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睡驚丸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 冰片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功效。對於因熱邪內擾、神志不清、驚悸失眠等症狀,冰片可以起到清熱瀉火、鎮驚安神的作用。
2. 通竅止痛,涼血止血: 冰片亦具有通竅止痛、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壅塞、經絡不通而導致的頭昏腦脹、口眼歪斜、肢體麻木等症狀,冰片可以起到通竅散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因此,睡驚丸中加入冰片,可以起到清熱解毒、開竅醒神、通竅止痛、涼血止血等多重功效,有助於治療因熱邪內擾、神志不清、驚悸失眠等症狀。
中藥方劑[睡驚丸]的組成中,包含[硃砂],因為硃砂具有優秀的清熱解毒和安神作用。硃砂能夠清除體內的熱毒,對於由熱毒引起的失眠或焦躁有顯著效果,並且其安神作用有助於改善睡眠質量,使得[睡驚丸]在治療焦躁和睡眠問題方面更加有效,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
睡驚丸中加入墨,主要是為了其鎮心安神的作用。
墨,性寒,味苦澀,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鎮心安神等功效。
墨的鎮心安神作用源於其對心火和肝火有較好的清熱降火作用,可有效安撫神經,減輕驚悸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
因此,睡驚丸中加入墨,可幫助患者平心靜氣、安神定志,改善因心火或肝火引起的睡眠障礙和驚恐症狀。
睡驚丸中添加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鎮驚安神: 青黛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鎮驚安神之效。睡驚丸多用於小兒熱病引起的驚厥、夜啼、煩躁不安等症,青黛可以清熱解毒,降火鎮驚,緩解兒童熱病引起的各種不適。
- 化瘀止痛,促進恢復: 青黛亦具活血化瘀之功,能促進血行暢通,消散瘀血,緩解因熱病引起的頭痛、頭暈、肢體麻木等症狀,有助於兒童快速恢復健康。
睡驚丸中加入蘆薈,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瀉火: 蘆薈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之效,可清心火,降肝火,對於因心火亢盛、肝火上炎而導致的驚悸、失眠、煩躁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2. 潤腸通便: 蘆薈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內蘊、腸胃燥熱而導致的失眠、驚醒、煩躁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此外,蘆薈還有止痛、消腫等功效,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中藥方劑[睡驚丸]的組成中,包含[輕粉],因為輕粉具有解毒和消腫的作用。輕粉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毒素,對於由毒素引起的腫脹和炎症有顯著改善效果。此外,輕粉的安神作用有助於改善由焦慮引起的失眠,使得[睡驚丸]在處理失眠和毒素引起的症狀時更加有效,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
睡驚丸中包含使君子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 驅蟲止驚: 使君子性甘、溫,入脾、胃經,具有驅蟲止驚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使君子仁能殺死蛔蟲、蟯蟲等寄生蟲,減少蟲體對人體的刺激,從而緩解因蟲積內擾所致的驚悸、夜啼、失眠等症狀。
二、 健脾和胃: 使君子亦能健脾和胃,改善消化功能。對於因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而導致的驚恐、夜寐不安等症狀,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因此,睡驚丸中加入使君子,可以起到驅蟲止驚、健脾和胃的雙重功效,有效改善兒童夜驚、失眠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睡驚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小兒慢驚風,身體壯熱,手足微瘈」。慢驚風多因脾胃虛弱、久病體虛或急驚風失治轉化而來,表現為抽搐緩慢無力、神疲體熱、手足輕微抽動。方劑以清熱鎮驚、息風安神為核心,適用於因熱邪擾動肝風或痰熱內蘊所致的慢驚風。
組成與邏輯推理
- 白龍腦(冰片):性涼,開竅醒神,清熱止痛,能透達內熱,緩解驚風中的神昏煩躁。
- 朱砂:重鎮安神,清心降火,針對「壯熱」與「瘈瘲」中的心神不寧與肝風內動。
- 香墨:清熱涼血止血,古方多用以解熱毒,輔助消除體內熱邪。
- 青黛:清肝瀉火,涼血解毒,對肝熱動風或熱毒蘊結有效。
- 蘆薈:瀉火通便,導熱下行,從腸腑清除積熱,間接平抑肝風。
- 膩粉(輕粉):攻毒殺蟲,古用於痰熱驚癇,但性烈需慎配伍。
- 使君子:驅蟲消積,針對小兒因蟲積或食滯化熱誘發驚風的病因。
治療原理
- 清熱為主:朱砂、青黛、香墨、冰片聯用,直折火熱,緩解「壯熱」。
- 鎮驚息風:朱砂、冰片協同鎮靜,抑肝風之動。
- 標本兼顧:使君子治蟲積之本,蘆薈、膩粉通腑瀉濁,防熱毒內壅。
- 外清內導:薄荷水送服,增強疏散風熱、引藥上行之效。
方劑特點
此方側重寒涼清瀉,適用於實熱或虛中夾實之慢驚風,若純屬脾胃虛寒者恐非所宜。組方體現「熱去則風自息」的思路,通過清熱鎮驚、通腑驅邪,達到安神定搐之效。
傳統服藥法
白龍腦1錢,朱砂1錢(末),香墨(末)1錢,青黛(末)1錢,蘆薈(末)1錢,膩粉1錢,使君子2個。
以寒食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丸,用薄荷水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睡驚丸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服用睡驚丸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睡驚丸,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王氏手集》。 組成:半夏(末,制)1錢,乳香1錢,犀角(末)1錢。 主治:化痰涎,鎮心神。主治:發熱,驚悸,吐逆。
睡驚丸, 出處:《普濟方》卷四○一。 組成:青黛、硼砂、腦子、麝香、山藥、茯苓、甘草、金箔。 主治:小兒客忤驚熱,夜啼煩躁,搐搦口噤,上視,或冷或熱,痰涎壅盛。
睡驚丸, 出處:《博濟》卷四。 組成:白龍腦1錢(末),朱砂1錢(末),香墨(末)1錢,青黛(末)1錢,蘆薈(末)1錢,膩粉1錢,使君子2個。 主治:小兒慢驚風,身體壯熱,手足微瘈。
睡驚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四。 組成:代赭石、蛇黃半兩(滓),鐵粉3錢,南星(薑汁炮,浸7次)3錢,金星石3錢,銀精石3錢,黃連1錢,麝香1錢。 主治:小兒驚熱,夜啼,精神恍惚,睡卧不安,涎嗽心躁。
睡驚丸, 出處:《幼幼新書》卷八引鄭癒方。 組成:龍腦半錢,朱砂2錢,京墨2錢半,青黛2錢半,蘆薈2錢半,使君子7個,膩粉2錢,牛黃1字,麝香半字,乾蠍3個,金箔5片(爲衣),銀箔5片(爲衣)。 主治:取下驚涎。主治:小兒驚風躭睡。慢驚身熱,瘈瘲昏憒。
睡驚丸, 出處:《幼幼新書》卷九引《孔氏家傳》。 組成:白附子(末)1錢匕,蟬殼(末)1錢匕,天麻(末)半錢匕,朱砂(末)半錢匕,大附子(炮裂,去皮臍,爲末)半錢匕,青黛(末)半錢匕,天南星(以白礬湯浸1宿,焙乾,爲末)半錢匕,雄黃(末)半錢匕,全蠍(去尖毒,爲末)半錢匕,麝香(别研)半字匕,腦子1字匕(别研入藥)。 主治:小兒慢驚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