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鳳散

綠鳳散

LU FENG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2.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肺經 26%
胃經 15%
大腸經 10%
腎經 10%
膀胱經 10%
脾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腎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綠鳳散方劑中加入雞蛋,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益氣血: 雞蛋性平味甘,富含蛋白質、卵磷脂等營養成分,具有補益氣血、滋陰潤燥的功效。綠鳳散主治婦科疾病,常伴有氣血虧虛、陰虛內熱等症狀,加入雞蛋可以起到補益氣血、滋陰降火的作用,使藥效更為全面。
  2. 緩和藥性: 雞蛋具有潤滑、和胃的作用,可以緩解藥物對胃腸的刺激,防止藥物過於燥烈而傷及脾胃。綠鳳散中有些藥物性較燥烈,加入雞蛋可以起到緩和藥性、保護胃腸的作用,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發揮療效。

綠鳳散中包含芫花,主要基於其 瀉下逐水 的功效。芫花性溫,味苦辛,入肺、膀胱經,具有 峻下逐水、消腫止痛 的作用。

方劑中加入芫花,旨在利用其 強烈的瀉下作用,迅速排出體內積聚的水分,達到消腫利水的目的。然而,芫花藥性峻烈,使用時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服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綠鳳散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魚口便毒、瘰疬痰核初起
此方所治之症,屬中醫外科範疇,多因痰濕瘀毒凝聚所致。

  1. 魚口便毒:指下疳潰後成瘡,或橫痃(腹股溝淋巴結腫)潰破,形如魚口。多與濕熱下注、毒邪蘊結相關。
  2. 瘰疬痰核:即頸腋等處淋巴結結核或慢性炎症,初起腫硬未潰,屬痰氣交阻、經絡不暢之證。

古代醫家認爲,此類病症初起時,宜「消散軟堅」,綠鳳散以雞蛋配伍芫花,旨在「攻毒化痰、散結通絡」,防止病情深化成膿。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探討

1. 雞蛋

  • 製法:煮後刺孔,使藥性滲入蛋內。雞蛋本身甘平,能滋陰潤燥、緩解毒勢,外用以「載藥透達」。
  • 原理:中醫外用雞蛋常取其「吸附邪毒」之效,如《本草綱目》載卵白可「散熱毒」;刺孔後與芫花同煮,既能吸附藥性,又可形成藥性薄膜覆蓋患處(食蛋可能爲內服用法,然古籍記載或含外敷可能)。

2. 芫花

  • 性味功效:辛溫有毒,歸肺脾腎經,傳統用於逐水消腫、破結祛痰。《神農本草經》稱其「主咳逆上氣,喉鳴喘,咽腫短氣,蠱毒鬼瘧,疝瘕癰腫」。
  • 方劑作用
    • 攻毒散結:針對痰核、便毒之實邪,芫花辛散溫通,能破瘀滯、消腫硬。
    • 協同雞蛋:芫花毒性經雞蛋緩和,毒性減而藥力存,共奏「化痰散結」之功。

配伍邏輯

  • 標本兼顧:雞蛋護脾胃之陰,防芫花傷正;芫花攻邪,雞蛋載藥,形成「攻不傷正」之結構。
  • 物理與藥理結合:蛋孔吸附藥液,增强局部滲透,若內服則借蛋膜緩釋藥性,達病灶緩消之效。

可能作用機制

  • 現代角度:芫花含芫花素等成分,具抗炎、促進淋巴循環作用;雞蛋蛋白可能形成保護層,減少黏膜刺激。二者協同或影響局部免疫反應,抑制結核桿菌或慢性炎症。

總結

綠鳳散以簡為貴,體現中醫「以毒攻毒」與「藥食同用」智慧,通過雞蛋制約芫花毒性,專攻痰濕瘀毒初結之證,其設計契合「結者散之」的治則。然須注意,古籍記載多基於經驗,現代應用需進一步實證。

傳統服藥法


雞蛋1個(入瓦罐煮3、4滾,取起,用銀簪打30-40孔),芫花(末)1錢。
上2味,同煮10-20滾,去藥食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淋巴腺炎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綠鳳散, 出處:《瘍醫大全》卷二十四。 組成:雞蛋1個(入瓦罐煮3-4滾,取起,用銀簪打30-40孔),芫花(末)1錢。 主治:魚口便毒,瘰癧痰核初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