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骨丹
TIAO GU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科十三方考》下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17)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跳骨丹」方劑中包含馬錢子,其主要原因在於馬錢子的藥性。馬錢子味苦、性寒,具有通絡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風濕痺痛等症狀。
在「跳骨丹」中,馬錢子主要發揮舒筋活絡、止痛消腫的作用,有助於骨骼接合、傷口癒合,並緩解疼痛。
然而,馬錢子毒性較大,需要嚴格控制用量和炮製方法,以免出現中毒現象。因此,使用「跳骨丹」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不可自行服用。
跳骨丹方劑中包含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行氣止痛: 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的功效。跳骨丹主要針對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枳殼能疏肝理氣,緩解氣機阻滯,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 降逆止嘔: 跳骨丹方劑中可能加入枳殼,也有助於降逆止嘔。枳殼能降氣化痰,對於因氣逆引起的嘔吐有一定的療效。
跳骨丹方劑中包含羌活,主要原因如下:
- 祛風濕止痛:羌活性溫,具有祛風濕、止痛之效。跳骨丹多用於治療風濕痺痛,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而羌活能有效疏通經絡,驅散風寒濕邪,達到止痛的效果。
- 活血化瘀:羌活亦具活血化瘀之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消腫止痛,緩解關節僵硬等症狀。
「跳骨丹」方劑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止痛: 獨活性溫,味辛,入肝經、膀胱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骨骼疼痛,特別是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疼痛。
- 活血化瘀: 獨活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進而緩解因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和腫脹。
因此,獨活在「跳骨丹」方劑中起到祛風濕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有效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症狀。
跳骨丹方劑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跳骨丹主要針對跌打損傷、骨折、骨傷等症,而黃耆能補益氣血,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傷口癒合,促進骨骼修復。
- 扶正祛邪: 黃耆能補氣升陽,扶正祛邪,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接骨續筋的效果。
跳骨丹方劑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跳骨丹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紅花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 舒筋活絡: 紅花亦具有一定的舒筋活絡作用,可以緩解因瘀血阻滯所導致的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止痛、消腫、促進骨折癒合的作用。
總之,紅花在跳骨丹方劑中,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作用,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跳骨丹中加入血竭,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功效。血竭為棕櫚科植物麒麟血藤的樹脂,其性溫、味苦澀,入心、肝、腎經。
血竭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有效緩解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腫脹。同時,血竭還能促進傷口癒合,修復受損組織,改善骨骼的生長。 因此,在治療骨折、跌打損傷等疾病的方劑中,加入血竭能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生肌的作用,有助於患者的恢復。
跳骨丹方劑中包含乳香,主要原因有二:
- 活血化瘀: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跳骨丹多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症,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加速傷口癒合,有助於緩解疼痛。
- 消腫止痛:乳香亦能消腫止痛,針對跌打損傷引起的腫痛有顯著效果。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代謝,減輕炎症反應,從而達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跳骨丹」方劑中包含沒藥,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 活血止痛:沒藥味苦、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跳骨丹主要針對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症狀,而沒藥的活血止痛作用可以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 補益筋骨:沒藥還具有一定的補益筋骨作用。它可以促進骨骼的生長和修復,對於骨折、骨質疏鬆等病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沒藥在「跳骨丹」方劑中起著活血止痛、補益筋骨的重要作用,是該方劑不可或缺的藥材。
「跳骨丹」方劑中包含「狗脊」,主要是由於其藥性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補腎強腰:狗脊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骨的作用。對於腰膝酸軟、行走不便等症狀,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 祛風除濕:狗脊亦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對於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將狗脊納入「跳骨丹」方劑中,可有效改善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達到補腎強腰、祛風除濕的治療效果。
「跳骨丹」方劑中加入土鱉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壯骨: 土鱉蟲味甘鹹,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骨、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因腎虛、血瘀導致的骨骼疾病,如骨折、骨質疏鬆等,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活血化瘀: 土鱉蟲富含多種活性物質,可促進血液循環,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加速骨骼癒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等造成局部瘀血腫痛,能有效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跳骨丹中加入土鱉蟲,可達到補腎壯骨、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骨骼疾病。
「跳骨丹」方劑中加入「三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因跌打損傷或骨骼疾病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而跳骨丹主要針對骨折、跌打損傷、骨質增生等骨骼問題,三七的活血化瘀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 補氣益血:三七亦有補氣益血之效,對於因外傷或疾病導致氣血虧虛的患者,能起到一定的補益作用,有助於恢復體力,促進康復。
跳骨丹方劑中包含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 鎮驚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之效。跳骨丹用於治療小兒驚癇、夜啼不安等症狀,硃砂可有效平息驚悸,安撫心神。
- 活血化瘀: 硃砂還具備活血化瘀之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跳骨丹中可能也包含其他活血化瘀的藥材,與硃砂配合,增強其療效。
跳骨丹方劑中包含骨碎補,主要原因有二:
一、補腎壯骨: 骨碎補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骨、強筋活絡的功效。方劑中加入骨碎補,可有效治療因腎虛、肝氣不舒所導致的骨骼疼痛、筋骨痿軟、肢體麻木等症狀,起到強健筋骨、促進骨骼修復的作用。
二、活血化瘀: 骨碎補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骨碎補,可有效改善因跌打損傷、瘀血阻滯所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跳骨丹方劑中包含沙苑子,主要原因在於其藥性與方劑主治的關係。
沙苑子,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強筋健骨的功效。跳骨丹主要用於治療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骨骼痿軟、筋骨疼痛等症。沙苑子補腎填精,可改善腎虛導致的骨骼痿軟和筋骨疼痛,同時也能增強筋骨力量,增強身體抵抗力。因此,沙苑子在跳骨丹方劑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強方劑的補腎壯陽、強筋健骨之效,促進患者康復。
跳骨丹方劑中含有自然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自然銅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跳骨丹多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自然銅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 引藥入骨: 自然銅性重,能引藥入骨,加強藥物對骨骼的治療作用。跳骨丹多含有其他具有活血生肌、接骨止痛作用的藥材,自然銅的加入能將藥效引導至骨骼處,提升治療效果。
跳骨丹方劑中包含蜈蚣,主要源於其藥性與主治功效:
- 通絡止痛:蜈蚣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之效。對於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狀,蜈蚣可起到疏通經絡、行氣止痛的作用。
- 祛風除濕:蜈蚣善於祛風除濕,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關節疼痛、腫脹、活動不便等症狀,蜈蚣可起到驅散風寒濕邪,止痛消腫的作用。
因此,跳骨丹方劑中加入蜈蚣,旨在通過其通絡止痛、祛風除濕的藥性,治療因風寒濕邪引起的骨骼疼痛、麻木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跳骨丹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跳骨丹》專治「骨折骨挫諸症」,為傷科接骨要方。其主旨在於促進骨痂形成、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並佐以強筋壯骨之力,輔助斷骨癒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核心藥物:馬錢子
- 炮製繁複:童便浸漬(49日)取其降火解毒,米泔水去燥性,清水潔淨。
- 藥理推論:馬錢子含「士的寧」(strychnine),能興奮中樞神經,增強骨骼肌張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助骨膜修復。
(二)配伍架構
活血化瘀組
- 乳香、沒藥、血竭、紅花:散瘀止痛,改善骨折周圍血滯。
- 三七、自然銅(煅淬):止血生肌,自然銅為傳統接骨聖藥,含鐵、銅礦物,或刺激骨細胞增生。
祛風通絡組
- 羌活、獨活、北辛(細辛):祛風濕、通經絡,緩解骨折伴隨筋肉僵痛。
補氣壯骨組
- 黃耆、狗脊、骨碎補、潼蒺藜:補益肝腎,強筋骨。黃耆益氣托毒,助組織修復;骨碎補促鈣沉積,唐代《本草拾遺》即載其「主骨痿」。
理氣導滯組
- 枳殼、台烏(烏藥):行氣寬中,防血藥壅滯。枳殼與馬錢子同浸,或取其協調藥性之效。
蟲類搜剔組
- 土鱉(䗪蟲)、飛天蜈蚣:破血逐瘀,通絡止痛。蟲藥走竄,能深入經絡,現代研究顯示其含抗炎肽類。
- 碎蛇(脆蛇蜥):為四川特產,傳統用於續筋接骨,可能含膠原蛋白成分。
(三)劑量設計
- 年齡遞增用量,反映古人對兒童藥敏性考量;馬錢子為峻藥,需嚴格控制份量(6分為上限),防士的寧蓄積中毒。
- 酒水煎服,酒性辛散,助藥力達病所。
(四)整體治療思維
此方結合「破、行、補」三法:
- 破瘀:以蟲藥、自然銅等直接作用於損傷處;
- 行氣血:透過活血藥改善局部微循環;
- 補肝腎:鞏固根本,加速骨質再生。
結論:跳骨丹以馬錢子為君,結合傳統傷科用藥經驗,形成攻補兼施之局,符合中醫「去瘀生新」的骨折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馬錢子16兩(先用童便浸,每3日換新童便1次,如每天一換更好。滿49日後取出,換用米泔水浸7日,最後再以清水透3日,水當勤換。去皮,炒乾,研粉),枳殼8兩(去瓤。在馬錢子浸於童便中至25日時,將枳殼投入一齊浸漬,至24日時取出,再用清水漂2日,焙乾研粉),羌活2兩,獨活2兩,北辛2兩,黃耆8兩,紅花2兩,血竭4兩,乳香4兩,沒藥4兩,台烏2兩,狗脊4兩,土鱉4兩,三七4兩,朱砂2兩,骨碎補8兩,潼蒺藜4兩,自然銅4兩(火煅,醋淬7次),飛天蜈蚣4兩(產四川灌縣者)。
傷重者,可另加碎蛇末少許摻合用之,以骨接好為度。方中飛天蜈蚣亦可去之,於每料藥中均加入碎蛇(又名脆蛇)6錢,仙桃草4兩。
上各為細末。
1-10歲每用1-1分半;10-20歲每用2-3分;20-30歲每用4-5分;30-40歲每用5-6分;40-60歲每用6分,此後均以6分為度,不可多用。用時以水1盞(能飲酒者,水酒各半更好),同引藥放入壺中煨濃,然後泌出
服後當避風,忌食豆類,以及各種葷腥。更忌房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跳骨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