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油膏

瘋油膏

FENG YOU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0.2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肝經 13%
大腸經 13%
小腸經 13%
心經 11%
脾經 11%
肺經 11%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瘋油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廣泛應用於皮膚病的治療,其主要成分之一輕粉,對於方劑的療效具有重要意義。輕粉,又稱為硫酸鋅,是一種具有良好收斂和消炎作用的藥物。其化學成分使其能夠有效減少皮膚炎症,促進傷口癒合,對於由於疹子或其他皮膚病引起的瘙癢、紅腫等症狀有顯著的緩解作用。

此外,輕粉還能夠幫助減少皮膚的油脂分泌,有助於調理皮脂腺的功能,適用於油性肌膚問題。因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輕粉能夠吸附皮膚表面的多餘油脂,從而減少皮膚環境中的細菌生長,降低感染風險。總之,輕粉在瘋油膏的組成中,不僅增強了藥物的療效,還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使用體驗,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瘋油膏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病及炎症,透過其多種成分協同發揮療效。其中,硃砂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主要成分為硫化汞,具有消炎鎮痛的作用。傳統中醫認為,硃砂具有壯陽祛風、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緩解皮膚的不適和紅腫。硃砂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炎症反應,進而改善皮膚的健康狀態。此外,硃砂在某些情況下也能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協同作用使其在中藥方劑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然而,硃砂中含有的汞元素在用量上需謹慎控制,以避免中毒或副作用。因此,在中藥配方中使用硃砂時,通常會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並遵循醫師的指導,以確保安全與有效。可見,硃砂在瘋油膏中的應用,不僅是基於其具體的藥理作用,也體現了中醫對病理的全面理解。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瘋油膏為中醫外用方劑,傳統主治鵝掌風(手掌角化性濕疹)、牛皮癬(乾性頑癬)、慢性濕疹等皮膚皸裂乾癢之症,其功效集中於「潤燥、殺蟲、止癢」,針對風燥濕毒蘊結肌膚,久病血虛風燥所致皮膚粗糙脫屑、乾裂劇癢等證。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1. 輕粉(1錢半)
    辛寒有毒,攻毒殺蟲,能滲透皮層抑制癬菌。古醫用以治疥癬濕瘡,其汞成分可破壞寄生蟲代謝,但現代已鮮用。

  2. 東丹(即鉛丹,1錢)
    辛微寒,解毒生肌,收斂瘡面。其鉛化合物能減少皮脂分泌,燥濕斂瘡,與輕粉協力殺蟲止癢。

  3. 飛辰砂(即朱砂,1錢)
    甘微寒,鎮心安神兼清熱解毒。外用可抑菌消炎,助緩解瘡癢躁擾之症,古人認為其「鎮皮膚風熱」。

  4. 麻油、黃蠟為基質
    麻油潤燥滋膚,黃蠟成膜保護裂口。油脂煎膏後可軟化角質,促進藥物滲透,同時形成油性屏障防水分流失。

配伍邏輯:
此方以「毒藥攻毒」為核心,輕粉、東丹直接殺蟲解毒,針對頑癬寄生因素;朱砂鎮靜消炎,緩解因癢致躁;輔以油蠟潤養,平衡燥烈藥性。全方外治側重「以毒抑毒、潤毒並施」,符合中醫「乾者潤之」、「癢屬風邪宜鎮」的治療思路。然需注意,古方毒劇藥外用比例謹慎,現代臨床宜參照安全規範調整。

傳統服藥法


輕粉1錢半,東丹1錢,飛辰砂1錢。
潤燥,殺蟲,止癢。
上為細末,先以麻油四兩煎微滾,入黃蠟一兩再煎,以無黃沫為度,取起離火,再將藥末漸漸投入,調勻成膏。
塗擦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異位性皮膚炎麻疹牛皮癬濕疹皮膚癬菌病(手)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苔癬皮膚皸裂

相同名稱方劑


瘋油膏, 出處:《中醫外科學講義》。 組成:輕粉1錢半,東丹1錢,飛辰砂1錢。 主治:潤燥,殺蟲,止癢。主治:鵝掌風,牛皮癬,慢性濕疹等皮膚皸裂,乾燥作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