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臍延齡種子方

熏臍延齡種子方

XUN QI YAN LING ZHONG ZI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學正印》卷上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寒 (0.7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1%
心經 18%
脾經 18%
腎經 18%
膀胱經 6%
肺經 6%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膀胱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燻臍延齡種子方中使用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通經絡:五靈脂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的功效。燻臍時,藥力可透過臍部滲透至腹腔,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運行,從而延緩衰老。
  2. 溫陽補腎,益精填髓:五靈脂亦有溫陽補腎、益精填髓之效。腎藏精,主生殖,與人體的衰老息息相關。通過燻臍將五靈脂的藥力導入腎經,可滋補腎精,延緩衰老。

燻臍延齡種子方中加入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肝腎、強筋骨:續斷味甘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續筋接骨之效。對於年老體衰、筋骨不健者,可增強其體質,延緩衰老。
  2. 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續斷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絡之效,能改善因寒凝血瘀導致的腰膝痠軟、肢體麻木等症狀,從而提高身體機能,延緩衰老。

綜上所述,續斷加入燻臍延齡種子方,可起到補益肝腎、強筋骨、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的功效,有助於延緩衰老,提高人體生命活力。

燻臍延齡種子方中加入乳香,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臍部為人體重要穴位,經絡匯聚,使用乳香可改善氣血流通,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延緩衰老。
  2. 溫通經絡: 乳香能溫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有助於提升身體機能,延年益壽。燻臍方式可將藥物直接作用於臍部,使其藥力滲透至身體深處,達到溫通經絡、延緩衰老的效果。

燻臍延齡種子方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補腎陽,助陽氣下行: 沒藥味辛、苦,性溫,入肝、腎經。其能溫補腎陽,促進氣血運行,並有助於陽氣下行至臍部,溫煦脾胃,改善因腎陽虛衰導致的虛寒症狀。

2. 溫經止痛,消瘀散結: 沒藥具有溫經止痛,消瘀散結的作用。其能溫通經絡,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部疼痛,並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臍周瘀血,達到溫補腎陽,延緩衰老的目的。

燻臍延齡種子方中加入大青鹽,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大青鹽性寒,味苦鹹,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效。燻臍時,大青鹽的藥力可透過臍部滲透入體內,有助於清除體內熱毒,改善因熱毒積聚而引起的各種疾病,例如青春痘、濕疹等。

二、引導藥力,促進吸收: 大青鹽具有引導藥力向外發散的作用,可以促進其他藥材的藥力透過臍部滲透入體內,並達到更好的療效。同時,大青鹽亦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藥物的吸收。

燻臍延齡種子方中加入麝香,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通經活絡,溫補腎陽: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具有通經活絡、開竅醒神、溫補腎陽之效。燻臍能直接將藥力導入腎俞穴等重要穴位,促進氣血運行,溫補腎陽,延緩衰老。
  2. 引藥入腎,益精補髓: 麝香具有開竅走竄之性,能引導其他藥物直達腎臟,以益精補髓,增強體質,延年益壽。

總而言之,麝香在燻臍延齡種子方中發揮著通經活絡、溫補腎陽,以及引藥入腎的功效,有助於延緩衰老,增進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熏臍延齡種子方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男女生殖功能衰弱及虛損之證,核心在於「溫通下元,調和氣血」:

  • 男性方面:針對「下元虛損」所致遺精、腰膝痠軟、陽痿不育,反映腎陽不足、精關不固之病機。
  • 女性方面:主治月經失調、帶下(赤白帶)、宮寒不孕,此為衝任虛寒、胞宮失溫之象。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

  1.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 五靈脂(活血止痛)、乳香、沒藥(行氣活血)能疏通經絡,化解臟腑「停邪」與三焦「宿疾」。
    • 兩頭尖(草烏頭,具散寒通痹之效)助驅逐深伏寒濕。
  2. 補腎固精、溫煦下焦

    • 川續斷補肝腎、強筋骨,針對腰軟遺精;青鹽引藥入腎,暖水臟。
  3. 香竅開閉、激發元陽

    • 麝香穿透力強,能「通百脈、開毛竅」,助藥力上達巔頂(泥丸)、下至足心(湧泉)。
    • 紅鉛(古法穢濁之品,今已棄用)原意為「先天純陽之精」,古代用以激發性機能。
  4. 外治灸法增效

    • 臍為「神闕穴」,藉艾灸溫熱之力,使藥性直透經絡,結合槐樹皮(清熱兼固藥性),共奏「撤邪驅疾」之效。

邏輯推論:從「通補兼施」到種子延齡
此方以「通」為用(活血藥+麝香)、以「補」為本(續斷+青鹽),透過外治法溫通下焦,改善氣血循環,使胞宮或精室得養。中秋時節施灸,應合自然界陽氣收斂之機,助人體藏精固本。古人認為「百脈和暢」則生殖機能自復,體現「從通調中求補益」的治療邏輯。

傳統服藥法


五靈脂2錢,川續斷2錢,兩頭尖2錢,乳香2錢,沒藥2錢,青鹽2錢,麝香1分,紅鉛1分。
能令百脈和暢,毛竅皆通。上至泥丸,下達湧泉,撤臟腑之停邪,驅三焦之宿疾。
上為末。
每年中秋日,令人食飽仰臥,用莜麥面湯和,搓成條,圈於臍上,徑過寸許,如臍大者,再闊之,以前藥末實其中,用槐樹皮1塊,削去粗皮,只用半分厚,覆圈藥之上。如豆大艾壯灸之,但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含有麝香,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遺精陰道炎白帶女性不孕症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男性勃起障礙子宮頸炎腰膝軟弱無力赤白帶

相同名稱方劑


熏臍延齡種子方, 出處:《醫學正印》卷上。 組成:五靈脂2錢,川續斷2錢,兩頭尖2錢,乳香2錢,沒藥2錢,青鹽2錢,麝香1分,紅鉛1分。 主治:能令百脈和暢,毛竅皆通。上至泥丸,下達湧泉,撤臟腑之停邪,驅三焦之宿疾。主治:男子下元虛損,遺精腰軟,陽事不舉,中年無子者;女子月信不調,赤白帶下,子宮寒冷,久不成胎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