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聖青金丸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抑制細菌生長,消炎止痛。對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冰片能起到迅速止痛、消腫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緩解病症。
- 開竅醒神,通利鼻竅: 冰片具有開竅醒神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神志不清、昏迷等症。同時,冰片還能通利鼻竅,對於鼻塞、流鼻涕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冰片在聖青金丸中起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以及開竅醒神、通利鼻竅的作用,是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聖青金丸中含有麝香,主要原因如下: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的功效。對於中風昏迷、痰迷心竅、神志不清等症狀,麝香能起到快速開竅醒神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增強藥效。
2. 活血化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麝香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聖青金丸中含有墨,這是一種常見的藥用成分,其作用主要源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墨性寒,能清熱解毒,尤其對於火毒、熱毒引起的瘡瘍、腫毒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墨的清熱作用有助於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 止血生肌:墨能收斂止血,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外傷出血、潰瘍出血等症狀有較好的效果。其收斂作用有助於加速傷口癒合,並防止感染。
總之,墨作為聖青金丸的組成成分,其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的功效,對於治療相應的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聖青金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輕粉。輕粉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鋇,具有輕質、吸附性強的特點。中醫認為,輕粉具備良好的“清熱解毒”功能,通常用於治療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症狀,如皮膚發炎、腫脹等。此外,輕粉還能透露出“潤腸通便”的作用,適合用於中藥方劑中,以促進藥物的吸收及減少腸胃不適。
在聖青金丸的配方中,輕粉的加入使藥效更為全面,能夠提高整體的療效。此方劑的主要用途是治療各類由內外因引發的熱毒症狀,而輕粉則促進藥物的溶解與吸收,從而提升治療效果。此外,輕粉能夠幫助患者更快地恢復健康。總而言之,輕粉在聖青金丸中的作用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它不僅增強了藥效,還使方劑的使用更加安全、有效。
聖青金丸中加入使君子,主要原因如下:
- 驅蟲消積: 使君子味甘性溫,擅長驅除腸道寄生蟲,如蛔蟲、蟯蟲等。而聖青金丸主治小兒疳積,多因蟲積、食積所致,使君子可有效驅除蟲積,幫助恢復脾胃功能。
- 消食化積: 使君子除了驅蟲外,亦具消食化積功效,能幫助消化不良,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改善疳積症狀。
聖青金丸以使君子配合其他藥材,如山楂、麥芽等,共同發揮驅蟲消積、健脾開胃的功效,是治療小兒疳積的常用方劑。
聖青金丸中包含金箔,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金箔具有安神定志之效: 中醫認為金屬具有安神的作用,金箔質地細膩,容易被人體吸收,能有效鎮定心神,改善失眠、心悸等症狀。
- 金箔能增強藥效: 金箔能促進藥物吸收,提升藥效,並減少藥物副作用。例如,金箔與其他藥材混合,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增強藥物的療效。
然而,需要強調的是,金箔的使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服用。
聖青金丸中包含銀箔,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銀箔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有效緩解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古代醫學認為銀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可抑制細菌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 引藥下行: 銀箔質地柔軟,能與藥物充分混合,並隨藥物一起進入人體,引導藥力向下運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銀箔也能起到保護藥物成分、防止藥效流失的作用。
因此,聖青金丸中加入銀箔,既可發揮其清熱解毒的功效,又能引藥下行,促進藥效的發揮。
聖青金丸中添加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清熱解毒:青黛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皮膚瘡瘍等症狀。聖青金丸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熱症,青黛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幫助消退熱毒,緩解發熱等症狀。
二、 止咳化痰:青黛還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可以治療熱邪犯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等症狀。聖青金丸中加入青黛,可以幫助緩解小兒咳嗽、痰多的症狀,促進疾病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如聖青金丸之傳統功效與主治
此方載於《聖濟總錄》等古籍,主治小兒「體熱吐逆、夜驚啼、慢驚風、疳疾」,其核心病機為 痰熱內擾,肝風內動,兼見脾虛蟲積。具體表現如下:
- 體熱吐逆:痰熱上攻,胃氣不降。
- 夜驚啼、搐搦:肝風挾痰,心神不寧。
- 慢驚風:脾虛生風,痰壅經絡。
- 疳疾:蟲積食滯,耗傷氣血。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 鎮驚、化痰、殺蟲、清熱 為綱,其配伍可分三層:
一、鎮驚安神,熄風定搐
- 龍腦(冰片)、麝香:辛香走竄,開竅醒神,直透經絡以止搐。
- 金箔、銀箔(或青黛替代):質重鎮潛,平肝熄風,安定魂魄(古代用法)。
- 香墨(傳統炭藥):清熱涼血,止血鎮驚,兼吸附痰濁。
二、化痰通絡,導滯消疳
- 膩粉(輕粉):辛寒逐痰,通利二便,滌蕩痰熱從下而解(古代用於痰涎壅盛)。
- 使君子:煨製緩和藥性,驅蟲消積,針對疳疾蟲證。
- 白麵:和胃緩中,兼為賦形劑,制約諸藥峻性。
三、清熱透邪,調和藥性
- 青黛:清肝瀉火,涼血解毒,協同金銀箔抑肝風。
- 薄荷水送服:宣散風熱,助藥力上行頭目,外透邪氣。
全方配伍特點
- 攻補兼施:使君子健脾殺蟲,白麵護胃,與峻下逐痰之膩粉、輕清透竅之冰麝並用,標本兼顧。
- 動靜結合:麝香、冰片之走竄,配金箔、青黛之沉降,調暢氣機而不耗正。
- 內外分消:膩粉下導痰熱,薄荷外散風邪,內外痰熱並除。
延伸思考
此方反映宋代兒科治驚風 「重鎮清化」 之特色,尤善治痰熱蒙竅之證。現代或可類比於小兒熱性驚厥、癲癇夾痰熱者,然須臨證辨治,不可套用古方。
傳統服藥法
龍腦1錢,麝香1分,香墨1錢半,膩粉1錢,白麵3錢,使君子2個(以白麵裹,慢火煨令熟),金箔10片(如無,少用),銀箔10片(如無,少用),青黛2錢。
定搐搦,療疳病,墜痰涎,鎮心神。
上為細末,滴井水為丸,如雞頭子大。
慢驚風,每服1丸,薄荷水化下。服訖,須臾便睡,睡立愈,後更服2-3服。如些須小驚者,及急驚,只服半丸以下;慢驚,取下清涎為效。
青金丸(《聖濟總錄》卷一七○)、青金丹、睡驚丸(《普濟方》卷三七三引《全嬰方》)。本方方名,《幼幼新書》引作"如聖青金丹"。《聖濟總錄》有蘆薈,治慢驚,三歲以上服一丸,以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如聖青金丸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劑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如聖青金丸, 出處:《博濟》卷四。 組成:龍腦1錢,麝香1分,香墨1錢半,膩粉1錢,白面3錢,使君子2個(以白面裹,慢火煨令熟),金箔10片(如無,少用),銀箔10片(如無,少用),青黛2錢。 主治:定搐搦,療疳病,墜痰涎,鎮心神。主治:小兒體熱,忽發吐逆,夜驚啼,荏苒不解,或秘或泄,變成慢驚,或爲疳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