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保痘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益氣扶正:痘瘡發病多因正氣不足,邪氣乘虛而入。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經,有補氣益血、扶正固本之功效,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抵抗邪氣侵襲,促進痘瘡癒合。
- 調和氣血:人參能補益元氣,改善氣血運行,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組織營養供應,加速痘瘡潰瘍的癒合。
保痘湯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健脾利濕: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痘瘡病機多爲溼熱蘊結,白朮可健脾燥溼,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從而利溼解毒,促進痘疹透發。
- 固表止汗: 白朮能固表止汗,痘瘡後期常伴有虛汗不止,白朮可益氣固表,緩解虛汗症狀,幫助機體恢復元氣。
綜上所述,白朮在保痘湯中起到健脾利濕、固表止汗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痘瘡,使患者早日康復。
保痘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扶正祛邪,增強免疫: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痘瘡發病過程中,患者正氣虛弱,易於外邪侵襲,黃耆可補益正氣,增強機體免疫力,抵抗外邪侵犯,促進瘡瘍癒合。
- 託毒外出,化腐生肌:黃耆可促進機體免疫細胞活化,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加速膿液排出,促進創面癒合,從而達到託毒外出、化腐生肌的效果,有利於痘瘡的痊癒。
總之,黃耆在保痘湯中起著扶正祛邪、託毒生肌的作用,有助於患者康復。
保痘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活血化瘀,促進痘痘消退: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清除痘痘部位的炎症和積聚的毒素,加速痘痘消退。
- 滋陰養血,改善皮膚狀態: 當歸還具有滋陰養血的作用,能改善皮膚的營養供給,增強皮膚的抵抗力,從根本上減少痘痘的形成。
保痘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養肺,潤燥生津:痘瘡的發生常與燥熱、肺熱有關,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經,能滋陰養肺,潤燥生津,清熱除煩,緩解痘瘡引起的燥熱、咳嗽、口渴等症狀。
- 和解藥性,協調功效:保痘湯中其他藥物多偏於清熱解毒,麥門冬的滋陰作用可以緩解清熱藥物的燥性,避免過度傷陰,使藥性更加平和,協調各藥物功效,達到最佳療效。
保痘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痘瘡多因濕熱內蘊,氣血瘀滯所致,陳皮能疏理脾胃之氣,促進脾胃運化,使濕熱之邪得以宣泄,從而達到治痘目的。
- 行氣止痛:陳皮還能行氣止痛,對於痘瘡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保痘湯中加入荊芥,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痘瘡屬於風熱毒邪侵襲肌膚所致,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的功效,可將體內風熱之邪驅散,促進痘疹的發散,利於瘡瘍的消退。
- 消腫止痛,止癢: 荊芥還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止癢功效,能有效緩解痘瘡引起的疼痛、紅腫、瘙癢等症狀,幫助患者減輕痛苦,促進傷口癒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保痘湯」 成分:人參、白朮、黃耆、當歸、麥門冬、陳皮、荊芥。
主治功效:痘瘡過了7-8天,脾胃的氣血較弱,肝臟的血氣沒有生長,痘瘡平坦了,膿汁較薄,吃得比較少。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總結: 中藥方劑「保痘湯」由七種成分組成,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止血、活血化瘀、補血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排膿、止血、解毒、化腐生肌、生津止渴、補中益氣、健脾胃、補血、固表止汗、升陽、利水消腫、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等。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痘瘡過了7-8天,脾胃的氣血較弱,肝臟的血氣沒有生長,痘瘡平坦了,膿汁較薄,吃得比較少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人參1錢,白朮2錢,黃耆2錢,當歸2錢,麥冬2錢,陳皮5分,荊芥1錢。
如癢,加白芷3分,蟬蛻2分;如痘色白而薄,倍加參、耆,1劑而白者不白,薄者不薄矣。
大補脾胃之氣,佐以補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保痘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脹、腹瀉、便溏等。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保痘湯, 出處:《辨證錄》卷十四。 組成:人參1錢,白朮2錢,黃耆2錢,當歸2錢,麥冬2錢,陳皮5分,荊芥1錢。 主治:大補脾胃之氣,佐以補血。主治:痘瘡7-8日,脾胃氣弱,肝血不生,瘡平漿薄,飲食少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