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臍方

蒸臍方

ZHENG QI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扶夀精方》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寒 (0.6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9%
心經 22%
腎經 18%
脾經 16%
肺經 6%
膀胱經 6%
肝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蒸臍方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蒸臍方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乳香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2. 引藥入經: 蒸臍方以臍部爲施藥部位,乳香具有通絡行氣、引藥入經的作用。通過蒸汽燻蒸,乳香的藥效能夠更好地滲透進皮膚,經由臍部進入人體,發揮治療作用。

蒸臍方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沒藥性溫,味苦辛,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臍部為任脈循行之地,蒸臍方常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腹痛、腰痛、婦科疾病等,而沒藥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2. 溫通經絡: 沒藥能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對於寒凝氣滯導致的疼痛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蒸臍方通過藥物蒸燻臍部,可以溫通任脈,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溫通經絡、消散寒凝的目的。

蒸臍方中加入大青鹽,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

大青鹽性寒,味苦鹹,入肺、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其藥性偏寒,可有效抑制體內熱毒,並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蒸臍方通常用於治療外傷感染、燒燙傷、跌打損傷等病症,而大青鹽的清熱解毒功效正好可以針對這些病症的病因,達到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的效果。

蒸臍方中包含續斷,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腎壯骨,強筋健骨: 續斷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之功效。臍為腎之門戶,蒸臍方以續斷溫補腎氣,增強腰膝力量,對於腰膝痠軟、筋骨疼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續斷還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蒸臍方通過溫熱藥物作用於臍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氣血運行,有助於治療因氣血瘀滯引起的腰腿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蒸臍方中加入麝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通經活絡,散寒止痛:麝香性溫,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之效。蒸臍方以麝香配合其他藥物,可促進藥力滲透至局部,有效緩解經絡瘀阻、寒邪入侵導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2. 引藥入臍,直達病所:臍為神闕,為先天之氣匯聚之處,藥物經由臍部吸收,可直達病所,提高藥效。麝香氣味芳香,可引導藥力經由臍部滲透至臟腑,達到治療效果。

因此,蒸臍方中加入麝香,可有效增強藥效,達到治療疾病之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蒸臍方」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蒸臍方主要功效為「卻疾延年」,具體主治包括:

  • 上部火或腹心宿疾
  • 婦人月信不調、赤白帶下
  • 男子遺精白濁
  • 風熱鬱於腠理之症

此方通過臍部(神闕穴)施藥並結合灸法,達到治療目的。

組成邏輯推理與可能功效

方劑組成

  • 蕎麥(外圈載藥)
  • 乳香、沒藥: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 蝦鼠糞(一頭尖)、兩頭尖:一般認為具有溫通經絡作用
  • 青鹽:軟堅散結,引藥入腎
  • 川續斷:補肝腎,續筋骨
  •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通經
  • 槐皮(覆蓋用):清熱涼血

治療原理分析

  1. 臍療法機理:神闕穴為任脈要穴,與全身經絡臟腑相通。藥物通過臍部吸收,能直接作用於三焦,調和陰陽。

  2. 藥組配伍

    • 活血通絡:乳香、沒藥配伍,加強活血化瘀功效,適合氣血不暢的月經病及遺精白濁。
    • 溫通作用:蝦鼠糞、兩頭尖等藥物多具溫通之性,可祛除腠理風熱鬱滯。
    • 補益肝腎:川續斷針對下元不足之遺精、帶下提供補益作用。
  3. 灸法增效:艾灸溫熱刺激配合藥物滲透,一方面增強藥物吸收,另一方面通過溫熱效應促進氣血運行,達到「腹內微作聲」的氣機調動效果。

  4. 整體調節:此方體現了「通補兼施」的治法,既用活血通絡藥祛除病理產物,又用補益藥固護正氣,符合「卻疾延年」的總體功效定位。

此方特色在於外治法與內治理論的結合,通過經絡-穴位-藥物的多重作用機制調理全身。方中藥物多具走竄之性,符合治療「鬱熱在腠理」的病理特點。

傳統服藥法


蕎麥(以水和為一圈,徑寸余,臍大者,經2寸)2錢,乳香2錢,沒藥2錢,蝦鼠糞(即一頭尖)2錢,青鹽2錢,兩頭尖2錢,川續斷2錢,麝香1分。
卻疾延年。
上各為末,入蕎麥圈內,置臍上,上覆槐皮(去粗,半分厚),加豆大艾炷,灸至腹內微作聲為度,不可令內痛,痛則反損真氣,槐皮覺焦即更新者,每年中秋日蒸一次。若患風氣有鬱熱在腠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白帶遺精陰道炎前列腺炎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精囊炎(精囊炎性疾患)子宮頸炎多痰尿中混挾精液小便渾濁不清赤白帶

相同名稱方劑


蒸臍方, 出處:《證治寶鑑》卷八。 組成:夜明砂、麝香。 主治:脾瀉。

蒸臍方, 出處:《衛生鴻寶》卷一。 組成:五靈脂(生)8錢,青鹽(生)5錢,鼠糞(微炒)3錢,木通3錢,夜明砂(微炒)2錢,蔥頭(乾)2錢,乳香1錢,沒藥1錢,麝香少許。 主治:一切沉寒痼冷,血瘀氣滯之疾。

蒸臍方, 出處:《扶夀精方》。 組成:荞麥(以水和爲一圈,徑寸餘,臍大者,經2寸)2錢,乳香2錢,沒藥2錢,蝦鼠糞(即一頭尖)2錢,青鹽2錢,兩頭尖2錢,川續斷2錢,麝香1分。 主治:卻疾延年。主治:上部火或腹心宿疾,婦人月信不調,赤白帶下,男子遺精白濁,或風熱鬱於腠理。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