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腎雙治湯

GAN SHEN SHUANG ZH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肝經 17%
腎經 16%
心經 15%
肺經 14%
胃經 10%
脾經
肝經
腎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肝腎雙治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養血柔肝:白芍具有養血柔肝之效,能緩解肝氣鬱結、肝血不足所致的肝區疼痛、脅肋脹滿、月經不調等症狀。肝腎同源,養肝血亦有助於腎精的充盈,可促進肝腎功能的協調。
  2. 滋陰養血: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能滋陰養血,緩解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盜汗、口乾舌燥等症狀。白芍與其他滋陰補腎藥材配合,可有效改善肝腎陰虛的體質。

肝腎雙治湯中加入當歸,乃取其補血活血,滋陰潤燥之效。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補血之力強,能改善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月經不調等症狀。同時,當歸活血化瘀,可改善肝腎氣血運行不暢,緩解腰膝酸軟、肢體麻木等症狀。此外,當歸還具有滋陰潤燥之功,可緩解肝腎陰虛所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

因此,肝腎雙治湯中加入當歸,可起到補血活血、滋陰潤燥,改善肝腎陰虛和氣血運行不暢的作用,有助於全面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肝腎雙治湯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其補益肝腎的功效。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滋腎填精的功效。

肝腎同源,相互滋養: 山藥能補益腎氣,而腎氣充足則有助於肝血的充盈,從而達到肝腎雙補的效果。

滋陰潤燥,緩解肝腎虛損: 山藥富含黏液蛋白,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能夠緩解肝腎陰虛所致的燥熱、口乾舌燥等症狀。

肝腎雙治湯中使用熟地黃,乃因其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之功效,可同時兼顧肝腎兩臟。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肝腎經,能滋陰補血,填精益髓。肝主藏血,腎藏精,而血為精所化,精血互生。熟地黃能滋陰補血,可使肝血充盈,而血充則精旺,進而補益腎精。此藥物能雙向調節肝腎陰虛,故常用於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面色蒼白、心悸失眠等症狀。

肝腎雙治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性甘平,味甘,具備調和諸藥之功效,能緩解其他藥材的寒涼或燥熱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對身體造成過大的刺激。
  2. 補益脾氣: 甘草能補脾益氣,而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健運,則肝腎得以滋養,有助於提升藥效,使肝腎雙治湯更有效地達到治療目的。

因此,甘草在肝腎雙治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調和藥性,又能補益脾氣,使整體方劑更具療效。

肝腎雙治湯中加入陳皮,是基於其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對於肝腎同病的患者,能起到多方面調節作用:

  1. 理氣健脾:陳皮能行氣解鬱,促進脾胃運化,改善肝腎氣血運行不暢,有助於提升肝腎功能。
  2. 燥濕化痰:陳皮具有燥濕化痰之功,可清除體內濕氣,有利於改善肝腎濕熱,緩解肝腎虛損所致的痰濕困阻。
  3. 協調藥性:陳皮性溫,能調和藥性,避免其他藥物過於寒涼或燥烈,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肝腎病的最佳效果。

「肝腎雙治湯」方劑中加入茯苓,主要考量其利水滲濕、寧心安神之效,以達到扶助肝腎之目的。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能利水滲濕,健脾益腎。肝腎虧虛常伴隨水濕停滯,導致脾虛不運,茯苓能利水滲濕,改善脾腎功能,促進水濕代謝,從而減輕肝腎負擔。

此外,茯苓亦能寧心安神,有助於緩解肝腎虧虛所致的失眠、心悸等症狀,提高患者生活品質,達到整體調理之效。

肝腎雙治湯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腎固精:山茱萸性溫,味酸甘,入肝腎經,具有滋養肝腎、固精縮尿之效。肝腎虧虛,精血不足,常表現為腰膝痠軟、頭暈耳鳴、遺精滑精等症,山茱萸能補益肝腎,固攝精氣,改善這些症狀。
  2. 益肝明目:山茱萸亦能益肝明目,肝開竅於目,肝血不足,則目失所養,可出現視力模糊、眼乾澀等問題。山茱萸補益肝血,可改善肝血不足導致的目疾。

因此,肝腎雙治湯中加入山茱萸,旨在通過滋補肝腎,固精益肝,達到治療肝腎雙虛之目的。

「肝腎雙治湯」方劑中包含「神麴」,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和胃,助消化吸收: 神麴為麥芽經發酵製成,具有健脾消食,和胃止嘔的作用。肝腎虛弱者往往脾胃功能也較差,神麴可改善消化吸收,促進營養物質的攝取,為肝腎提供充足的精氣滋養。
  2. 疏肝解鬱,調和氣血: 神麴性溫和,具疏肝解鬱之效。肝腎同源,肝氣鬱滯會影響腎氣運行,神麴可疏解肝鬱,促進氣血運行,進而改善肝腎功能。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肝腎雙治湯」是一款以白芍、當歸、山藥、熟地黃、甘草、陳皮、茯苓、山茱萸、神麴等中藥材組成的複方,具有多種功效與應用。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的功效,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有補氣益虛,生津止渴,健脾養胃的功效。山藥含有黏液蛋白、澱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增強體質,緩解疲勞,增強體力。山藥還具有滋陰功效,可以改善皮膚乾燥、粗糙等症狀。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它能補血養血,改善貧血癥狀;滋補肝腎,緩解肝腎陰虛症狀;益精填髓,增強精血;補腎填精,增強腎臟功能;滋補養生,增強體質,延緩衰老。熟地黃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山茱萸能治療腎虛精虧引起的遺精、早泄、腰膝痠軟、月經過多、崩漏等症狀,以及眩暈耳鳴、腰膝痠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等症狀,以及內熱消渴。此外,山茱萸富含維生素B系列和鐵元素,有助於生成血紅蛋白和補充血液,改善血虛症狀。山茱萸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增加肝組織血流量,改善肝功能,對肝損傷和肝纖維化具有療效。山茱萸也能益精,即增強腎精,改善腎臟功能,增強性功能,達到輕度壯陽補腎的作用,對精虛型性功能障礙有輔助治療作用。

神麴,又稱神曲、玉麴、麵麴,性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其成分含有酵母菌、維生素 B 羣和蛋白水解酵素,能增進食慾、改善消化不良、腹脹、嘔吐、泄瀉等症狀,同時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緩解胸痞腹脹、嘔吐瀉痢等症狀。神麴還含有酶和益生菌,幫助分解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改善虛羸少氣等症狀,可調和脾胃,益氣健脾,適用於產後瘀血腹痛、小兒腹大堅積、食減嗜臥、口苦無味等症。神麴的除煩功效,能調節腸道菌羣,平衡陰陽,扶正祛邪,增強免疫力,緩解壓力和煩悶。

總之,中藥方劑「肝腎雙治湯」結合了多種中藥材的功效,具有補血、活血、補腎、滋陰、健脾胃、除煩等作用,可應用於多種婦科疾病或身體虛弱的治療。

傳統服藥法


白芍3錢,當歸5錢,山藥5錢,熟地5錢,甘草5分,陳皮3分,茯苓2錢,山茱萸2錢,神曲1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肝腎雙治湯具有滋陰補腎、調經止帶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服用後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同名稱方劑


肝腎雙治湯, 出處:《辨證錄》卷十一。 組成:白芍3錢,當歸5錢,山藥5錢,熟地5錢,甘草5分,陳皮3分,茯苓2錢,山茱萸2錢,神曲1錢。 主治:婦人數月一行經。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