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裹散

棉裹散

MIAN GUO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0.2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脾經 16%
大腸經 12%
胃經 9%
肺經 8%
心經 7%
膽經 7%
三焦經 5%
腎經 5%
小腸經 5%
膀胱經 3%
肝經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膽經
三焦經
腎經
小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棉裹散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當歸具有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棉裹散多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當歸的活血化瘀功效可有效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2. 補血養血:當歸同時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血容量,對於氣血不足引起的虛弱、面色蒼白等症狀具有改善作用。棉裹散中加入當歸,可以補充氣血,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

棉裹散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解毒燥濕的功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肝、胃經,具有顯著的清熱瀉火作用,可有效抑制心火亢盛、肝火上炎、胃火熾盛等症狀。此外,黃連還具有解毒燥濕的功效,能清熱解毒、燥濕止癢,對於濕熱蘊結、皮膚瘙癢等病症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棉裹散中加入黃連,旨在通過其清熱瀉火、解毒燥濕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棉裹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某些皮膚病和結核等疾病。其中,銅綠(化學成分為氫氧化銅)被納入方劑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銅綠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消炎作用,能有效抑制病原體的生長,對於皮膚感染或發炎的病症有很好的輔助療效。其次,中醫理論認為銅綠可疏通經絡,幫助血液循環,促進癒合。此外,銅綠在外用時能形成保護膜,防止外界刺激,減少病竈區域的刺激和摩擦。

然而,使用銅綠時需謹慎,因其重金屬成分可能對身體產生一定的毒性。因此,在方劑的使用上,一定要依照醫師的指導,避免隨意使用,確保安全有效。

總之,銅綠的添加在於其特殊的藥理特性,使棉裹散能更好地達到治療效果,但用藥安全和合規使用同樣重要。

棉裹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收斂止血: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對於外傷出血、潰瘍流血等情況,白礬能收縮血管,促進凝血,達到止血效果。
  2. 燥濕殺蟲:白礬性燥,能燥濕殺蟲。對於濕疹、瘡瘍等因濕熱或蟲毒引起的皮膚病,白礬能起到殺菌止癢的作用,幫助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白礬在棉裹散中扮演著收斂止血、燥濕殺蟲的重要角色,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功效,達到治療效果。

棉裹散中包含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通便: 芒硝性寒,味鹹,入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之效。棉裹散主治熱毒壅盛、腸胃積滯所致的便祕、腹痛、發熱等症狀,芒硝可迅速清熱瀉火,通利大便,緩解腸道積熱,達到涼血解毒、通便止痛的目的。
  2. 引藥下行: 芒硝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將其他藥物引導至腸道,使其藥效更有效地發揮。棉裹散中其他藥物如黃芩、梔子等,也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芒硝的加入,可以幫助這些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棉裹散傳統功效分析

此方主治「眼濕淚爛弦」,即眼瞼邊緣濕爛紅腫、分泌物增多、流淚不止的病症(類似現代「瞼緣炎」或「潰瘍性眼瞼炎」)。此類症狀多因風熱濕毒蘊結或肝脾濕熱上攻所致,需清熱解毒、燥濕斂瘡、活血消腫。


組成藥物與配伍邏輯

  1. 黃連(1錢)

    • 性味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針對目赤腫痛、濕熱壅滯之證,直接清除眼瞼紅腫熱毒。
  2. 銅青(7分)

    • 為礦物藥,性酸澀微寒,能殺蟲收斂、去腐生肌。
    • 外用可治濕瘡潰爛,抑制潰瘍性瞼緣炎的分泌物與糜爛。
  3. 枯礬(4分)

    • 煆白礬而成,燥濕止癢、收斂瘡口。
    • 協同銅青加強斂瘡作用,減少潰瘍滲液。
  4. 當歸(1錢)

    • 性溫味甘,活血養血、消腫止痛。
    • 調和寒涼藥性,促進局部血行,助潰瘍修復。
  5. 樸消(用量原缺)

    • 推測為「芒硝」之別稱,性寒能清熱軟堅、瀉火消腫。
    • 配合黃連增強清熱解毒之效,或外用消散瞼緣硬結。

治療原理推論

  1. 清熱解毒:黃連、樸消主清肝脾濕熱,直接對治病根。
  2. 燥濕斂瘡:銅青、枯礬收濕止爛,針對「濕淚爛弦」之局部潰瘍。
  3. 活血修復:當歸調和血分,避免寒涼藥過於凝滯,促進組織新生。

外用設計:絹包棉裹後以湯泡洗,使藥力緩釋於患處,兼顧清潔與療效,符合眼瞼部位用藥特性。

整體目標:標本兼治,清熱燥濕以止爛,活血收斂以生肌。

傳統服藥法


當歸1錢,黃連1錢,銅青7分,枯礬4分,樸消。
上為細末,用細絹包棉縛緊,每1個約龍眼核大。
要用時將1個用白湯半盞泡洗,1日2次。
方中樸消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眼濕淚爛弦,但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
  • 本方不宜與其他中藥同時服用,以免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相同名稱方劑


棉裹散, 出處:《銀海精微》卷上。 組成:當歸1錢,黃連1錢,銅青7分,枯礬4分,朴消。 主治:眼濕淚爛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