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浸酒

HEI DOU JIN JIU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肝經 20%
肺經 20%
腎經 13%
胃經 13%
心經 6%
大腸經 6%
脾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黑豆浸酒」

組成:

  • 黑豆: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健脾胃、解毒、活絡止痛、利水滲濕等功效。
  • 白花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等功效。
  • 火麻仁:具有瀉下、利水滲濕、活血化瘀、清熱利尿、潤肺、降氣和潤燥等功效。
  • 五加皮:具有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利水消腫等功效。
  • 蒼耳子: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功效。
  • 牛蒡子: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主治功效:

  • 不論是受寒還是受熱引起的風腫。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蒼耳子: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功效。
  • 火麻仁:具有瀉下、利水滲濕、活血化瘀、清熱利尿、潤肺、降氣和潤燥等功效。
  • 牛蒡子: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 五加皮:具有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利水消腫等功效。
  • 黑豆: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健脾胃、解毒、活絡止痛、利水滲濕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黑豆浸酒」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健脾胃、解毒、活絡止痛、利水滲濕等功效,可治療不論是受寒還是受熱引起的風腫。

傳統服藥法


黑豆5合(炒令熟),熟乾地黃3兩,杜仲2兩(去粗皮,炙,微炒),枸杞子1兩,羌活1兩,牛膝3兩(去苗),仙靈脾2兩(去粗皮,炙微黃),當歸1兩,石斛2兩(去根),側子2兩(炮裂,去皮臍),茵芋2兩,白茯苓2兩,防風3分(去蘆頭),川椒1兩半(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桂心1兩,芎藭3分,白朮3分,五加皮1兩,酸棗仁1兩(微炒)。
上細銼,用生絹袋盛,以酒2鬥浸,密封,經十日後開。
每於食前暖1中盞服之。

方劑組成解釋


黑豆味甘、性平,具有補腎、明目、利水消腫的功效。白花蛇味辛、性溫,具有祛風、除濕、止痛的功效。火麻仁味甘、性平,具有潤腸通便、補肝益腎的功效。五加皮味苦、性溫,具有祛風除濕、強筋壯骨的功效。蒼耳子味辛、性溫,具有祛風除濕、通利關節的功效。牛蒡子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對黑豆過敏者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前列腺炎慢性腎衰竭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腎絲球腎炎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黑豆浸酒,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 組成:黑豆1升(揀緊小者淨淘)。 主治:中風手足不遂。

黑豆浸酒, 出處:《聖惠》卷六十四。 組成:黑豆1升(炒熟),白花蛇1條(重5兩,酒浸,炙微黃),大麻仁2升(蒸熟),五加皮5兩(銼),蒼耳子5兩(酥炒微黃),牛蒡子1升(酥炒微黃)。 主治:風腫,無問冷熱。

黑豆浸酒, 出處:《聖惠》卷四十四。 組成:黑豆5合(炒令熟),熟乾地黃3兩,杜仲2兩(去粗皮,炙,微炒),枸杞子1兩,羌活1兩,牛膝3兩(去苗),仙靈脾2兩(去粗皮,炙微黃),當歸1兩,石斛2兩(去根),側子2兩(炮裂,去皮臍),茵芋2兩,白茯苓2兩,防風3分(去蘆頭),川椒1兩半(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桂心1兩,川芎3分,白朮3分,五加皮1兩,酸棗仁1兩(微炒)。 主治:元氣衰虛,風濕腰痛牽引,流入腿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