,改善「冷熱不和」。
  3. 理氣扶正:人參補氣,生薑散結,氣順則痰消,正氣足則咳自止。

適用於痰濕偏盛(痰白或黃黏)、咳嗽氣促、伴胸悶或輕微寒熱錯雜(如口乾卻畏寒)者,體現古代「標本兼治」的組方思維。

傳統服藥法


生犀屑半兩(入藥臼中搗為細末),半夏4兩(用生薑4兩去皮細切,同搗令爛,製作曲), 白茯苓(去皮)1兩, 桂心7錢半。
上為細末,以生薑自然汁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30丸,食後生薑、人參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咳血肺氣腫咳嗽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生犀半夏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八。 組成:生犀屑半兩(入藥臼中搗爲細末),半夏4兩(用生薑4兩去皮細切,同搗令爛,制作曲),白茯苓(去皮)1兩,桂心7錢半。 主治:心肺冷熱不和,痰盛氣促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