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生肌散

ZI SHA SHENG J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0.39)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8%
肺經 16%
心經 16%
脾經 16%
肝經 14%
大腸經 8%
小腸經 8%
腎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紫砂生肌散中加入硃砂,主要是基於其清熱解毒、生肌止痛的功效。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鎮心安神、生肌止痛之效。在該方劑中,其清熱解毒的特性可抑制炎症,加速創面癒合;鎮心安神則能緩解疼痛,幫助患者安眠。此外,硃砂的生肌止痛功效也能促進創面癒合,減輕疼痛感,達到治療效果。

紫砂生肌散中包含輕粉,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輕粉性寒,善於清熱解毒、燥濕止癢,可有效消滅傷口感染,促進肉芽組織生長。但輕粉亦有毒性,需謹慎使用。

方中加入輕粉,目的在於其消炎止癢之效,但同時需配合其他藥材,如金銀花、黃芩等清熱解毒之品,以緩解輕粉的毒性,並增強其療效。此外,紫砂生肌散通常用於外敷,而非內服,可有效避免輕粉對人體產生較大毒副作用。

紫砂生肌散中加入冰片,主要是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生肌止血的功效。

冰片性寒涼,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能有效地抑制感染,防止傷口化膿。其消腫止痛的特性,能減輕傷口周圍的紅腫熱痛。此外,冰片還具備生肌止血的功效,能促進傷口癒合,減少出血。

總而言之,冰片在紫砂生肌散中發揮著重要的輔助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生肌止血的效果,促進傷口癒合。

主治功效


紫砂生肌散主治功效分析

古文內容分析

根據《外科大成》|祁坤 記載:

真麻油三斤浸煎如法。用鉛粉收膏。退火毒。七日。任用攤貼。(其煎膏火候見首卷膏藥門)

紫砂生肌散,治梅瘡腐淨時。用此生肌。

主治功效

紫砂生肌散主要用於治療楊梅瘡,特別是在腐肉已清除乾淨的階段,用於促進肌肉新生

治療原理

從古文記載“紫砂生肌散,治梅瘡腐淨時。用此生肌” 可知,該方劑主要作用在楊梅瘡後期階段。

  1. 梅瘡腐淨時: 指的是楊梅瘡的潰爛、腐肉已經清除乾淨,進入恢復期。
  2. 用此生肌: 說明紫砂生肌散的核心功效在於促進新肉的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結合藥物組成推測其治療原理:

  • 硨砂: 具有鎮靜安神、解毒殺蟲的作用,可能有助於控制感染,減輕後期症狀。
  • 輕粉: 外用具有消腫止痛、化痰開竅的作用,可能起到幫助排除局部殘餘毒素,改善微循環的效果。
  • 冰片: 清熱解毒、通經活絡,可能有助於消炎,促進局部氣血運行,加速組織修復。

該方劑透過上述三味藥的協同作用,共同達到在楊梅瘡腐淨後,促進局部組織再生、加速傷口癒合的治療目的。

此外,《外科大成》還提到了用麻油和鉛粉熬製成膏的前提,這可能是紫砂生肌散的載體或輔助成分:

  • 麻油: 可能起到潤滑、保護創面的作用。
  • 鉛粉: 古代常用於收斂、解毒,但現代中醫基於安全性考量已較少使用。

這兩者可能與紫砂生肌散共同作用,以達到更好的生肌效果。

總之,紫砂生肌散透過解毒、消腫、活絡、生肌等作用,達到治療楊梅瘡後期的效果。

傳統服藥法


朱砂4錢(入銅勺內,安火上,上蓋紅炭數塊,炙朱砂紫色為度),輕粉2錢,冰片2分。
如瘡收至小孔而不收者,每藥末加象皮末1分(用陳壁土炒)。
生肌。
上為細末。
每用些許,摻於患處,以瓊花膏蓋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紫砂生肌散有毒,不可內服。
  • 使用紫砂生肌散時,應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和黏膜。
  • 紫砂生肌散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引起皮膚過敏。

相同名稱方劑


紫砂生肌散, 出處:《外科大成》卷四。 組成:朱砂4錢(入銅勺內,安火上,上蓋紅炭數塊,炙朱砂紫色爲度),輕粉2錢,冰片2分。 主治:生肌。主治:楊梅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