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丹素丹方劑中包含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可平心氣、定神志,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
- 解毒止痛: 硃砂亦有解毒止痛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瘡瘍、蛇蟲咬傷等。
然而,硃砂含有汞元素,長期服用可能造成汞中毒,因此,丹素丹方劑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使用。
丹素丹方劑中使用滑石,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理作用:
-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入膀胱經,能清熱利濕,利尿通淋。對於丹素丹所治療的濕熱蘊結,小便不利等症狀,滑石有助於清熱解毒,促進排泄。
- 滑利腸道: 滑石質地滑潤,能潤腸通便,有助於排除腸道積熱,減少濕熱蘊結。此作用對於丹素丹治療的濕熱下注,導致的腹痛、便祕等症狀,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滑石在丹素丹方劑中,發揮了清熱利濕、滑利腸道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濕熱蘊結所導致的相關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丹素丹」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
丹素丹由兩味藥材組成,分別為:
- 紅砂(透明硃砂):具安神定志、清熱解毒、鎮靜止痛、祛痰開竅、養心安神、醒腦提神、平肝熄風、化痰散結、清虛火、解毒殺蟲之功。
- 滑石:具清熱解暑、利水通淋、除濕消積、清肺化痰、潤腸通便、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消腫散瘀、解熱鎮痛、生津止渴之效。古籍中載其主治「遠年結毒」。
主治功效:
根據《醫宗說約》所述,「丹素丹」專治「遠年結毒」。所謂「結毒」,是指瘡毒在初起之時未經有效發散,反因藥火燻蒸、或輕粉內拔、或點藥收斂等因素,導致毒邪沉積於骨髓,日久外攻。此病初期表現為筋骨疼痛,逐漸腫起,發作部位不固定,可能出現鼻崩脣缺、咽塞喉疼、手足拘攣等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丹素丹以紅砂及滑石為君臣佐使,二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化瘀散結之功,其治療原理如下:
清熱解毒,疏通經絡: 紅砂具有清熱解毒之性,能清除積聚於體內的熱毒,滑石亦能清熱解毒,兩藥合用,能有效清除瘡毒之根源。紅砂並能安神定志、祛痰開竅,可使經絡氣血暢通,有助於毒邪的疏散與排出。
化瘀散結,消腫止痛: 滑石具消腫散瘀之功,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化解因毒邪積聚而形成的腫塊。紅砂亦能鎮靜止痛,可緩解因結毒引起的筋骨疼痛。兩藥合用,可加速病竈之消散,並減輕患者痛苦。
針對「遠年結毒」: 滑石古時即有「遠年結毒」之主治功效,搭配紅砂之解毒、鎮痛之效,更可針對久病不癒、毒邪深沉的病症,發揮其藥效。
總結:
丹素丹以紅砂、滑石兩味藥物為主,針對「遠年結毒」這種病程長、毒邪深重的病症。其治療原理是通過清熱解毒、疏通經絡,化瘀散結、消腫止痛,雙管齊下,達到清除毒邪、緩解症狀的目的。此方藥簡力專,能有效治療因瘡毒久積所致的筋骨疼痛、腫塊等病症。
傳統服藥法
透明朱砂(大塊者佳)3兩(研細,水飛9次),桂府滑石(結白者佳)2兩(研細,水飛9次)。
各曬乾,每用朱砂3錢,滑石7錢,為極細末,分三十服。每用土茯苓1斤,洗淨打碎,先用半斤,鋪平砂罐內,做一小窩,將大者一個挖一孔,入藥一服於孔內,再放半斤在上,用水6碗,以箸刻垠記定,再加水6碗,煎至6碗水垠,取起濾清,再將前滓煎水6碗,至3碗,先後共9碗。
1日內不拘時候溫服,不可間斷,間1日要補3日,服完30服,終身不發。
忌食火酒、豬頭、糟物、海昧、茶、醋、薑、椒、蒜、牛、羊、雞、鵝、豆、面、魚,不忌豬肉、肝、肺、腰子、鴨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丹素丹, 出處:《醫宗說約》卷六。 組成:透明朱砂(大塊者佳)3兩(研細,水飛9次),桂府滑石(結白者佳)2兩(研細,水飛9次)。 主治:遠年結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