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花散

芫花散

YUAN HUA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偏寒 (0.52)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0%
肺經 20%
脾經 20%
腎經 20%
膀胱經 20%
大腸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芫花散中包含芫花,主要基於其 辛溫燥烈 的藥性,針對特定的病症起到治療作用。

芫花 性溫,味辛,具有 祛風散寒、溫經通絡 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痺痛、寒濕凝滯等病症,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此外,芫花還有 燥濕止癢 的作用,對於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病也有療效。

因此,芫花散中加入芫花,正是利用其藥性,針對特定的病症,起到 溫經散寒、祛風止癢 的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芫花散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實喘」,病機為肺氣壅脹、喘急氣逆,兼見心胸滿悶。按中醫理論,「實喘」多因外邪犯肺或痰濁內阻,導致肺氣宣降失常,氣機壅滯而上逆。方中「肺氣脹」一語,提示病位在肺,氣機閉鬱;「心胸滿」則反映氣滯已影響上焦,可能兼有痰阻或寒凝。整體屬邪實為患,需瀉肺逐飲、理氣開鬱。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探討

  1. 芫花(醋炒)為君
    芫花性辛溫,有毒,醋炒減其峻烈之性。功能瀉水逐飲,尤善祛胸脅痰飲,《本經》載其「主咳逆上氣」。此處用於攻逐肺中水飲痰濁,解肺氣壅閉之急,為治標之主藥。

  2. 吳萸、川烏為臣
    吳茱萸辛熱,散寒降逆,溫通胸陽,助芫花化飲;川烏大辛大熱,祛風散寒、溫經止痛,二者協力解除寒凝氣滯所致之心胸滿悶,並溫化寒痰水飲。

  3. 柴胡、秦艽為佐
    柴胡疏肝解鬱,升清降濁,調暢氣機以助肺氣宣降;秦艽苦平,祛風濕、通絡止痛,可能用於兼見風濕痹阻或痰阻經絡之證,或藉其「通」性助氣血運行。

  4. 白僵蠶、巴戟為佐使
    白僵蠶辛鹹,化痰散結、熄風止痙,可緩解喘急之風痰交阻;巴戟天甘溫補腎陽,寓「子病治母」之意,防瀉肺傷腎,且納氣歸元以助平喘。

配伍特點與原理
全方以「瀉肺逐飲」為核心,結合「溫散寒凝」「疏暢氣機」及「標本兼顧」之法。峻藥(芫花、川烏)與調理藥(柴胡、巴戟)並用,既攻逐實邪,又防耗傷正氣。酒送服可助藥力上行,加強溫通之效。

推理可能功效延伸
此方除主治肺氣壅實之喘,恐亦適用於:

  • 寒痰水飲停聚胸膈,咳喘痰白稠者
  • 寒濕痹阻兼見胸悶氣逆者
    惟須注意,其組成含峻烈有毒之品,臨證需嚴格辨證屬寒實之候方可施用。

傳統服藥法


芫花(醋炒)、吳萸、秦艽、白僵蠶、柴胡、川烏、巴戟。
上為末。
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氣喘陰道炎胰臟炎瘧疾白帶子宮崩漏心內膜炎膽囊炎子宮下垂心包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二尖瓣狹窄嘔吐腎絲球腎炎

相同名稱方劑


芫花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三。 組成:芫花根。 主治:小兒瘧疾。

芫花散, 出處:《得效》卷十七。 組成:陳芫花1握,甘草節5錢。 主治:牙疼。

芫花散, 出處:《婦科玉尺》卷二。 組成:芫花(醋炒)、吳萸、秦艽、白僵蠶、柴胡、川烏、巴戟。 主治:妊娠非娠,是得鬼胎,形如抱甕者。

芫花散, 出處:《百一》卷五。 組成:芫花(不以多少,米醋浸1宿,去醋,炒令焦黑,爲細末)、大麥面各等分。 主治:實喘。肺氣脹,喘急,心胸滿者。

芫花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 組成:芫花1兩(醋拌,炒令乾),當歸1兩半(銼,微炒),薑黃1兩,肉桂3分(去皴皮),蓬莪朮1兩,淩霄花半兩(醋拌,微炒)。 主治:産後惡露不下,或時心腹疼痛不可忍。

芫花散, 出處:《千金》卷十二。 組成:芫花10分,桔梗10分,紫菀10分,大戟10分,烏頭10分,附子10分,天雄10分,白朮10分,荛花10分,狼毒10分,五加皮10分,莽草10分,王不留行10分,栝樓根10分,栾荊10分,踯躅10分,麻黃10分,白芷10分,荊芥10分,茵芋10分,石斛7分,車前子7分,人參7分,石長生7分,石南7分,萆薢4分,牛膝4分,蛇床子4分,菟絲子4分,狗脊4分,蓯蓉4分,秦艽4分,藜蘆5分,薯蕷2分,細辛2分,當歸2分,薏苡仁2分,乾地黃2分,川芎2分,杜仲2分,厚朴2分,黃耆2分,乾薑2分,芍藥2分,山茱萸2分,桂心2分,吳茱萸2分,黃芩2分,防己2分,五味子2分,柏子仁2分,遠志2分,蜀椒2分,獨活2分,牡丹2分,橘皮2分,通草2分,柴胡2分,藁本2分,菖蒲2分,茯苓2分,續斷2分,巴戟天2分,食茱萸2分。 主治:少服內消,便爲補益,兼逐諸疴;加增服之,令使吐下,泄去惡物,以盡病源。凡在世人有虛損陽衰,消瘦骨立者,服之非常補益,旬月之間肌膚充悅,顔色光澤,髓溢精滿,少壯一等。凡眾疴萬病皆除之。主治:一切風冷痰飲,積(??)宿食,癥癖痎瘧,風病歷節,虛損陽衰,消瘦骨立,噎膈冷痢,(疒頹)痔疝瘕,奔豚冷氣,中惡注忤,瘴氣蠱毒,以及婦人帶下崩中,月水前後不調,乍多乍少,月閉不通,冷病不産,子宮下垂諸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