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脾積丸

DING XIANG PI J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脾經 17%
肺經 17%
胃經 17%
大腸經 11%
腎經 8%
膽經 5%
三焦經 3%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腎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丁香脾積丸中加入三稜,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三稜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具有破氣消積、行血止痛之功效。脾積多因飲食不節,脾胃運化失調,氣血瘀滯所致。三稜能破除氣血瘀滯,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消散積聚,改善脾胃功能。

其二,三稜與方中其他藥物,如丁香、枳實等,相輔相成,增強藥效。丁香溫中降逆,枳實理氣消積,三稜則配合破氣消積,協同作用,更能有效改善脾積症狀。

丁香脾積丸中加入莪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積化滯:莪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消積、破血消癥的功效。脾積常因飲食積滯、氣機阻滯所致,莪朮能促進脾胃運化,消解積滯,改善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
  2. 活血化瘀:莪朮兼具活血化瘀之效,有助於改善脾胃瘀血,促進血行,改善消化功能,進一步緩解脾積症狀。

因此,莪朮的加入,可有效地解決脾積患者的積滯、瘀血等問題,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丁香脾積丸中含有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降逆,行氣止痛: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降逆、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氣滯血瘀所致的脾積、脘腹脹痛、食積不化等症,丁香能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
  2. 芳香開竅,醒脾開胃:丁香氣味芳香,能開胃消食,醒脾開竅,對於脾胃氣虛、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丁香能促進食慾,增強消化能力,改善脾胃功能。

因此,丁香在丁香脾積丸中,發揮溫中行氣、開胃消食的功效,對於治療脾胃虛寒、氣滯血瘀所致的脾積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丁香脾積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食、止痛止瀉的功效。脾積常伴有食滯積聚、脘腹脹痛等症狀,木香可有效消食導滯,緩解疼痛。
  2. 理氣健脾: 木香兼具理氣作用,可疏肝理氣,健脾和胃,促進脾胃運化,幫助消化吸收,改善脾積所致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

綜上,木香在丁香脾積丸中發揮消食止痛、理氣健脾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治療脾積病症。

丁香脾積丸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行氣消積: 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消積、理氣止痛的功效。脾積患者往往脾胃氣滯,食積停滯,青皮可以疏肝理氣,使氣機流通,促進脾胃消化功能,幫助消解積滯。
  2. 健脾和胃: 青皮還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可以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改善脾積患者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因此,丁香脾積丸中加入青皮,可以有效地緩解脾積患者的氣滯食積、脾胃虛弱等症狀,達到行氣消積、健脾和胃的效果。

丁香脾積丸中的烏梅,主要發揮以下作用:

  1. 斂脾止瀉:烏梅味酸性收,入脾經,能收斂脾胃,止瀉止痢。脾積患者多脾虛泄瀉,烏梅可收斂脾氣,固護脾胃,改善腹瀉症狀。
  2. 消食化積:烏梅性寒,能消食化積,對於脾胃積滯、食積不化者,烏梅有助於促進消化,緩解腹脹、腹痛等症狀。

烏梅與方中其他藥物配合,起到綜合治療脾積病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消化不良、腹瀉、腹痛等症狀,提升療效。

在「丁香脾積丸」中加入豬牙皂,主要是考慮到豬牙皂具有行氣消積、解毒殺蟲的功效。豬牙皂味苦性溫,能入脾、胃經,與丁香等藥配伍,可增強方劑行氣消積、解毒殺蟲的能力,適用於治療脾虛食滯所致的脘腹脹滿、食少便溏等症狀。

丁香脾積丸中加入巴豆,乃基於其瀉下通便之功效。

巴豆味辛、性熱,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消積化癥之效。對於脾胃積滯、脘腹脹痛、大便祕結等症,巴豆能促進腸道蠕動,排出積滯,緩解癥狀。

然而,巴豆性峻烈,易傷脾胃,故需與其他藥物配伍,以減輕其毒性,並發揮其最佳療效。丁香脾積丸中,巴豆與丁香、蒼朮、厚朴等藥物配伍,既能緩解巴豆的毒性,又能增強其瀉下通便的效果,達到治療脾胃積滯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丁香脾積丸,又稱「丁香丸」,是中醫常用的方劑之一,主要用於治療痘瘡中因傷食而引發的症狀。本方由七味藥組成,分別是:丁香、莪朮、木香、青皮、三稜、烏梅、豬牙皁、巴豆。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莪朮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的功效。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三稜性味辛、溫,歸脾、胃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傳統代功效。

烏梅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

豬牙皁具有瀉下、逐水利尿、消積化痰、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

丁香脾積丸具有理氣行氣、消食化積、溫中健脾、止嘔、止瀉的功效。主治痘瘡中因傷食而引發的症狀,如腹脹、腹痛、嘔吐、腹瀉等。

總的來說,丁香脾積丸,是一種中醫常用的方劑,主治痘瘡中因傷食而引發的症狀,具有理氣行氣、消食化積、溫中健脾、止嘔、止瀉的功效。本方由七味藥組成,分別是:丁香、莪朮、木香、青皮、三稜、烏梅、豬牙皁、巴豆。

傳統服藥法


三稜(煨去皮毛)7錢,莪朮(去皮,炒)7錢,神曲(炒)7錢,青皮5錢,巴豆霜5錢,小茴香(炒)5錢,陳皮5錢,丁香3錢,木香3錢。
上為細末,醋調神曲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5-7丸,生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胰臟炎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麻疹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嘔吐胃下垂噯氣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丁香脾積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二。 組成:皂角(燒)1兩,青皮半兩,三棱2兩,莪朮3錢,丁香半兩,砂仁半兩,麥芽3錢(炒),青黛1錢,巴豆37粒(去油)。 主治:一切積氣,腹肚堅脹,不進飲食。

丁香脾積丸, 出處:《準繩·幼科》卷八。 組成:三棱(煨去皮毛)7錢,莪朮(去皮,炒)7錢,神曲(炒)7錢,青皮5錢,巴豆霜5錢,小茴香(炒)5錢,陳皮5錢,丁香3錢,木香3錢。 主治:宿食,痘後傷食,腹痛氣急。

丁香脾積丸, 出處:《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組成:三棱(去毛,醋浸,煨)5錢,莪朮(去皮土,制)5錢,丁香5錢,木香5錢,青皮(去瓤)3錢,烏梅(燒存性)3錢,豬牙皂(燒存性)3錢,巴豆(去殼取肉)49粒。 主治:痘中傷食。

丁香脾積丸, 出處:《局方》卷三(吳直閣諸家名方)。 組成:丁香半兩,木香半兩,皂莢3大枚(燒存性),青橘皮(洗)1兩,莪朮3兩,三棱2兩,高良薑2兩,(以上同用米醋1升,乾瓷瓶內煮乾,莪朮、三棱、良薑,并乘熱切碎,同焙乾),巴豆(去殼)半兩。 主治:丈夫、婦人、小兒諸般食傷積聚,胸膈脹滿,心腹膨脹,噫氣吞酸,宿食不化,脾疼翻胃;婦人血氣刺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