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白礬煎方劑中包含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之功效。其可收斂肌膚,抑制瘙癢,適用於濕疹、皮膚瘙癢等病症。
二、解毒止痛:白礬具有一定的解毒止痛作用,可用於治療毒蛇咬傷、燒燙傷等。其能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白礬煎中常與其他藥材配伍,以增強其藥效,達到治療目的。
白礬煎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白礬性寒,善於燥濕止癢,但其苦寒之性容易傷脾胃。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可協同白礬清熱解毒,減緩其對脾胃的損傷。
- 抑菌止癢: 黃連具有抑菌作用,可抑制引起皮膚病的細菌感染。白礬則能收斂止癢,兩者結合可增強療效,更有效地治療濕疹、瘡瘍等皮膚疾病。
白礬煎中包含防風,主要是由於防風具備以下兩點功效,與方劑整體治療目的相符:
- 散風解表: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散風解表之效,可驅散外感風邪,治療風寒感冒、風濕痹痛等症。白礬煎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等症,防風有助於疏散表邪,解除風寒溼邪對關節的侵襲,達到止痛的效果。
- 祛風止痛: 防風還具有祛風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因風邪引起的疼痛,特別是頭風、肢體疼痛等症狀。白礬煎中的白礬具有燥溼收斂的功效,與防風相配,可加強祛風止痛的效果,更有效地緩解風寒溼邪所引起的關節疼痛。
白礬煎方劑中包含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白礬性寒,燥濕止癢,而芒硝性寒,瀉熱通便,兩者合用可加強燥濕止癢的效果,同時能通利腑氣,促進濕熱排出,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 互為引導,提升藥效: 芒硝的通利作用能引導白礬入血,加速其藥效發揮,而白礬的燥濕作用則能輔助芒硝瀉熱通便,形成協同增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白礬煎中包含生地黃,主要是利用其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的作用。
白礬性寒,善於解毒燥濕,但其性燥烈,易傷陰津。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的功效,可緩解白礬的燥烈之性,防止其過度耗損陰液,達到清熱解毒而不傷陰津的效果。同時,生地黃還能滋養肝腎,補益陰血,與白礬的清熱解毒作用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療效。
白礬煎方劑中加入蜂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緩和白礬燥性:白礬性寒涼,且味苦澀,具燥烈之性,容易損傷脾胃。蜂蜜性平味甘,能滋潤脾胃,緩解白礬的燥烈之性,保護腸胃免受損傷。
二、增強藥效:白礬與蜂蜜結合,可以發揮協同作用,提高藥效。蜂蜜能促進白礬的吸收,使其藥力更易於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白礬煎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蜂蜜: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潤腸通便之功。蜂蜜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可益氣補血,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蜂蜜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蜂蜜中含有大量葡萄糖、果糖、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成分可以滋養肺部,促進痰液排出。此外,蜂蜜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生長繁殖,緩解炎症。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芒硝:性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生地黃: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止血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等症狀。清熱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痔瘡、痢疾等症狀。止瀉方面,白礬可以治療痢疾、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燥濕方面,白礬可以治療身重、倦怠、乏力、四肢不溫、皮膚黏膩等症狀。解毒方面,白礬可以治療中毒、熱毒引發的疾病。
總結
白礬煎是中藥方劑之一,具有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眼睫毛根部及眼睛內眼角紅腫疼痛化膿。白礬煎中,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芒硝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蜂蜜具有補氣益血、潤腸通便之功。
傳統服藥法
白礬3分(燒灰), 黃柏(末)3分, 黃連(末)1分, 雄黃1分, 熊膽1錢,朱砂1分。
上為細末。
以水2大盞,調令勻,納瓷瓶中,以重湯煮1日,藥成待冷,用綿濾過。每以銅箸取少許,點眥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白礬煎,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七。 組成:白礬(末)1兩,鉛丹(研)1兩,附子(去皮臍,生爲末)半兩,屋下火煤半兩。 主治:口瘡。
白礬煎, 出處:《聖惠》卷三十三。 組成:白礬3分(燒灰),黃柏(末)3分,黃連(末)1分,雄黃1分,熊膽1錢,朱砂1分。 主治:眼膿漏久不止。
白礬煎, 出處:《聖惠》卷八十九。 組成:白礬1分(燒爲灰),黃連半兩(去須),青錢10文,防風3分(去蘆頭),朴消3分,地黃汁1合,白蜜3分。 主治:小兒緣目及眥爛作瘡腫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