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痰神應丹

開痰神應丹

KAI TAN SHEN YING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偏寒 (0.52)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0%
肺經 20%
脾經 20%
腎經 20%
膀胱經 20%
大腸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開痰神應丹中含有芫花,主要基於其辛溫燥烈的特性,能有效宣肺化痰。芫花性溫,味辛,入肺經,能溫肺散寒,宣肺止咳,適用於寒痰阻肺、咳喘痰多者。同時,芫花亦有利水消腫之效,對於痰液黏稠難以咳出者,能化痰排痰,起到較好的治療作用。然而,芫花毒性較大,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使用,避免過量或長期服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開痰神應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痘疹咽下有瘡壅塞者」。痘疹(如天花、麻疹等)發病過程中,若熱毒壅滯於咽喉,易形成瘡腫,導致氣道阻塞、痰涎黏稠難出,甚至呼吸困難。此方以「開痰」為名,旨在化解痰涎壅塞,疏通氣道,使瘡毒得以消散,咽喉通利。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方中僅用 直芫花一錢,其炮製與用法關鍵如下:

  1. 炒過,弗令焦,焙乾為末

    • 芫花生用毒性峻烈,炒製可減緩其烈性,保留化痰逐水之效,避免過度刺激黏膜。
    • 「弗令焦」意指火候需精準,焦則藥性走偏,反損功效;焙乾研末利於細微劑量控制。
  2. 每服3-4釐(約0.1-0.13克),白湯下

    • 劑量極輕,反映其藥性猛烈,需慎用。白湯(溫水)送服,助藥力溫和下行。

三、藥理邏輯推論

  1. 芫花之性用

    • 《神農本草經》載芫花「主咳逆上氣,喉鳴喘,咽腫短氣」,其性辛溫,善瀉水飲、破痰癖。
    • 此處取其「開痰」特性,針對痘疹熱毒挾痰,膠結咽喉之症。芫花能宣洩水濕、搜逐痰涎,使黏滯之痰從二便分消,咽喉壅塞自解。
  2. 治療原理

    • 痘疹咽瘡多因火毒上攻,痰熱互結。芫花雖性溫,然其「以毒攻毒」之效可破痰結,間接助熱毒外泄。
    • 微量使用意在「開通」而非瀉下,避免傷正,符合「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之理。

四、延伸思考
此方「單行」之力顯著,體現古人對急症(如咽喉閉塞)的簡峻治法。其設計邏輯在於:

  • 以最少藥味直擊病機(痰塞),避免複方牽制藥性。
  • 藉炒製與微量給藥平衡毒性,符合「毒藥攻邪」的傳統用藥智慧。

(分析完畢,不附註現代禁忌與免責聲明)

傳統服藥法


直芫花1錢。
炒過,弗令焦,焙乾為末。每服3-4釐,白湯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麻疹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開痰神應丹, 出處:《痘疹仁端錄》卷九。 組成:直芫花1錢。 主治:痘疹,咽下有瘡壅塞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