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痛丸

XUN T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得效》卷十八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2.1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1%
脾經 31%
心經 24%
腎經 12%
肝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尋痛丸是一種常見於中藥方劑的配方,主要用於緩解疼痛,其組成中包含了烏頭。烏頭,具有強烈的毒性,但同時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祛風止痛、活血通經的功能。它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烏頭鹼,這些成分能夠通過抑制神經傳導來減輕疼痛,特別是在關節疼痛和神經痛方面具有顯著的療效。

然而,由於烏頭的毒性,使用時必須謹慎,通常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調配並使用。尋痛丸的其他成分往往能夠協同烏頭的效用,增強止痛效果,並且減少其副作用。此外,正確的劑量和配伍可降低毒性風險,充分發揮其治療效能。因此,烏頭的使用雖需小心,卻也因其特殊特性使得尋痛丸成為一種有效的止痛方劑。

尋痛丸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乳香性溫,味辛,入肝、心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起到止痛消腫的作用。
  2. 行氣止痛:乳香還能行氣止痛,對於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如胸悶氣短、腹痛等,乳香能疏通經絡,使氣血流通,達到止痛的效果。

因此,尋痛丸中加入乳香,能有效緩解疼痛,尤其針對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起到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

尋痛丸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止痛: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疼痛、瘀血腫痛等症狀,能起到緩解作用。
  2. 生肌斂瘡:沒藥亦有生肌斂瘡的功效,對於外傷導致的創口,能促進傷口癒合。尋痛丸中加入沒藥,不僅能緩解疼痛,還能促進創口癒合,有利於患者的康復。

尋痛丸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

五靈脂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藥性溫和,能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對於尋痛丸所針對的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五靈脂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減輕疼痛,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尋痛丸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一、開竅止痛: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腎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其芳香走竄之性,能快速穿透血腦屏障,直達病竈,解除經絡阻滯,緩解疼痛。

二、活血化瘀: 麝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有助於消腫止痛,並能化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尋痛丸中加入麝香,有助於提高藥效,達到快速止痛、活血化瘀的效果。

主治功效


尋痛丸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

  • 烏頭:溫陽散寒,除濕止痛。
  • 乳香: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 沒藥:活血止痛,收斂生肌。
  • 五靈脂:行氣活血,止痛消積。
  •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散結。

主治

  • 跌打損傷,疼痛難忍: 這是尋痛丸最主要的功效,適用於各種跌撲閃挫、墜壓傷折等導致的劇烈疼痛,無論是新傷還是陳舊性損傷。
  • 中風癱瘓,口眼喎斜: 尋痛丸可用於風邪中絡導致的中風後遺症,如肢體癱瘓、口角歪斜、言語不利等。
  • 風寒濕痹,肢體疼痛: 尋痛丸對風寒濕邪侵襲經絡關節導致的肢體疼痛、麻木、活動不利等症狀也有療效,例如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疼痛等。
  • 瘡瘍腫痛,膿血浸漬: 尋痛丸還可用於治療瘡瘍腫痛,尤其是伴有膿血浸漬、久不收口的瘡瘍。

治療原理

尋痛丸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方中乳香、沒藥、五靈脂、麝香均為活血化瘀的要藥,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阻滯,從而緩解疼痛。特別是乳香和沒藥合用,其活血止痛的功效更強。
  2. 溫經散寒,除濕止痛: 烏頭性味辛熱,具有溫經散寒、除濕止痛的功效,可驅散侵入經絡的寒濕邪氣,緩解寒濕痹痛。
  3. 行氣活血,消腫止痛: 五靈脂具有行氣活血的功效,可以疏通氣機,促進氣血運行,從而消除腫脹,緩解疼痛。
  4. 開竅醒神,通絡止痛: 麝香辛香走竄,具有開竅醒神、通絡止痛的功效,可以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並有助於改善中風後遺症。

總結

尋痛丸是一個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為主要功效的方劑,適用於多種原因引起的疼痛,特別是跌打損傷和風寒濕痹。其治療原理是通過活血化瘀、溫經散寒、行氣活血、開竅醒神等多種途徑,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然而,具體應用時還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辨證施治。

傳統服藥法


五靈脂1兩,草烏(炮)1兩,杏仁1兩,沈香5錢,木香5錢,麝香1錢。
腫毒,去杏仁、沈香、木香,加桃仁、乳香、沒藥各等分,燒酒下。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溫黃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尋痛丸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尋痛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十。 組成:杜仲(去粗皮,薑汁炒)2兩,當歸(去蘆,酒浸)半兩,玄胡索半兩(炒)。 主治:腰背並骨節因撲損疼痛發作。

尋痛丸, 出處:《外科大成》卷四。 組成:五靈脂1兩,草烏(炮)1兩,杏仁1兩,沉香5錢,木香5錢,麝香1錢。 主治:遍身走註疼痛,並一切腫毒疼痛。

尋痛丸, 出處:《得效》卷十八。 組成:草烏(去皮尖,生用)3兩,乳香(火熨)3兩,沒藥(火熨)3兩,五靈脂3兩,生麝香少許。 主治:止痛清心,行氣活血。主治:損傷疼痛難禁者。

尋痛丸, 出處:《禦藥院方》卷八。 組成:棕櫚皮(燒存性)1兩半,皂角子仁2兩(炒),當歸(去蘆頭)1兩,乳香(别研)1兩,沒藥(别研)1兩,川山甲1兩,木香半兩,麝香2兩(别研)。 主治:除疼痛。主治:走註流濕襲經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