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花散

麥花散

MAI HUA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偏寒 (0.52)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0%
肺經 20%
脾經 20%
腎經 20%
膀胱經 20%
大腸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麥花散中包含芫花,主要基於其攻毒散結之效。

芫花味辛、苦,性溫,入肺、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消腫止痛、攻毒散結的功效。臨牀應用於風寒濕痹、水腫、瘰癧、瘡瘍等症。

麥花散作為治療瘰癧、痰核等疾病的常用方劑,芫花的存在有助於消散結核,化解痰濁,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攻毒散結之效,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麥花散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見載於古代醫籍,主治「肺氣脹實,喘急胸滿」,其病機關鍵在於肺氣壅滯,宣降失常。肺主氣司呼吸,若氣機壅塞,則見胸悶喘促;「脹實」一詞,更提示病性偏實,可能伴痰濁或水飲內停,阻遏氣道。此證常見於痰飲內阻、氣逆不降之實喘,或外邪閉肺所致胸滿氣逆。

組成與方義探討

  1. 大麥面

    • 性味甘涼,入脾胃經,傳統用於和胃消積,緩急調中。《食療本草》載其「平胃止渴,消食療脹」。本方取大麥面,或取其緩和之性,既能制芫花之峻烈,又能健脾助運,間接益肺(培土生金),防瀉水傷脾。
  2. 芫花(醋製)

    • 性辛溫有毒,歸肺、脾、腎經,為峻下逐水藥,傳統用於胸脅停痰蓄飲。《本經》言其「主咳逆上氣,喉鳴喘」。醋浸後減毒,炒乾增強溫通之性,旨在瀉肺中水飲痰濁,開壅塞而平喘滿。其辛散之性,能宣肺氣之鬱閉,溫化水飲以治標。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瀉肺逐飲為主,佐以調中為輔」,體現攻邪兼顧護脾胃的思路:

  • 峻瀉水飲:芫花為君,直折肺中痰飲水氣,解除氣道阻塞,緩解喘滿。
  • 調和藥性:大麥面為佐,緩和芫花毒性,並健脾防瀉下傷正,符合「攻邪不傷脾胃」之旨。
  • 給藥特色:柳枝煎湯送服,柳枝性苦寒,能清熱利濕,或助芫花宣通肺氣,亦具引經之意。

適用情境推測
此方當用於水飲射肺之實證,症見喘咳痰多、胸脅脹滿、舌苔滑膩、脈弦滑者。然因芫花瀉下力猛,須確診無正氣虛弱方可投之,體現古人「專病專藥」之思路。

總結
麥花散以逐水瀉肺為核心,通過瀉壅實、化痰飲以治急標,簡潔而力道專一,符合古代「單方驗方」對治實證之特色。然其配伍注重毒藥制衡(醋製、大麥調和),反映中醫「猛藥慎用」的智慧。

傳統服藥法


大麥面、芫花(醋浸1宿,煮乾,炒)各等分。
上為末。
每服1錢,食後柳枝煎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氣喘腹部腫大

相同名稱方劑


麥花散,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五。 組成:大麥面、芫花(醋浸1宿,煮乾,炒)各等分。 主治:肺氣脹實,喘急胸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