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玉壺湯

HAI ZAO YU H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偏寒 (0.8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肺經 16%
胃經 13%
心經 13%
肝經 13%
腎經 8%
膽經 8%
膀胱經 2%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心包經 2%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膽經
膀胱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海藻玉壺湯中包含海藻,主要原因有二:

  1. 消痰軟堅: 海藻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化瘀的功效。其富含碘元素,能促進甲狀腺激素分泌,有助於代謝異常物質,因此能有效化解痰飲積聚,並軟化堅硬的腫塊。
  2. 利水通淋: 海藻能利水通淋,消散水腫,對於因痰飲瘀阻引起的淋症,具有緩解作用。其與玉壺湯中其他藥材如海蛤、牡蠣等配合,可增強利水通淋的效果,促進體內濕熱排出。

海藻玉壺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化痰: 海藻玉壺湯以清熱利濕、化痰散結為主要功效,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能配合海藻、昆布等藥材,加強化痰作用,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2. 潤肺止咳: 川貝母入肺經,能潤肺止咳,尤其對於痰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能有效緩解不適。海藻玉壺湯主要針對痰熱壅盛導致的甲狀腺腫大、淋巴結腫大等症狀,加入川貝母可以改善患者伴隨的咳嗽、咽痛等症狀,提高療效。

海藻玉壺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化痰: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性溫能散寒,味辛能行氣,苦能燥濕,故有理氣化痰之效。海藻玉壺湯中,海藻、昆布等藥材性寒滑,容易導致寒凝氣滯,而陳皮能溫中止咳,散寒化痰,促進藥效發揮。
  2. 調和藥性:海藻玉壺湯以海藻、昆布為主,偏寒涼,容易傷脾胃。陳皮性溫,加入方中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於明顯,使藥物更易被人體接受,減少副作用。

海藻玉壺湯中包含昆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昆布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利水消腫、軟堅散結的功效。海藻玉壺湯常用於治療水腫、痰飲、瘰癧等症,昆布的利水作用有助於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症狀。
  2. 軟堅散結:昆布富含海藻多糖,具有軟堅散結的作用,可幫助消散結節、腫塊等病竈。海藻玉壺湯中加入昆布,可增強方劑的軟堅散結功效,促進病竈的消退。

海藻玉壺湯中加入青皮,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消癥: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消癥之效。海藻玉壺湯主要用於治療甲狀腺腫,而青皮有助於疏肝解鬱,促進氣血運行,改善甲狀腺腫脹,緩解疼痛。
  2. 配伍海藻,增強消散結塊作用: 海藻味鹹、寒,入肝、腎經,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之效。青皮與海藻相配,一寒一溫,寒溫相濟,既能消散結塊,又能活血化瘀,增強藥效。

海藻玉壺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對於海藻玉壺湯所治療的甲狀腺腫大、淋巴結腫大等疾病,可以幫助消散腫塊,減輕疼痛。
  2. 疏散風熱: 川芎還有疏散風熱的作用,可以緩解因風熱入侵所導致的頭昏、頭痛、眼花等症狀。在海藻玉壺湯中,川芎配合海藻、昆布等藥物,可以更好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海藻玉壺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海藻玉壺湯主要用於治療癭瘤,而癭瘤多因氣血瘀滯,痰凝結聚所致。當歸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促進癭瘤消散。
  2. 滋陰養血,潤燥滑腸: 當歸不僅活血化瘀,更能滋陰養血,潤燥滑腸。癭瘤患者常伴有氣血不足,津液虧損,導致症狀加重。當歸的滋陰養血作用可改善患者體質,增強抵抗力,配合海藻等藥物,共同達到化痰軟堅的效果。

海藻玉壺湯中包含半夏,主要是因為其燥濕化痰的功效。

海藻玉壺湯主要用於治療痰濕阻滯所致的甲狀腺腫大。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方中海藻、昆布、牡蠣等藥物清熱軟堅、化痰散結,而半夏則能助其燥濕化痰,消散痰濕,使藥力更有效地發揮,達到治療甲狀腺腫大的目的。此外,半夏還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以緩解痰濕阻滯所引起的噁心、嘔吐等症狀。

海藻玉壺湯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 連翹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配合海藻、昆布等藥物,共同達到清熱利咽、消腫散結的作用。

2. 疏散風熱: 連翹善於疏散風熱,對於因風熱上擾引起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能起到良好的緩解作用,配合玉壺湯的清熱解毒功效,更能有效改善咽喉部炎症。

海藻玉壺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海藻玉壺湯主治癭瘤,方中以海藻、昆布等寒涼藥物為主,容易寒涼傷胃。甘草性甘溫,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脾胃的作用,可以減少寒涼藥物對胃部的刺激,使藥性更加平和。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備解毒、抗炎、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可以輔助海藻、昆布等藥物,共同起到消散癭瘤、軟堅散結的作用,提升整體療效。

海藻玉壺湯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止痛: 獨活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本方以海藻、昆布等寒涼藥物為主,治療痰濕阻絡、筋脈不通之證,獨活的加入可溫和寒涼之性,並助於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2. 配合海藻等藥物: 海藻、昆布等藥物善於軟堅散結,獨活則可配合其疏通經絡,使藥力更易於到達病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海藻玉壺湯

方劑組成與功效

海藻玉壺湯出自多部中醫典籍,其組成略有差異,但基本藥材不變。綜合各家記載,海藻玉壺湯的常用組成如下:

  • 海藻、昆布:軟堅散結,消痰利水,為方中主藥,針對癭瘤之形。
  • 川貝母:清熱化痰,潤肺散結,助海藻、昆布消散痰凝。
  • 陳皮、青皮:理氣行滯,疏肝解鬱,使氣機暢達,有助於痰瘀消散。
  • 川芎、當歸:活血化瘀,養血和血,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滯。
  • 半夏:燥濕化痰,散結消痞,加強祛痰之力。
  • 連翹:清熱解毒,散結消腫,兼顧癭瘤之熱。
  • 獨活:祛風除濕,通絡止痛,引導藥力達病竈。
  • 甘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並有解毒之效。
  • 海帶:部分醫家加入,與海藻、昆布同功,加強軟堅散結之力。

方劑功效分析

海藻玉壺湯以軟堅散結、化痰除濕、活血化瘀、理氣行滯為主要功效。

  • 軟堅散結:海藻、昆布、川貝母等藥,針對癭瘤之形,具有軟化堅硬之物,消散結塊之功。
  • 化痰除濕:半夏、陳皮等藥,能燥化體內痰濕,痰濕去則癭瘤失其滋生之源。
  • 活血化瘀:川芎、當歸等藥,能活血通絡,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滯,使氣血暢通,則癭瘤自消。
  • 理氣行滯:青皮、陳皮等藥,能疏肝理氣,行氣導滯,使氣機暢達,氣行則痰消,血活,瘀散。

古籍觀點比較

各醫家對海藻玉壺湯的應用和理解略有不同:

  • 《驗方新編》/鮑相璈:認為本方適用於癭瘤初起,腫硬如石者。
  • 《本草簡要方》/張宗祥:將本方研末製成丸劑,外用治療偏墜小腸氣,並強調藥需新鮮配製。
  • 《瘍醫大全》/顧世澄、《外科大成》/祁坤:認為本方適用於癭瘤初起,元氣實者;若久病元氣虛,則需選用其他方劑。
  • 《外科正宗》/陳實功:總結五癭之名,認為本方通治癭瘤初起,元氣實者,並強調不可輕用針刀。
  • 《外科心法要訣》/祁宏源:將癭瘤分為氣、肉、石三類,認為石癭可用本方治療,並有自製丸劑和湯劑兩種用法。
  • 《吳氏醫方彙編》/吳杖仙:認為本方適用於癭瘤初起,不論腫硬、色澤,只要未破者均可服用,並強調忌口。
  • 《靈驗良方彙編》/田間來是庵: 詳述癭瘤的陰陽屬性及五種分類, 並指出本方適用於癭瘤初起,或腫或硬,或赤或不赤,但未破者。
  • 《外科備要》: 將癭瘤分為氣癭、石癭,認為石癭適用本方, 並強調不可輕用刀針。
  • 《瘍科捷徑》/楊成博: 認為本方為治療癭瘤的常用方,能散瘀活血。

治療原理

綜合以上觀點,海藻玉壺湯的治療原理可歸納為:

  1. 針對病因:癭瘤的形成多與痰濕、瘀血、氣滯等因素有關。本方通過化痰除濕、活血化瘀、理氣行滯,從根本上消除癭瘤形成的病理基礎。
  2. 直接消散:海藻、昆布等藥具有軟堅散結之功,能直接作用於癭瘤,使其逐漸軟化、消散。
  3. 調理臟腑:本方兼顧肝、脾、腎等臟腑,通過疏肝理氣、健脾化濕、補腎益精等作用,調整臟腑功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防止癭瘤復發。
  4. 辨證施治:雖然本方適用於多種癭瘤,但仍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施治。如元氣虛者,需配伍益氣扶正之品;若癭瘤伴有熱象,可酌加清熱解毒之藥。

總結

海藻玉壺湯是中醫治療癭瘤的經典方劑,具有軟堅散結、化痰除濕、活血化瘀、理氣行滯等多重功效。臨牀應用時,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施治,並注意飲食調養和情志舒暢,方能取得良好療效。此外,應強調癭瘤初起時及早治療,避免延誤病情,同時切勿輕易使用針刀,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傳統服藥法


海藻1錢,貝母1錢,陳皮1錢,昆布1錢,青皮1錢,川芎1錢,當歸1錢,半夏1錢,連翹1錢,甘草節1錢,獨活1錢,海帶5分。化痰軟堅,消散癭瘤。
上藥用水2鐘,煎至8分,量病上下食前後服之。
凡服此藥,先斷厚味、大葷,次宜絕欲虛心。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慎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結喉兩側部位的粗腫皮膚結節甲狀腺亢進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瘤(皮膚癌)多痰甲狀腺腫

相同名稱方劑


海藻玉壺湯, 出處:《外科正宗》卷二。 組成:海藻1錢,貝母1錢,陳皮1錢,崑布1錢,青皮1錢,川芎1錢,當歸1錢,半夏1錢,連翹1錢,甘草節1錢,獨活1錢,海帶5分。 主治:化痰軟堅,消散癭瘤。主治:癭瘤初起,或腫或硬,或赤不赤,但未破者。肝脾不調,氣滯痰凝。石癭,堅硬如石,推之不移,皮色不變。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