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橘度湯

半夏橘度湯

BAN XIA JU D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女科萬金方》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10.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9%
胃經 20%
肺經 20%
心經 16%
腎經 8%
肝經 4%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半夏橘度湯中含有半夏,主要原因如下:

  1. 燥濕化痰: 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之效。該方旨在治療痰濕阻肺所致的咳嗽、胸悶等症狀,而半夏能有效祛除痰濕,使氣道通暢。
  2. 降逆止嘔: 半夏還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緩解因痰濕阻滯胃氣所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該方中亦包含橘皮,其理氣止嘔,與半夏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止嘔作用。

半夏橘度湯中加入紫蘇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散寒,止咳化痰:紫蘇葉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咳化痰之效,可輔助半夏、橘皮等藥物,加強化解痰濕、止咳平喘的作用,針對風寒犯肺、痰多咳嗽等症狀,起到協同作用。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紫蘇葉能調和半夏的辛辣之性,防止其燥烈傷肺,同時還能增強橘皮理氣化痰的作用,使藥物功效更顯著,更有利於患者的康復。

半夏橘度湯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化濕止嘔:半夏橘度湯主治濕痰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化濕行氣、健脾止嘔的功效。它能與半夏、橘皮等藥物協同作用,共同化解濕痰,止嘔逆,達到治療濕痰阻肺的目的。
  2. 理氣和中:砂仁還具有理氣和中的作用,可以緩解濕痰阻滯所導致的胸悶、脘腹脹滿等不適。在半夏橘度湯中,砂仁與橘皮、生薑等藥物相配伍,起到理氣和中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

半夏橘度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調和藥性: 半夏性辛溫燥烈,橘皮辛溫燥散,若不加甘草調和,易傷脾胃。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經,能緩解半夏、橘皮的燥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對脾胃造成損傷。

二、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氣益脾、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在半夏橘度湯中,甘草可增強半夏止嘔、橘皮理氣的作用,使藥效更顯著。

半夏橘度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燥濕:半夏橘度湯以燥濕化痰為主,而白朮具有健脾燥濕的功效,能加強藥效,使痰濕更容易被化解。
  2. 扶正祛邪:本方治療痰濕阻滯,常伴隨脾胃虛弱,白朮能補脾益氣,扶正祛邪,使脾胃功能恢復,進一步增強療效。

白朮的加入,可謂是錦上添花,不僅有助於藥效發揮,更能保護脾胃,防止藥物過於燥烈,使療效更趨完善。

半夏橘度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可助半夏化痰止嘔,並利水消腫,協同橘皮理氣止嘔,共同達到止嘔化痰的目的。
  2. 緩和藥性: 半夏性寒,易傷脾胃,茯苓則性平和,可緩和半夏的寒性,避免其過於傷脾,使藥效更平和安全。

半夏橘度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扶正祛邪: 半夏橘度湯旨在治療痰飲咳嗽,而人參性溫,具有補氣益血、扶正固本之效,可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抵禦痰飲邪氣的侵襲,從根本上治療疾病。
  2. 協調藥性: 半夏、橘皮等藥材偏寒涼,人參的溫補性質可中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過度損傷脾胃,使藥效更加平和,不易產生副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方劑組成分析: 「半夏橘度湯」由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為基礎,加陳皮、半夏、紫蘇葉(11片)、砂仁(5粒),另配生薑3片煎服。其核心結構為「四君子湯」補益脾胃之氣,佐以陳皮、半夏理氣化痰,紫蘇葉、砂仁行氣寬中,生薑和胃止嘔。


傳統功效主治: 古籍載其主治「頭昏嘔吐」。

  • 頭昏:可能因脾胃虛弱,濕濁中阻,清陽不升,導致頭目昏沉。
  • 嘔吐:脾胃氣虛,痰濕內停,胃氣上逆所致。
    此方結合補氣、化痰、降逆之效,標本兼顧,尤其適合脾胃氣虛兼痰濕氣逆之證。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

    • 益氣健脾,奠定中焦運化之基,針對脾胃虛弱之本。
  2. 陳皮、半夏(劑量原缺,推測常用量):

    • 陳皮理氣燥濕,助四君子湯運脾;半夏降逆止嘔、化痰,與陳皮配伍(類「二陳湯」結構)加強化痰和胃之力。
  3. 紫蘇葉、砂仁

    • 紫蘇葉芳香行氣,解表寬中,兼輕宣肺氣以助降胃;砂仁化濕醒脾,理氣開郁。此二藥共調氣機,緩解氣滯濕阻之嘔逆。
  4. 生薑

    • 溫中止嘔,助半夏降逆,並解表散寒,協紫蘇葉輕散外邪(若夾表證)。

綜效
全方以補氣健脾為本,佐以化痰理氣、降逆止嘔。脾胃健則濕痰化,氣機暢則嘔吐止,清陽升則頭昏除。推測其適用於「脾虛氣滯痰阻」之證,臨床可見嘔吐痰涎、胸悶頭昏、疲乏納差等症。

註:若外感風寒引動內濕,紫蘇葉、生薑亦能兼顧表邪,體現「表裡同治」思路。

傳統服藥法


四君子湯加陳皮、 半夏、 紫蘇11葉, 砂仁5粒。
加生薑3片,水煎,食遠服。
方中陳皮、半夏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半夏橘度湯具有和胃降逆、化痰止嘔的功效,主治頭昏嘔吐。但脾胃虛弱、痰濕內盛者慎用。

相關疾病


嘔吐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噁心反胃頭昏精神不佳

相同名稱方劑


半夏橘度湯, 出處:《女科萬金方》。 組成:四君子湯加陳皮、半夏、紫蘇11葉,砂仁5粒。 主治:頭昏嘔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