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風油膏中添加輕粉,主要是因為其清熱解毒和消腫止痛的功效。
輕粉具有涼血解毒之效,可以有效消炎止癢,對於風濕痺痛、跌打損傷等引起的紅腫熱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同時,輕粉也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局部淤血,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在風油膏配方中加入輕粉,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提高治療效果。
風油膏中添加硃砂,主要是利用其鎮痛消炎的作用。
硃砂,又稱辰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其主要成分為硫化汞,可抑制神經末梢的興奮性,減輕疼痛,同時也具有抗炎作用。
此外,硃砂還能散瘀止痛,對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風油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風油膏主治「鵝掌風」(手掌乾燥脫屑、皸裂之症)、「神經性皮炎」(類似中醫「牛皮癬」或「乾癬」)、「皸裂瘡」等皮膚疾患,其核心病機為 風燥傷津、氣血失養,導致皮膚乾枯、裂口、搔癢難忍。中醫認為此類病症多因風邪夾燥,或血虛生風,肌膚失於濡潤所致。風油膏以「潤燥」為本,佐以「殺蟲止癢」,透過外治直接作用患處,改善局部氣血凝滯與燥熱之邪。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材配伍與功效
- 輕粉(4.5克):
辛寒有毒,傳統用於殺蟲攻毒,針對皮膚寄生蟲、真菌(如鵝掌風的癬症)或濕熱瘡瘍。其毒性可抑菌止癢,但用量謹慎,避免長期大面積使用。 - 東丹(廣丹,3克):
即鉛丹,性微寒,能解毒生肌、收斂瘡口。與輕粉協同增強殺蟲之效,並抑制滲液,適合乾性皸裂。 - 朱砂(水飛,3克):
甘微寒,鎮心安神兼清熱解毒,外治可緩解皮膚熱癢,間接降低搔抓所致惡化。 - 麻油 + 黃蠟:
麻油潤燥滋養,黃蠟收斂生肌,二者為基質,緩解乾裂疼痛。煎製後形成油膏劑型,延長藥效滯留,促進藥物滲透。
2.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 「潤燥」為體、「祛邪」為用:
麻油、黃蠟滋潤肌膚,治標緩解皸裂;輕粉、東丹、朱砂祛風殺蟲、清熱鎮癢,治本針對病因(如真菌、血熱)。 - 動靜結合:
輕粉、東丹辛竄祛邪屬「動」,朱砂、黃蠟鎮靜收斂屬「靜」,平衡止癢與修復。 - 劑型設計:
油膏劑型封包患處,形成保護膜,減少水分流失,適合角質增厚之皸裂;輔以熱烘療法,可增強藥物渗透,促進局部氣血循環。
綜合評價
風油膏以「攻補兼施」為特色:
- 治標:潤膚止癢,緩解乾裂疼痛。
- 治本:殺蟲解毒,針對風燥夾濕熱或蟲毒之病根。
其設計體現中醫外治「膏以潤燥、藥以攻邪」的思維,尤其適合慢性皮膚病久而化燥之證。然需辨證使用,若急性濕疹滲液多者恐非所宜。
傳統服藥法
輕粉4.5克,東丹(廣丹)3克,朱砂(水飛)3克。
潤燥,殺蟲,止癢。
上為細末,先以麻油4兩,煎微滾,入黃蠟1兩再煎,以無黃沫為度,取起離火,再將藥末漸漸投入,調勻成膏。
塗擦患處。或再加熱烘療法,效果更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皮膚癬菌病(手)皮膚皸裂
相同名稱方劑
風油膏, 出處:《外傷科學》。 組成:輕粉4.5g,東丹(廣丹)3g,朱砂(水飛)3g。 主治:潤燥,殺蟲,止癢。主治:鵝掌風,神經性皮炎,皸裂瘡等皮膚皸裂,乾燥作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