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珍散

真珍散

ZHEN ZHE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2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4.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脾經 21%
胃經 17%
腎經 16%
心經 10%
膀胱經 6%
肝經 6%
肺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膀胱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真珍散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陽散寒:附子性溫熱,具有溫陽補火、散寒止痛之功效,能有效驅散體內寒邪,溫暖臟腑,改善因寒氣導致的四肢冰冷、腹痛、腰膝酸軟等症狀。
  2. 扶正祛邪:附子入心、腎經,能補益心腎陽氣,提高人體抵抗力,抵禦外邪入侵,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在真珍散中,附子與其他藥材配伍,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溫陽散寒、扶正祛邪的效果。

真珍散中包含半夏,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降逆止嘔: 半夏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化痰散結之效。真珍散主治痰熱壅肺,咳嗽氣喘,胸悶胸痛等症,而半夏可降胃氣上逆,止嘔逆痰湧,配合其他藥物更能有效緩解咳喘等症。
  2. 燥濕化痰: 半夏性燥,善於燥濕化痰,能化解痰濕阻滯肺氣,使呼吸通暢,配合其他藥物更能增強清熱化痰的效果。

總而言之,半夏在真珍散中起著降逆止嘔、燥濕化痰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痰熱壅肺、咳嗽氣喘等症狀。

真珍散中加入滑石,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滑,能清熱利濕,解暑止渴,適用於暑熱內蘊、濕熱下注引起的各種症狀,如口渴、小便不利、腹脹、腹痛等。真珍散主要用於治療暑熱傷津、濕熱內蘊所致的口渴、小便不利等症,滑石的清熱利濕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利尿通淋: 滑石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能促進尿液排出,治療小便不利、尿路感染等病症。真珍散中加入滑石,可以促進體內濕熱的排出,緩解小便不利等症狀。

真珍散方中包含鐘乳石,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鐘乳石性寒,味甘,入肝、腎經,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症狀,如口舌生瘡、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
  2. 生津止渴: 鐘乳石亦有生津止渴之功,可緩解口乾舌燥、津液不足等症狀,有助於改善因熱毒內蘊而引起的口渴現象。

因此,真珍散方中加入鐘乳石,旨在發揮其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藥效,配合其他藥物共同治療相關疾病。

真珍散中含有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1. 鎮心安神: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其所含的硫化汞能抑制神經系統興奮,達到安神定志之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2. 清熱解毒:硃砂亦有清熱解毒之效。對於因熱毒入侵而引起的各種炎症,如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可起到一定的消炎解毒之效。

然而,硃砂亦有毒性,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使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真珍散」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真珍散」主治情志失調(如喜怒無常、憂思過度)導致的臟氣鬱結,進而引發痰飲積聚。其臨床表現包括:

  1. 胸腹症狀:胸脅脹滿、腹痛,反映氣機壅滯與痰濕內停。
  2. 寒熱失調:憎寒發熱,屬氣鬱化熱或陽氣不宣之象。
  3. 吐瀉交作:痰飲上逆則嘔吐,下迫則泄瀉,與《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中「痰飲攻竄」之病機相近。

此方針對「情志→氣鬱→痰飲→臟腑功能紊亂」的病理鏈條,屬「調氣化痰、溫陽散結」之劑。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

1. 君藥:附子(一生一炮)

  • 生附子:大辛大熱,速散陰寒,通陽破結,針對「憎寒腹痛」之急症。
  • 炮附子:溫補脾腎之陽,助氣化以消痰飲,治本以杜絕痰飲再生。
  • 配伍用意:一生一炮,標本兼顧,既急開陰凝,又緩補陽虛。

2. 臣藥:半夏、滑石

  •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直接化解「涎飲胸滿」之主症,輔附子開痰結。
  • 滑石:甘淡滲濕,引痰飲從小便出(佐以木通、茅根時更增利濕之效),與半夏形成「化痰→導邪外出」的協同作用。

3. 佐藥:鐘乳石、辰砂

  • 鐘乳石:溫肺納氣、固攝下焦,防止附子、半夏辛散太過,兼治痰飲久積之虛喘。
  • 辰砂:鎮心安神,針對情志失調所致的「心神不寧」,暗合「憂思兼并」之病源。

4. 使藥:生薑、香薷、蜜

  • 生薑:和中止嘔,制附子之毒,助半夏化痰。
  • 香薷:辛溫芳香,外散表邪(憎寒)、內化濕濁,尤宜夏月痰濕兼表證者。
  • :緩和諸藥燥烈之性,調和藥味。

配伍邏輯與整體功效

  1. 溫陽化飲:附子、半夏、鐘乳石形成「溫→化→固」的痰飲消除鏈,解決陽虛痰凝的根本。
  2. 分消痰濕:滑石利水、半夏燥濕,使痰飲從二便分消。
  3. 調暢氣機:香薷宣透、辰砂鎮靜,一散一收,調節情志所致的氣機逆亂。

此方結構嚴謹,從「情志→氣鬱→痰濕→症狀」層層破解,體現中醫「治病求本」的思維,尤適用於寒濕痰飲兼氣鬱之複雜病機。

傳統服藥法


附子2個(一生一炮,各去皮臍),半夏(湯浸21宿,洗去滑)1兩半,滑石半兩,成煉鐘乳半兩,辰砂3錢(別研)。
小便不利,加木通、茅根煎。
上為末。
每服2錢,水2盞,加生薑7片,香薷二三葉,蜜半匙,煎至7分,食前冷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溫,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容易生氣容易焦慮恐懼容易憂鬱多痰發燒及發冷

相同名稱方劑


真珍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二。 組成:附子2個(一生一炮,各去皮臍),半夏(湯浸21宿,洗去滑)1兩半,滑石半兩,成煉鍾乳半兩,辰砂3錢(别研)。 主治:喜怒不常,憂思兼併,致臟氣鬱結,漸積涎飲,胸脹滿悶,或腹疼痛,憎寒發熱,吐痢交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