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蘇湯
JI S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九十八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雞蘇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表: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瀉火、解表退熱的功效。雞蘇湯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症狀包括發熱、頭痛、咽喉疼痛等。石膏可清熱解表,緩解發熱症狀,並能清熱解毒,改善咽喉腫痛。
- 涼血止血: 石膏同時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當風熱感冒伴有口鼻出血、牙齦出血等症狀時,石膏能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緩解出血癥狀。
總之,雞蘇湯中加入石膏,旨在清熱解表、涼血止血,更好地治療風熱感冒及其伴隨的症狀。
雞蘇湯中加入淡竹葉,主要基於其清熱利尿、除煩止渴的功效。
淡竹葉性寒味甘,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之效。雞蘇湯主治暑熱煩渴、小便不利、口乾舌燥等症狀,而淡竹葉恰好能清熱解暑,利尿除煩,與方劑主治相符。此外,淡竹葉還能清心降火,對於暑熱引起的口渴心煩症狀亦有緩解作用,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雞蘇湯中包含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通淋: 木通味甘性寒,具有利水通淋之效。雞蘇湯主要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淋痛等症狀,而木通能有效通利水道,排出體內濕熱,緩解尿路阻塞。
- 清熱解毒: 木通亦具清熱解毒之效。雞蘇湯中常加入其他清熱解毒藥材,木通能與之協同作用,增強清熱解毒之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總而言之,木通在雞蘇湯中起着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雞蘇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調和藥性: 雞蘇湯以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為功效,藥性偏於寒涼。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能緩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傷及脾胃,使藥效更為溫和,不易產生副作用。
二、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緩急止痛等作用,能增強雞蘇湯中其他藥材的療效,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甘草還能保護脾胃,促進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提高療效。
雞蘇湯中加入滑石,主要是為了其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功效。
滑石性寒滑潤,入膀胱經,能清熱利濕、通淋止痛,對於濕熱蘊結、小便不利、尿痛、尿血等症狀有顯著療效。雞蘇湯多用於治療暑熱傷津、口渴心煩、小便短赤等症狀,滑石的加入有助於清熱利濕,使小便通暢,緩解口渴心煩等症狀。
此外,滑石還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熱毒傷血、血淋澀痛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雞蘇湯中加入滑石,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雞蘇湯中加入小薊,主要是針對其涼血止血的功效。
小薊性涼,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的功效。其富含多種活性成分,如黃酮類化合物、多醣類等,能有效抑制血管的通透性,促進血液凝固,達到止血效果。
在雞蘇湯中,小薊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於治療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如鼻出血、咯血、吐血等。
雞蘇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清熱涼血: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可治療熱病發熱、口渴、咽痛、血熱妄行等症狀。雞蘇湯主要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稠色黃、口乾咽燥、胸悶氣喘等症,生地黃可清熱解毒,降肺火,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二、養陰生津:生地黃滋陰潤燥,可補益陰血,生津止渴,緩解因肺熱燥咳引起的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同時也可改善因陰虛津傷導致的氣喘、咳嗽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雞蘇湯」
- 石膏: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
- 淡竹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
- 木通: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
- 滑石: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
- 小薊:止血、利水消腫、清熱涼血
-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主治功效:
- 出血、淋漓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它能清泄肺胃之熱,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
- 淡竹葉:性寒、味甘,歸心、小腸、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心火旺盛、口瘡、尿赤、煩躁不寐、水腫尿少、黃疸尿赤等症狀。
- 木通: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它可治療溫熱病、熱淋澀痛、月經不調、閉經、痛經、乳汁不通、膿瘡、膿腫、瘡癤、乳癰、腎臟病水腫、急性腎炎小便不利、濕熱癃閉、淋病、婦女經閉及乳閉等症。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 滑石:性寒味甘,歸肺經、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消暑的功效。主治熱淋、石淋、尿熱澀痛、暑濕煩渴、濕熱水瀉等症狀,以及濕疹、痱子等症狀。
- 小薊:具有止血、利水消腫、清熱涼血三大傳統代功效。止血方面,可涼血止血、祛瘀消腫,尤擅止血,常用於治各種出血症。利水消腫方面,味苦性涼,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適用於因熱毒、濕毒所致的水腫、腎炎、痔瘡等疾病。清熱涼血方面,性涼味苦,入肝經,擅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活血化瘀,適用於熱毒性病、喉痹、瘡瘍等症。
- 生地黃: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總結:
中藥方劑「雞蘇湯」具有出血、淋漓的功效,由石膏、淡竹葉、木通、甘草、滑石、小薊、生地黃組成。石膏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淡竹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木通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滑石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小薊止血、利水消腫、清熱涼血;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血淋證,症見小便赤澀、淋瀝不暢、尿中帶血,舌紅、苔薄、脈數。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 本方有滑利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雞蘇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六。 組成:雞蘇(去土)2兩,石膏2兩,竹葉(銼)1兩。 主治:小便出血不絕。
雞蘇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四。 組成:雞蘇1握(去根,銼,曬),石膏(碎)2兩,竹葉1握(切),蜀葵子(别爲末)1兩,葵子(爲末,每服旋入)1錢。 主治:乳石發動,血淋不止。
雞蘇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八。 組成:雞蘇1兩半,石膏(碎)1兩,淡竹葉(切)1兩,木通(銼)1兩,甘草(生,銼)1兩,滑石(碎)1兩,小薊根1兩,生地黃半斤(銼,焙)。 主治:血淋。
雞蘇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四。 組成:雞蘇2兩半,地黃汁5合,桑根白皮(銼)1兩,生薑汁5合,葛根(銼)2兩,小薊根(切)2兩,淡竹茹2兩。 主治:墜墮撲損,內傷吐血,及暴熱,胸背上煩熱,心中欲吐,喉內先覺血腥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