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棱丸

XIANG LE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誠書》卷十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肝經 21%
胃經 15%
肺經 13%
腎經 7%
大腸經 7%
膽經 5%
三焦經 3%
心經 2%
膀胱經 2%
脾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香棱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理氣止痛:木香味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方劑中香棱丸主治胸腹脹痛、食積不消,木香可以理氣消滯,緩解胃腸道脹痛,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止痛效果。

二、健脾和胃:木香能健脾和胃,增強脾胃消化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提高整體療效。

香棱丸中加入丁香,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溫中散寒,止嘔逆: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逆的功效。對於寒邪客胃、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丁香能起到溫暖脾胃、驅寒止嘔的作用,與方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溫中散寒、和胃止痛的效果。
  2. 行氣止痛,活血化瘀:丁香除了溫中散寒之外,還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腹疼痛、經絡不通等症狀,丁香能起到疏通氣血、緩解疼痛的效果,與方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行氣活血、止痛消腫的作用。

香棱丸中加入茴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效。香棱丸多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胃脘疼痛、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茴香的溫中散寒作用,可以緩解寒邪凝滯所致的疼痛,而理氣止痛的作用,則有助於通暢氣機,緩解腹脹等症狀。

2. 助消化,增進食慾: 茴香具有健脾消食之效,可以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消化功能,有助於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香棱丸中加入茴香,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增強藥效。

香棱丸中包含枳殼,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消積,理氣止痛:枳殼味苦辛,性微寒,歸脾、胃經。其具有行氣消積、理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脘腹脹痛、食積不化等症狀。香棱丸多用於治療胸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枳殼可以幫助消積導滯,使藥效更佳。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香棱丸中其他藥材如香附、陳皮等,也具有理氣、消積、健脾等功效。枳殼與這些藥材相互協同作用,可以增強藥效,更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病症。

香棱丸中包含青皮,主要原因如下:

  1. 疏肝理氣: 青皮味苦辛,性微溫,入肝、脾經。其氣味辛香,可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適用於肝氣鬱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胃脘痞悶、食慾不振等症狀。
  2. 降氣消食: 青皮還有降氣消食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食積不化、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香棱丸常用於治療肝胃不和、氣滯血瘀引起的胃痛、腹痛、消化不良等,青皮的加入可協同其他藥物,發揮疏肝理氣、降氣消食的功效,促進消化,緩解疼痛。

香棱丸方劑中包含三稜,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1. 行氣止痛:三稜性溫,味苦辛,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散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三稜,可助於疏通氣血,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

2. 化瘀消癥:三稜能活血化瘀,消散腫塊,對於積聚於體內的瘀血、癥塊有較好的療效。香棱丸多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痛經、經閉等,三稜的化瘀消癥作用有助於改善病症。

香棱丸中包含莪朮,主要原因有二:

一、 消癥化積: 莪朮味辛、苦,性溫,具有破血行氣、消積化癥、止痛的功效。香棱丸主治癥瘕積聚、脅肋脹滿、脘腹疼痛,而莪朮能有效地消散積聚、緩解疼痛,起到藥效上的協同作用。

二、 活血化瘀: 莪朮亦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氣血運行,促進癥瘕積聚的消散。香棱丸中其他藥物如香附、延胡索等亦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與莪朮共同發揮藥效,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香棱丸方中含有巴豆,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 攻積瀉下: 巴豆性峻猛,具有強力瀉下作用,可有效攻破腸胃積滯,清除宿食。對於積食停滯,腹脹便祕等症,可起到迅速通便的效果。

二、 引藥入脾: 巴豆性熱,能引導藥力直達脾胃,促進藥物吸收和發揮療效。香棱丸中其他藥材如香附、枳殼等,需依靠巴豆的引導作用,才能更有效地發揮其理氣消積,化痰止咳的功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香棱丸」

中藥方劑「香棱丸」,主要成分是:木香、丁香、茴香、枳殼、青皮、三稜、莪朮、巴豆。主治功效是:五積六聚:中醫術語,指人體內部積聚的五種病理產物和六種邪氣。氣塊:中醫術語,指人體內部積聚的氣體。

丁香

性質:溫、辛,歸脾、胃、肺經。 功效: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

莪朮

性質:苦、辛、溫,歸肝、脾、胃經。 功效: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消食化積。

木香

性質:辛、溫,歸脾、胃、大腸經。 功效:溫裡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青皮

性質:辛、溫、微苦,歸肝、脾、胃經。 功效: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

三稜

性質:辛、溫,歸脾、胃經。 功效: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

茴香

性質:溫、甘,歸脾、胃、肝、腎四經。 功效: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

枳殼

性質:苦、寒,歸肺、大腸經。 功效: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巴豆

性質:辛、溫,歸大腸經。 功效: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

總結

中藥方劑「香棱丸」,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溫裡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五積六聚、氣塊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香棱丸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多痰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香棱丸,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五。 組成: 香棱丸(《萬氏家抄方》卷五。)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五。組成:川楝子(炒)1兩,茴香(炒)1兩,蓬朮1兩,木香5錢,三棱5錢。主治:溫脾消積。 。 主治:溫脾消積。

香棱丸, 出處:《誠書》卷十。 組成: 香棱丸(《誠書》卷十。)出處:《誠書》卷十。組成:木香1錢半,丁香1錢半,大茴香(炒)1錢,枳殼(炒)1錢,青皮(炒)1錢,三棱(煨)1錢,蓬荗(切片,同巴豆7粒炒豆赤色,去豆)1錢。主治:消積聚癥塊。 。 主治:消積聚癥塊。

香棱丸, 出處:《濟生》卷四。 組成:木香(不見火)半兩,丁香半兩,京三棱(銼細,酒浸1宿)、枳殼(去瓤,麸炒)、青皮(去白)、川楝子(銼,炒)、茴香(炒)、蓬朮(銼細)1兩(用去殼巴豆30粒同炒黃色,去巴豆不用)。 主治:破痰癖,消癥塊。主治:五積,痰癖癥塊,冷熱積聚。

香棱丸, 出處:《簡明醫彀》卷三。 組成:三棱4兩(醋炒),青皮2兩,陳皮2兩,蓬朮(煨)2兩,枳實2兩,蘿蔔子2兩,香附子2兩,厚朴2兩,黃連1兩,肉桂1兩,神曲1兩,麥芽1兩,山楂肉1兩,檳榔1兩,益智1兩,乾漆(炒煙盡)5分,木香5分,砂仁5分,桃仁5分。 主治:五積六聚,二焦痞塞,痃癖諸積。

香棱丸, 出處:《丹溪心法》卷三。 組成:三棱6兩(醋炒),青皮3兩,陳皮3兩,莪朮(炮,或醋炒)3兩,枳殼(炒)3兩,枳實(炒)3兩,蘿蔔子(炒)3兩,香附子3兩(炒),黃連1兩,神曲(炒)1兩,麥芽(炒)1兩,鱉甲(醋炙)1兩,乾漆(炒煙盡)1兩,桃仁(炒)1兩,硇砂1兩,砂仁1兩,歸梢1兩,木香1兩,甘草(炙)1兩,檳榔6兩,山楂4兩。 主治:五積六聚,氣塊。

香棱丸, 出處:《瑞竹堂方》卷一。 組成:京三棱1兩,廣荗1兩,青皮1兩,陳皮(各銼碎,醋煮,焙乾)1兩,蘿蔔子(炒,别研)1兩,縮砂仁1兩,白豆蔻仁1兩,沉香1兩,木香1兩,半夏曲1兩(炒),神曲(炒)1兩,麥糵(炒,另研)1兩,阿魏半兩(别研),香附子(炒去毛)半兩,烏藥半兩,枳殼(麸炒,去瓤)半兩,蓽澄茄半兩,檳榔半兩,良薑半兩。 主治:消食快氣,寬中利膈,化痰。主治:食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